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一、拉貝與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發生時,拉貝和十幾位外國傳教士、金陵大學與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教授、醫生、商人等共同建立了3.88平方公里的“南京安全區”,併成立“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公推拉貝為主席。

南京安全區東以中山路為界,從新街口至山西路交叉路口;西從西康路直至上海路與漢中路交叉路口;南從漢中路與上海路交叉路口起,至新街口起點止;北從山西路交叉路口至西康路,大部分為今天的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國際安全區為大約25萬中國難民提供了暫時棲身避難的場所,在安全保障、難民安置、食品供應、建立衛生設施、醫院搶救和警察管理等方面承擔了重要工作。國際委員會及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委員會的成員們以其作為基地,冒著生命危險,在日軍對南京城長達數月的屠殺中保護了數十萬中國難民的生命。

1938年2月,拉貝被西門子公司召回,4月抵達德國後立即四處公開演講作展覽放映馬吉拍攝的紀錄片揭露日軍暴行,並寫信給希特勒,提交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報告,希望德國政府出面對日本施加壓力。但此報告當時沒有公開,他甚至因此一度被逮捕,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照片和馬吉拍攝的影像資料與此期間也被沒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拉貝因曾是納粹黨員而被先後蘇聯和英國逮捕,釋放後生活拮据。鑑於在南京時的功績,他得到政府每月金錢和糧食接濟,全家得以度過戰後物質匱乏的難關。1950年1月5日,拉貝於西柏林中風逝世,日記資料由他的家人保存。

1996年,《拉貝日記》在美籍華人張純如女士及邵子平博士等人的尋訪下得以重見天日,12月13日在美國紐約的南京大屠殺紀念大會上,拉貝外孫賴因哈特女士將2000多頁的日記副本首次向外界公開,立即引起轟動,被公認為是研究南京大屠殺最重要、最詳實的史料之一。

1997年8月,在整整60年之後,時隔南京大屠殺一個甲子輪迴,《拉貝日記》中文版在南京得以公開出版,著名史學家胡繩作序;當年底,在前德國駐華大使埃爾文·維克特(Erwin Wickert)先生的努力下,德意志出版社(DVA)出版了拉貝日記的德文版。

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拉貝日記》

二、《拉貝日記》——還原大愛與擔當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李秀英曾口述:“拉貝是一個商人,不是兵,但是他利用他的特殊地位保護我們中國人。當時只要遇到了麻煩,中國人就去找拉貝,他立刻就來。拉貝利用他的特殊地位,和日本人談判……當時我們完全不知道拉貝是納粹黨黨員。不管他是不是納粹黨員,這同我們沒有什麼關係。但拉貝是一個好人,我們將永遠懷念他。中國人都是這樣的,只要你為他們做了一點事,他們就會給予十倍的報答。那時只有很少的人能夠同日本人談判。要是沒有拉貝,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被日本人殺害。拉貝救了很多很多人的生命。”

取材自戰時日記的電影《拉貝日記》,很好地還原了歷史視野中閃爍著大愛光芒的約翰·拉貝。

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圖中前排右起第六人為拉貝

在中國工作了27年的拉貝,當生命受到威脅時,毅然放棄和妻子回國的機會,留下來承擔起"國際安全委員會"主席的重任;在看到無數中國人被殘害時真真切切的痛苦後,和同事們一起和中國百姓站在國際安全區門口與荷槍實彈的日本人對峙,用生命捍衛安全區……

他被稱為“中國的辛德勒”,身上閃現出的人性光輝,在一片黑暗中尤其顯得珍貴。這種黑暗中的一絲微弱光明,超越了民族和國家的界限,在內心深處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鳴。

這部發現人性、昇華人性的《拉貝日記》處處留下了光的印記。“脈搏的每一次跳動——必勝的信念;日光的每一次來臨——不盡的奮爭。”這首由他妻子多拉贈予他的詩句,正是拉貝一生的寫照。

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拉貝(中)與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部分成員

坐落在柏林西郊的威廉紀念教堂墓園的拉貝墓,沒有墓碑、沒有雕像,更沒有墓誌銘。只有一棵大樹下的一小塊用水泥條圍起的青草地,草地上的一塊小木牌寫著:約翰•拉貝。如果你去德國的話,別忘了到那裡給拉貝先生獻上一束花。

三、勿忘歷史 守望和平

在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南園的東南角,即現在的小粉橋1號,有一座西式磚木結構樓房,黑牆紅瓦,綠草成茵。幾十年來,它一直在鬧市區佇立著,默默無語。這就是約翰·拉貝的故居。當年,拉貝在自家花園中庇護了約600名難民。1938年新年,難民收容所的難民們在約翰·拉貝宅邸的院子裡排隊向拉貝三鞠躬,獻給他一塊寫著“您是幾十萬人的活菩薩”的大紅綢布,感激拉貝的救助之恩。

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新修葺的拉貝·故居

2006年10月31日,修繕一新的約翰·拉貝故居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向公眾開放,正式名稱為“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 和“拉貝和平與衝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前來參觀的人群絡繹不絕。正如上海總領事芮悟峰(Dr. Wolfgang Rhr)在南京拉貝故居落成儀式上的講話所說,“還有誰能比他更好地代表德中兩國之間的友誼呢?”

75年前的感恩節這天,正是南京國際安全區成立、拉貝出任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的日子,而11月23日,是約翰·拉貝的生日。

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感謝約翰·拉貝為我們做的一切

歷史永遠值得被銘記。如今拉貝故居每年迎來數萬名海內外遊客,包括南大在內的諸高校、中小學均組織參觀拉貝故居以悼念我們的國際友人、南京好人拉貝先生。2014年9月,拉貝故居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遺址名錄。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學師生赴拉貝故居舉行“誠•祭”集體悼念儀式。悼念儀式現場,青年師生胸前佩戴白花,靜靜肅立。拉貝紀念館一側,擺放著用南京大屠殺史相關書籍搭建的中華門城樓,寓意“青史昭彰、眾志成城”。

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南京大學紀念活動

2016年11月23日,南京大學“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舉行建館10週年紀念活動,來自南京市政府、南京大學、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的百餘名代表參加了當日的紀念活動。拉貝紀念館開放10年以來,舉辦了一系列宣傳、教育、研究、交流等形式的公共外交活動。

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與拉貝故居相關的公共外交活動眾多

拉貝故居的參觀活動一直在持續著,南大學子也從未忘記這位為拯救南京難民於水火的偉人。南京大學青共校、研骨班、團骨班等團學課程先後多次組織師生參觀拉貝故居,站在拉貝先生的雕塑面前,同學們不由心生崇高敬意。有一塊展板上寫著:“一九三七年八月,侵華日軍對南京狂轟濫炸,正在北戴河休假的拉貝趕了回來,在院子裡修築了防空洞,西門子難民收容所就收留了六百多位中國難民,拉貝被推為南京安全區主席,安全區設有二十五個難民收容所,聚集了數萬難民。”歷史不是抽象的符號,拉貝先生的悲憫人道主義關懷永遠值得被銘記。

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約翰·拉貝:我們不能忘記的人

“給世界以和平,給人類以慈悲”,這是貝德士在拉貝故居留下的話。拉貝,留給南京的不僅僅是誠可貴的生命,更是人道主義的悲憫無畏。銘記不為悲愴,紀念只為自強!

曾在2012年全國兩會上提交建議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祭日舉行國家公祭”內容議案的全國人大代表鄒建平表示:“紀念戰爭是為了遠離戰爭,追憶災難是為了遠離災難。國家公祭日的設立讓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國人民銘記歷史、捍衛和平、矢志復興的決心和信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從‘一帶一路’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付諸實踐,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將同世界各國一道共創人類的美好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