玩過這些遊戲的人,現在都已過而立之年了吧

天真無邪的童年,總是深深地烙在每一個人的心底,成為我們最美好的回憶。8090年代的童年,沒有電子產品,沒有網絡,就連陪伴我們童年的遊戲都是我們自創的,也正是這些遊戲,陪我們走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玩過這些遊戲的人,現在都已過而立之年了吧


1、丟手絹

“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這首耳熟能詳的歌大家都聽過吧。是童年最常玩的遊戲之一, 一群小夥伴圍成一個圈,一個小夥伴拿著手絹圍著圓圈走,輕輕地丟在小夥伴的後面,大家都不要告訴他。直到那個丟手絹的人抓住他。

玩過這些遊戲的人,現在都已過而立之年了吧


2、打陀螺

我們那時陀螺都是自己用木頭刻的,尤其是每當傍晚的時候,廣場都聚集了玩陀螺的小朋友,別提多熱鬧了。當年我們揮舞繩鞭抽起陀螺,聽見鞭聲“叭叭”直響,看見陀螺“嗡嗡”旋轉,心中的那個高興勁就甭提啦。

玩過這些遊戲的人,現在都已過而立之年了吧


3、跳橡皮筋

“董存瑞,邱少雲,她們犧牲為革命”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口訣。與其他傳統遊戲相比,跳皮筋將肢體動作與獨特的口訣結合在一起,通過背誦口訣這一過程發展了兒童的詞彙記憶能力和語言能力;經常跳皮筋,還可以有效增強人體內臟器官和血液循環系統的功能,促進身體的成長髮育,提高兒童的彈跳能力和肢體柔韌性。

玩過這些遊戲的人,現在都已過而立之年了吧


4、彈鋼珠

又稱“打玻璃珠“,因打彈珠時必須爬在地上,常常會使手上、身上沾滿泥土,因此愛乾淨的女孩們不屑此舉,於是變成了男孩的“專利”。我記得小時候一毛錢三個,贏了好幾瓶,回家後被父母扔了,說不好好學習。

玩過這些遊戲的人,現在都已過而立之年了吧


5、抓石子

​手心手背循環拋石子,因為主要是考驗手巧,所以女孩子比較喜歡。

玩過這些遊戲的人,現在都已過而立之年了吧


6、跳房子

這個就經典了,只要有空地的地方,常常都有小孩子在玩“跳房子”的遊戲。先用粉筆在地上畫上若干稱為“房子”的方格並編上號碼。再把一塊瓦片或是用算盤珠串起來的手練放在編號為“1”的方格里,然後用單腳落地來踢,每格中腳只可落地一次,瓦片或手練既不能壓線、出線,又不能打亂編號的先後順序,否則就算犯規,改由另一人來跳。

玩過這些遊戲的人,現在都已過而立之年了吧


小夥伴們還玩過哪些遊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