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話的話道出所有人心聲:再難都要回家過年

1月10日,為期40天的2020年春運拉開帷幕。經多部門會商,今年春運期間預測全國旅客發春運猶如一張網,連通中國從超級都市到偏遠鄉村的每個角落,讓所有遊子可以依偎親情、慰藉疲勞、重整行裝;春運又像極了一輛車,載著14億中國人從溫馨美滿的傳統佳節,駛向蓬勃進取的活力未來。送量將達到約30億人次,與上年大致持平,略有增長。

每個車站既是漂泊在外的遊子的起點,也是葉落歸根的歸鄉人的終點。

春節回家路漫漫!

2020年春運首日,支付寶發佈了一個名為"到哪兒了"的過年回家的短片,"到哪兒了"三個字,很簡單,也很直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句問候語。

俗話說,"全國春運看廣東,廣東春運看廣州"。

白巖松話的話道出所有人心聲:再難都要回家過年

1979年4月14日,廣州九龍直通車於30年後再次啟程。

白巖松話的話道出所有人心聲:再難都要回家過年

90年代中期的廣州火車站


作為70年代為數不多的現代化建築,火車站廣場達4萬多平米,上面掛著一枚巨型電鐘,如今已陪伴廣州市民走過了40多個年頭。


白巖松話的話道出所有人心聲:再難都要回家過年

1995年1月19日,廣州火車站檢票口,一位年輕女乘客被人流擠哭了。

白巖松話的話道出所有人心聲:再難都要回家過年

1998年春運,人山人海的廣州火車站。

2001年至2010年間,每逢春運,《羊城晚報》的記者鄧勃都會扛著相機,捕捉人群中那些惶恐與焦躁的面孔。


白巖松話的話道出所有人心聲:再難都要回家過年

一對小夫妻在廣州丟了錢和車票,相擁而泣。


白巖松話的話道出所有人心聲:再難都要回家過年

2001年的春運在廣州火車站,長時間排隊讓一名女子精疲力盡,為了不讓自己被擁擠的人群衝散,她拼盡了全力的


白巖松話的話道出所有人心聲:再難都要回家過年

2008年,廣州火車站,春運列車的玻璃窗上,寫著"回家"二字。

數十萬旅客滯留,數人被踩踏致死……這些沉重的代價使2008年成為了中國春運史上最難以釋懷的一頁。


白巖松話的話道出所有人心聲:再難都要回家過年

廣州站前那張照片,幾萬人的廣場上,一個暈倒的乘客被乘客舉著抬出火車站。

一年在外打拼,無論多麼困難,只為回家。

白巖松話的話道出所有人心聲:再難都要回家過年

2011年1月18日,嘉興一處春運火車票臨時售票點,一位農民工用凍裂的手指夾著剛買到的車票。

白巖松話的話道出所有人心聲:再難都要回家過年

一個媽媽冒著漫天大雪揹著比她身高還要高的包去火車站,前邊還揹著襁褓中的孩子

微博上看了一則消息說有72.19%的人都在外地工作,北上廣深,漂著數千萬人。

每年幾十萬人回老家,春節幾億人外出,像螞蟻一樣,四處覓食。

但大城市不會趕走螞蟻,卻會趕走人形螞蟻。

天上西藏回家路已不遙遠

今年45歲的原勇在西藏阿里工作18個年頭

他的老家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

距離拉薩超過3000公里

而拉薩到阿里還有1700公里的路程

白巖松話的話道出所有人心聲:再難都要回家過年


2000年7月,原勇到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實習

2001年分配到平均海拔4500米

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地區醫院工作

進山後,原勇第一次出山直到2003年12月

第一次8天8夜回鄉路

乘大巴沿新藏線抵達新疆西南重鎮葉城,

輾轉火車到烏魯木齊

再輾轉到西安

最後經過8天的時間,終於回到了山西老家

第二次回鄉路2004年

阿里到拉薩到西寧到老家

5天5夜

2006年第三次回鄉路

阿里到拉薩到西安

青藏鐵路開通回鄉4天多時間


2010年第四次阿拉到拉薩至太原航班,行程10小時

白巖松話的話道出所有人心聲:再難都要回家過年


昔日"進藏難""出藏難"已成為歷史,

條進藏天路——川藏鐵路建設也在穩步進行中。

每次離別,都是一次小型的死亡

蘋果找周迅拍的春節廣告《女兒》上線,老套路卻能打動人心

白巖松話的話道出所有人心聲:再難都要回家過年

長達8分鐘的短片延續了蘋果春節廣告的電影敘事風格,講述了周迅飾演的單親媽媽和家庭發生矛盾,帶著女兒獨自開出租的故事,外婆帶著餃子終於找到了開出租的母女倆,一句"媽,我餓了"與一盒韭菜雞蛋餡的餃子,終於完成了三代人的親情和解與迴歸。

這個故事的原形是武漢一位單身母親李少雲,常年帶著幼小的女兒跑出租,她的故事也被拍攝成了2018年的紀錄片《生活萬歲》。

蘋果連續三年的春節廣告大片頗為關鍵的一點是它的"延續性",蘋果春節廣告的秘訣——本土故事、讓中國觀眾足夠熟悉的導演或者演員(陳可辛、賈樟柯與周迅)、iPhone拍攝。讓觀眾像對待產品一樣對廣告抱有期待,同時還能弱化廣告的"營銷感"而突出品牌的人文氣質。

"說到底好故事打動人心,讓我們的情感和文化上的共鳴,iPhone 11 Pro是講故事的利器。"導演西奧多·梅爾菲說。

有煙火氣息的中國城市、平凡普通的主角、與春節相關的真實場景、有懸念的劇情設置以及相對剋制的情感渲染。

"家"永遠是中國人最大的牽掛好羈絆

《朗讀者》第二季裡,有個關於"故鄉、回家"的系列主題,白巖松以《長大回家》為主題,談到了自己與母親的家鄉故事。

他說,每次離別,都是一次小型的死亡。

電影《步履不停》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家庭的一天,橫山家的次子良多回到久別的老家,一家人因大哥純平的忌日團聚在一起的故事。

故事可能有一些平淡,但卻蘊含著哲理。

畫面濾鏡有一些舊時光的感覺,有一些細節發人深省。

良多是個不願意回家的人。

良多的車子開走後,父親唸叨說了一句:"下次見面是新年了。"即使父親表面上和兒子有矛盾,心底裡還是盼望著兒子能多回家看看。

良多在劇中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總有一天",在母親想要坐上兒子的車時,他說了"總有一天"。在父親希望和孩子一起舉行一場球賽時,他又說了"總有一天"。

何炅在《令人心動的offer》中說到親子關係時,說到自己年輕時時候,一個月能夠回家吃一次飯,現在他但凡有時間,就會回家吃飯,但依然覺得不夠,他看到父母衰老的速度那麼快,內心會覺得自己虧欠了他們的。

常回家看看,別讓等待成為遺憾。

流動的中國"每個人都通往一個方向"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