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隐居以求志",从古代隐士文化的兴衰看中央集权的强化

马迁之述隐君子,班范而下,罔不论次焉。"

关于隐士,解释有三种。其一是隐居的人,不经常在人前活动。其二是泛指对某些人或事物不关注、不上心从而不露面、不参与的人。其三,是指有能力或有机会入仕为官而不愿意的人。"隐士"是

"隐居不仕的人",没有强调"士"。并非所有的士都能称为隐士,有名的士才能称为隐士。由此可见,历史上对于隐士的关注也是颇多的。隐士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孔子所在春秋战国时期,涉及范围广,然而其兴衰与否与中央集权的强化紧密联系。

"士"人垄断和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形式成为两大主要诱因,迫使隐士不得不出现

隐士确实有真伪,真隐士是当真不喜欢在人前出名或是入朝为官,评论政事,只想着可以寻得一个清净的地方安安稳稳的过完自己的日子,在古代自给自足可以完全生活。

而那些被误认为隐士的,则往往最后被爱才人士收为己用,以帮助稳固江山社稷。其中的典型例子便是姜太公,姜太公具有治国理政的才能,但从不主动出去拜访诸侯推举自己,而是以独特的钓鱼方法吸引人前来。由此他隐居了十年,最后在周文王真心诚意的请求下,成为周文王的老师提点他治国理政。

还有一类并非真的隐士,而是假借隐士之名实则追求名利。最为典型的是东汉的严光严子陵,他反穿羊裘去钓鱼,分明是故作与众不同,想要汉光帝刘秀找到他,以此为成名走上仕途。

这样的隐士更算不上真隐士,反而让后人知道了大笑不止。真正隐士不会这么引人注目,反而是那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渔夫、柴夫等。他们往往藏于山林与虫鱼鸟兽作伴,至于世间的纷繁琐事了然于心却不外露,偶有好友来访才敞开胸怀与他们畅谈一番。

真正的大隐者,往往寄情山水且藏身山水。

中华文明几千年而绵延不止,隐士阶层更是层次不穷,每个朝代隐士的出现都带给这个朝代不同的影响,反映了这个朝代的某些方面的情况,隐士的出现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是知识分子本身具有的思想,不重名利而多重气节,因此大多数知识分子不愿入朝为官,只在山野之中活得自在畅意。并且大多数知识分子有一身傲骨,不愿被人调遣驯服。知识分子中也有仕途不顺,而因此丧失信心,不愿再为之奔波。

客观原因是在古代,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形式,每个家庭男耕女织,靠自己家庭便可以存活下来,只有在收集或制造的产品过剩时才会想到拿到市场上交换。这大大减少了百姓与社会接触的机会,由此在古代隐居完全不是问题,这样的经济条件为隐士们隐居解决了后顾之忧。

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是政治黑暗,仕途不顺。普通知识分子的仕途艰难,仕途基本被士人所垄断,而这些士人又以读书做官为己任,因此用功读书以做大官,进入朝廷后提携家族,更是形成垄断之势。

家里有权有势的做官更容易而无权无钱的普通知识分子做官难如登天,朝廷里也正如这股风气而污浊不堪,知识分子见状更是大失所望,也没了心思继续做官,不由得生发隐居山林淡薄名利之心。

隐士文化的发展实际为士大夫阶层与皇权强化激烈博弈过程,其主要依托三大方向:哲学、史学、文学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时期出现的隐士文化的发展并非是知识分子消极避世的态度,而是士大夫阶层与皇权强化激烈博弈过程。士大夫借自身之力想要争夺权利,而皇帝想要独揽皇权,最典型的便是宰相制度的兴衰,实则是皇权强化与否的结果。

最先出现的隐士与哲学有着紧密联系,他们在自身生活尚未满足的情况下,仍然探讨知与不知、人与神、人与天之类的哲学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孔子,提出"天下……无道则隐","隐居以求其志"的士人哲学,士人都是读书人往往都遵循这一原则。

继孔子之后,著名的隐逸思想家还有老子和庄子。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无为"在老子那里意味着"道法自然",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政治主张,实则隐含他关于人生自由的态度,应该顺应本心自由发展而不应该过多干涉压抑自己,任其自由发展最后可以达到安逸的状态。

庄子的哲学思想对于隐士文化的影响更为直接,他直接略过"道"这个前提,而是从自身感受出发提出"无为有国者所羁,终生不仕,以快吾志"的生命哲学原则。

他认为只要入朝为官就会束缚自己,自身的愉悦程度就会大大降低,也不能肆意挥洒豪情。进入仕途自身就受到限制,他认为终生不入仕才能快活一生。由孔子、庄子、老子的哲学思想可见,隐士应该追求人类本身的真实情感,忠于本心。有道德、爱自由、明是非是隐士的标准。

后世的隐士哲学在道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后来融合了儒、佛的思想。隐逸的氛围更加浓厚,对后世的影响更加明显更加深远。后世的隐士因为渐趋文人而哲学家不多,但一直存在的哲学意识与追求名利的经济仕学进行对抗,正因为不同才有存在的意义,共同丰富着中华文化,中华传统史学也有尊隐的传统。

"夫隐居以求志,遁世而无闷,含华匿耀,高翔远引......故仲尼之序逸民。"

——《隐逸》

有明显的尊儒倾向。再说《史记》未列隐逸传,尊隐的倾向更加明显。史学中对归隐的赞誉不在少数,后世文人隐士大多学史、尊史。因此史学是隐士文化另一精神支柱。

隐士文化的另一重要体现便是文学,其中以隐逸诗、山水诗和文人画最为明显。隐逸必然隐居在山林之中,与天地万物为伴,眼前之景如此必然引发诗人的感慨。因此隐逸诗大多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之作。

最为熟悉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是东晋隐逸诗人的代表,他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首诗可谓隐逸诗的代表之作,诗中描绘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然自得的景象令人向往,这便是隐逸诗的成功。山水诗与它类似,也是描绘山水之间的美好景色,歌颂隐居生活的闲暇自由惬意。

除此之外二者还有共同点,表达隐士隐居生活的愉快及隐士们陶醉其中的情感。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我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之作。

文人画多为山林树木,虫鱼鸟兽之类。旨在展示与市井不同的景色,文人画所描绘便是隐士及隐士生活,借以画作表现隐士们的思想境界及其追求,人们看到这样的画作不免眼前一亮,使人为之振奋。

文人画以画面的形式展现隐士的生活,更加生动形象,这也是文人画成为隐士文化支柱之一的原因。

古代隐士文化的兴衰与中央集权强化挂钩,最终抵挡不住高度集中的皇权,逐渐消逝并成为历史

从最先开始隐士们可以选择隐居或出山为天下苍生谋福利。到唐宋隐士没有权利选择隐居,只能听从皇帝的诏令,而后明代废除了宰相,皇帝直接统领百官,隐士更是在皇权的高压下渐趋消亡。


隐士的发展过程看似是自由散漫的,实则是皇权逐渐集中的表现。隐士在暗中为了自己的权力与皇权进行着角逐。无奈到最后仍然抵不过强权政治,因而逐渐丧失身份,其兴衰与皇权强化呈现反向关系,最终消逝,成为历史。

隐士消失的过程也是皇权集中的过程,皇权越集中,隐士们可以选择的权利就越少,一旦皇权高度集中封建统治达到一定的程度,隐士必然消失。明代就是最好的例证,士大夫都沦为皇帝的附庸更别提隐士。这样一来也彰显了皇权独尊,无人可以违抗,有才能的人必须为他所用,不然就无处可施。

我国古代隐士消亡于明朝,明朝废除了宰相,皇权高度集中,由皇帝直接统治大臣,大臣们成为皇帝的附庸。皇帝叫做官就必须要做官,不做就是违抗皇帝要被治罪。越往后发展,士大夫这一阶层的选择权越少,士大夫都快要不复存在更别说隐士,更是不可能,隐士及隐士文化就此被载入史册,成为历史。

一提起隐士,会不由得生发消极避世,无所作为的厌恶之感。但这并不是全部,隐士虽然有些不作为的感觉但他也为中华文化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隐士们所创作的诗歌文章、山水墨画。不得不说,也值得鉴赏学习,都是中华文化的独一无二的瑰宝。

再者,隐士们的品格也值得学习,他们向往自由,因此具有独立的品格。他们甘愿在山林之间,用心读书努力沉淀自己。这一点最为可贵,当今社会过于浮躁,能静下心来好好看书的人不多了。隐士有可学可不学之处,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为己所用。隐士文化的创新之处值得学习,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史记》

《明史》

《南史.隐逸》

《后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