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纠正孩子的错误却遭到挑衅,“管教”孩子的方式,你用对了吗?

豆豆妈妈最近非常烦恼,因为她发现今年两岁半的儿子豆豆变得越来越调皮了:在商场拆开货架上的零食,玩过的玩具不收拾,堆在妈妈要坐的椅子上,打碎了桌上的花瓶不肯承认,还偷偷把碎片藏在沙发底下……每回儿子犯错,妈妈都要严厉地批评他,甚至动手打过他两回。但豆豆依然“屡教不改”,故意向妈妈“挑衅”似的。

相信豆豆妈妈这样的困惑不少家长也有。为什么我管教着孩子,孩子依然会犯错?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怯懦,什么事情都不敢尝试?难道是我的教育方式出问题了吗?这篇文章就来为您解答这些困惑。

一、哪些管教方式是错误的?

1.打骂、体罚孩子

有些缺乏耐心的家长奉行“不打不成才”的老一辈教育理念,孩子做错了事只会用惩罚的手段让他“听话”。这样做不但会损害到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理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

想纠正孩子的错误却遭到挑衅,“管教”孩子的方式,你用对了吗?

2.一味地打压孩子

有些家长认为小孩子不懂事儿或是单纯地取乐,采用讽刺羞辱,甚至威胁的方式来打压孩子以显示家长的权威和优越感,比如说出“没见过像你这样笨的孩子”、“再不听话就把你卖掉”等这样的话,会在令孩子感到恐惧的同时极大地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3.反应过度

孩子尚处在认识世界的阶段,分辨是非的能力需要逐步培养。但有些家长容易在孩子犯错时“上纲上线”,比如孩子因为不懂超市的规则而拆开了一包零食,家长就认为孩子的品行有问题,让孩子产生罪恶感等,是十分不明智的。

4.忽略孩子

有些“双职工”家长平时工作繁忙,常常忽略对孩子的照看,孩子犯了错,家长也抱着没什么大不了,“长大了就好了”的心态,不对其进行应有的引导和教育。这也是一种错误的管教方式。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需要正确的技巧和足够的耐心,错误的管教方式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对孩子一生的成长产生恶劣的影响。那么,这些错误的管教方式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二、错误的管教方式,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1.胆小怕事

孩子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如果家长总是采用粗暴的手段惩罚孩子的错误,会令孩子变得胆小怕事,因为害怕受到的惩罚而不敢有所行动或采用说谎的方式隐瞒大人。

想纠正孩子的错误却遭到挑衅,“管教”孩子的方式,你用对了吗?

2.不明是非

一个在棍棒底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模仿着大人处事的方式,认为暴力惩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手段。一个在父母随意处理错误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理解不了“赏罚分明”,看不清是非的界限。

3.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孩子的心理是单纯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每一句话。但如果父母采取错误的管教方式对待孩子,会逐渐令孩子感到失望,从而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4.缺乏自尊

一个总被父母打压的孩子,往往容易造成心理问题,比如缺乏自尊、不懂自爱,认为自己像父母说的那样一无是处。这将成为孩子一生的阴影。

可见,错误的管教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一个在暴力或冷暴力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个在父母的高压或忽视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难以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完整的自尊。培养健康而明事理的孩子,需要每一位家长采取正确而有效的方法,共同努力。

三、管教孩子,正确又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1.冷静耐心地讲道理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不要以为孩子理解不了大人说的道理。当孩子做错了事的时候,家长首先应该冷静下来,不要太过心急。家长的冷静和耐心会传染给孩子,消除孩子过分的恐惧,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这件事不该做,从而不会再犯。

想纠正孩子的错误却遭到挑衅,“管教”孩子的方式,你用对了吗?

2.奖励多于惩罚

在不伤害孩子身心健康的同时适当做出一些惩罚,会让孩子明白犯错将产生代价,是有益处的。但惩罚永远都只是一种辅助措施,家长千万不可靠惩罚来管教孩子。在孩子做了好事时给予一定的奖励,才是积极正面的第一选择。

3.对事不对人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要因为一件事就对孩子下定义。事情的发生有因果,孩子需要在不断的行动和“试错”中学习和成长,而孩子的人格养成则是一辈子的事,是家长无权轻易定论的。

4.定下规矩就要执行

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家长可以为孩子立下一些规矩,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一旦立下规矩,家长就要认真地执行,不要讨价还价或“有事好商量”,那样会模糊孩子认识是非的界限,让孩子对事情的判断产生困惑和侥幸心理。

孩子是一粒种子,需要家长精心地浇水、施肥和除虫,才能长出端正饱满的果实。孩子需要的除了关心和爱护,更要有家长正面的引导和管教——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将受益孩子的一生。

四、家长管教孩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对于年幼的孩子,一次最好只就一件事情讨论

孩子年纪越小,大脑的思维发育越不成熟,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越低。因此教育年幼的孩子,家长最好一次只讨论一件事情,否则容易让孩子的思维产生混乱和困惑。并且家长不要拖延,事情发生后应尽量立即解决,否则孩子很快就会忘记。

想纠正孩子的错误却遭到挑衅,“管教”孩子的方式,你用对了吗?

2.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虽然年纪尚小,但已经拥有了完整的情感体系和自尊意识,需要得到家长的关心和保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尤其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孩子,尽量不要当着外人面批评他,更不要用羞辱、贬低的方式对待孩子。

3.换位思考很重要

事情的发生总有一定的道理,孩子在犯错时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这时候家长不要急于责罚,而是应该温和地询问孩子,搞清楚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也许孩子的本意并不是家长想象的那样。

4.家长思想要统一

有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理念会产生分歧从而引发争吵。但父母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那样会让孩子的判断能力产生混乱,从而影响孩子是非观念的形成。

看过以上内容,相信各位家长朋友已经懂得在孩子犯错时,不要急于责罚,而是要寻找事情发生背后的原因,积极正向地给予孩子正确、必要的引导。在正确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必定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虽然犯过小错,但仍旧快乐的童年。

今日互动话题: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您有什么好的看法和观点吗?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与大家一起讨论。

-----------------------

在育儿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我是皮球儿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