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娇纵:软硬不吃,家长如何管教才更有效

有些被娇纵大的孩子总觉得世界亏欠他们太多,他们从小就被学会想尽办法绞尽脑汁的用哭闹等各种方法去让家长大人满足自己的每一个要求,甚至他们犯了错误也想着怎么让这个麻烦与自己没有关系,而不是想着自己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很多家长一直认为严厉的惩罚是很有作用的管教方式,当然不可否认惩罚是有一定作用的,至少从短期来看,可以立刻停止孩子的不合理行为。

但是,从长期来看,惩罚真的会对孩子有有效的管教作用吗?真的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吗?

孩子太娇纵:软硬不吃,家长如何管教才更有效

一、为什么惩罚长期不可行呢?

1、管教不等于惩罚

可能很多家长朋友都以为,娇纵就是因为没有对孩子管太多和没有惩罚之后的不良后果,找到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后,有些家长就自然而然的认为改掉孩子的骄纵毛病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对症下药:严厉的惩罚孩子保证他再也不犯这样的缺点。

这样他们觉得自己对孩子实行了管教,这就是为什么"管教"这个词经常被误用,很多家长把"管教"和"惩罚"当成一样的概念,狭隘地认为惩罚是有助于获得管教目的的一种方法。

"管教"这个词最初出现在拉丁语里,意思是遵守正确的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孩子们要学会遵循真理和原则,他们的动力需要来自自己的内心力量。

也就是说,他们要靠自己的自律,而不论惩罚还是溺爱,都是来自于家长外在的控制与约束,只是一种辅助作用。

孩子太娇纵:软硬不吃,家长如何管教才更有效

2、惩罚的负面效果

很多家长都被惩罚对于孩子的短期效果给欺骗了,可是家长们一定要弄清楚惩罚的长期效果是怎么样负面的。

惩罚的长期效果是孩子往往会产生愤怒仇恨、产生报复的种子、与家长对着干、想着办法瞒着父母或者不相信自己的想法,愤恨就是孩子对父母的惩罚非常的生气导致他们觉得自己不能相信大人,这就产生了孩子与家长的"信任危机"了。

报复就是有些孩子们觉得家长这次用暴力取得"胜利",那么下次我一定要用别的方式报复回来;反叛就是孩子觉得我就是要和父母对着干,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偏要用相反的方式去做,这样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叛逆心理。

退缩就是自己要隐藏起自己的行为不让父母发现了,绝对不能让他们抓住自己的把柄;自卑就是孩子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不是个招人喜欢的坏孩子,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与尊重。

当然孩子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面对父母的咆哮时自己的脑中会有这些想法,然而,这些想法会影响到他们之后的做法。

比如说,一个孩子长时间觉得自己是一个没人喜欢的糟糕角色,那就自己自暴自弃我行我素就行了;而另一个也觉得自己很差经的孩子则可能自己只能做到别人期盼的才能让别人重视,因此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因此,家长们更需要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长期结果,而不要只注重当时是否管用。

孩子太娇纵:软硬不吃,家长如何管教才更有效

3、家长的误区

家长们到底是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无厘头的观念,认定如果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糕呢?

想想自己最近一次被严肃批评或时的心理活动,你当时愿意改变自己吗?想要要改善自己的行为了吗?再去想想类似让自己难堪的场景,细细的回想自己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你的感受。

仔细考虑你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又是怎么看待别人的,你认为自己因为批评就要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吗?

有相关研究结果表示,经常被家长惩罚批评的孩子,性格更倾向于变成非常目中无人或者更加自卑抑郁的极端情况。

孩子太娇纵:软硬不吃,家长如何管教才更有效

二、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进行有效管教呢?

1、放弃惩罚与溺爱的极端管教方式。

有效的管教一方面不采取任何批评、言语中伤或带来愤怒的方式作为约束孩子行为的方式,另一方面,也不要对孩子过于溺爱满足一切合理的要求。

有的家长可能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惩罚太过于专横残忍,为了弥补孩子的心理创伤和与孩子的关系,满足孩子一切的要求,其实这样会让孩子更加骄纵,而且会产生一种不正常的过度"行为依赖",也就是孩子什么事都要听家长的指示,而不是自己判断是非对错。

当家长们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时,孩子们会潜意识里逐渐适应这种外在的约束,是大人始终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孩子要按照家长的标准去做事,那么,当家长不再给孩子提供建议又该怎么办呢?孩子们没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能力。

相反,这时候会有一些家长责骂自己的孩子没有责任心,不会独立的处理事情,而没有认识到正是他们的控制行为造成孩子们不会自己处理问题。

有效管教是一种放弃暴力与溺爱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对孩子和大人都不造成困扰,以相互尊重与联合为前提,在教孩子学会自己判断是非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独立处理问题能力。

孩子太娇纵:软硬不吃,家长如何管教才更有效

2、检测有效管教的几个标准

对于认识有效管教来说,非常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孩子们更喜欢遵守他们有自己想法的准则

也就是说当孩子们试着为家庭、班级和社会贡献价值时,他们就会尝试着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去做决定,约束自己的做法,这是有效管教想得到的重要的效果。

家长要怎么知道自己的管教是有效的呢?

有效管教的第一个标准是是否给孩子一定的尊重和鼓励,尊重和鼓励会让孩子更加勇敢和信心坚定自己能否自己做好自己;

第二个标准是这种方式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强烈的成就感和价值感,这是孩子与家长之间信任的心灵纽带;

第三点是这种方式是否长期有效,虽然说惩罚在短期有效,但在长期有难以估计的负面效果;

第四个标准是这种方式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独立面对生活的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与性格,孩子是否平等对待别人,是否可以独立解决和理性的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不是有团体的意识。

这就是为什么惩罚不是一个有效方式,因为它不满足上述任何一条标准。

孩子太娇纵:软硬不吃,家长如何管教才更有效

改变孩子的骄纵在于有效的管教,而不是极端的惩罚方式,有效管教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正面的长期效果以及养成孩子的独立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