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多处发现“隐士”北方狭口蛙,这种小小的蛙类你见过吗

正是盛夏,你是否听到了蛙鸣?市民环保志愿者姜先生日前在奉贤金汇港沿岸一片树林里发现了北方狭口蛙,此蛙相对于其他几种本土蛙类较为隐蔽不易被发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表示,目前已经在申城多处发现北方狭口蛙,可能是“潜伏”在外地来沪的苗木土壤中进城的,它们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目前还未知,需要持续关注。

申城多处发现“隐士”北方狭口蛙,这种小小的蛙类你见过吗

市民奉贤发现“隐士”北方狭口蛙

姜先生介绍,6月30日晚,他在奉贤区金汇港沿岸一片树林里,听到一种低沉的蛙鸣,不同于其他本地蛙类的鸣叫声,十分独特,循着蛙鸣,看见一口水洼内,1只北方狭口蛙正鼓着肚子和下鸣囊在求偶,附近,多只泽陆蛙和饰纹姬蛙也在求偶。相隔数百米,还有另外一只北方狭口蛙。

申城多处发现“隐士”北方狭口蛙,这种小小的蛙类你见过吗

姜先生说,6月20日以来,降雨较前一段时期显著增加,新形成的季节性积水水洼为泽陆蛙、饰纹姬蛙和北方狭口蛙这3种小型蛙类的产卵提供了“产房”和“育婴池”,他在奉贤多处水洼里发现了蛙的卵,“6月30日中午前后,奉贤当地降雨较强,更为水洼大大‘扩容’,改善了这些蛙类的繁殖条件。”

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介绍,除了北方狭口蛙,上海常见的蛙包括泽蛙、饰纹姬蛙、黑斑蛙、金线蛙、虎纹蛙,此外还有中华蟾蜍。黑斑蛙俗称“田鸡”,在几种蛙类中体型最大、警惕性最高、弹跳能力最强,由于被大量非法捕捉供食用,野外已很少见;金线蛙“颜值”最高,有睡莲等浮叶水草的池塘、湖岸和静水河道都可以见到它;中华蟾蜍俗称癞蛤蟆,常被非法捕捉加工成“熏拉丝”等食品出售,上海野外的大个体成年蟾蜍已较少见。泽蛙、饰纹姬蛙、黑斑蛙、金线蛙、虎纹蛙、北方狭口蛙和中华蟾蜍等本土有分布的蛙、蟾蜍都是上海市重点保护动物,未经市林业局批准,严禁非法捕猎、宰杀加工、运输和买卖。

申城多处发现“隐士”北方狭口蛙,这种小小的蛙类你见过吗

■正在求偶的饰纹姬蛙

申城多处已发现北方狭口蛙

据悉,除了奉贤金汇港沿岸的林地,申城多处已发现北方狭口蛙。

去年8月23日,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内的一处苗圃林地发现北方狭口蛙。今年5月26日,沪上一名生物教师在原南汇地区也曾通过蛙鸣发现北方狭口蛙。

根据市林业局近期披露的信息,除上述记录点外,2008年以来,在杨浦江湾城湿地、宝山炮台湾湿地公园、浦东滨江森林公园、崇明明珠湖等处也都曾发现野生的北方狭口蛙。

据了解,与其他几种蛙类相比,北方狭口蛙在上海的分布记录目前还较有限,且每处的种群数量要少许多。

申城多处发现“隐士”北方狭口蛙,这种小小的蛙类你见过吗

那么,这些北方狭口蛙是哪里来的呢?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的赵娜等人曾在2017年第3期的《野生动物学报》上发表文章《上海崇明岛发现北方狭口蛙(Kaloula borealis)》,文章指出,“在上海内陆和崇明岛发现北方狭口蛙的地点均开展过人工绿化工程, 树木迁移等会携带外地土壤。因此, 在上海内陆和岛屿相继发现北方狭口蛙是否与绿化建设中树木的迁移有关仍需进一步调查与监测。”

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北方狭口蛙对本地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还未知,需要持续观察,市民若发现此蛙可将相关记录报告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申城多处发现“隐士”北方狭口蛙,这种小小的蛙类你见过吗

禁食部分蛙类食品

眼下正是上海蛙类的繁殖季,同时也是大量野生蛙和蟾蜍被非法捕捉供应上市的旺季。在金山枫泾等地,还存在着用蟾蜍制作食品“熏拉丝”的现象,“熏拉丝”还被宣传为金山特产。

申城多处发现“隐士”北方狭口蛙,这种小小的蛙类你见过吗

■透明的都是饰纹姬蛙的蝌蚪,间或有几只泽蛙的蝌蚪

野生动物保护部门表示,在上海市场上,目前只有牛蛙以及经过批准、人工养殖的海南虎纹蛙、泰国虎纹蛙等部分蛙类是可以出售的,其余活体蛙类和蟾蜍及其制成的食品均不允许出售,市民若有发现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