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碎叶城到青莲乡,探寻李白身世的秘密

李白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些脍炙人口、浪漫绝伦、豪放不羁的诗歌,他还留给我们一连串的未解之谜。比如:

李白的出生地在哪里?

李白的籍贯到底在哪里?

李白的祖先到底是谁?李白的爷爷到底是谁,为什么历史未留下任何记录?

李白为什么对自己的身世讳莫如深,从不跟别人谈论?

李白真的出生在商贾家庭富甲一方吗?

李白的豪放之气到底如何形成的?

这些未解之谜,就像他的诗歌一样充满魅力,吸引着一代代人去探究。细细思索后,其实这一连串的问题,都由一条线贯穿着,最后汇集到一个焦点问题上来——李白的身世。

李白到底是谁?

今天我将给大家探寻这个答案。当然,在缺乏关键史料证据的情况下,几百年来众多学者、历史专家都没有最终定论的问题,大家对我的答案也不要期望太高,只需看本人分析的有没有道理,信不信就由读者自己决定了。

李白,他到底是谁呢?除了诗人的身份,他的血缘身份到底是什么呢?

我的答案是————————————

李白可能是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的五世长孙,隐太子李建成的四世孙。如果没有宣武门之变,李白可能是大唐第五代皇帝的合法继承人。

在这个结论基础上,我先给出李白的家谱序列,然后再证明这个结论的可能性:

李渊——李建成——李承宗——承宗之子——李客——李白。

这个结论是不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毕竟我们读李白诗歌的时候,从来没有跟大唐皇室扯上一毛钱的关系,将信将疑?或者大跌眼镜,姑且看下去,听我分析一二。


从碎叶城到青莲乡,探寻李白身世的秘密

四川绵阳江油市李白像


李白出生在碎叶城,为什么说自己是陇西人?

碎叶城现在位于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附近,在西汉和唐代,碎叶城是中原王朝在西域最远的边防重镇,唐朝时归属安西都护府管辖。

李白的出生地在碎叶城,时至今日在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最直接的证据是范传正为李白写的碑文,内容为“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与碎叶,流离散落,隐姓埋名”,还有李阳冰的《草堂集序》,说“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于名”。条支也是地名,据考证在碎叶城附近。

范传正为李白写碑文,是根据李白孙女的口述,李阳冰是李白生前的朋友,也是李白遗嘱执行人,负责处理李白的文稿,为李白写了《草堂集序》。

这两份文献资料具有很强的可信度,再加上李白的诗作中含有大量的西域元素,所以李白出生在碎叶城,已经被学术界认可,没有什么异议了。

那么为什么李白说自己是陇西人呢?

这就与今天我们的结论,李白诗李渊的五世孙产生了第一个交集,李渊也是陇西人,具体地说是陇西成纪人。

当然,这不能证明李白就是李渊的五世孙,因为这也许只是一个巧合,毕竟陇西人姓李的也很多。

反过来说,这也可以成为李白是李渊的五世孙的证据之一。我们继续往下看。


从碎叶城到青莲乡,探寻李白身世的秘密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碎叶城遗址

宣武门之变后,李建成被杀,五个儿子都被诛杀,李白从何而来?

我们的结论是李白是李建成的四世孙,而宣武门之变后,李建成被杀,五个儿子也都被诛杀,李白从何而来?

据史料记载,李建成总共育有五子五女,长子李承宗,次子李承道 、三子李承德 、四子李承训、 五子李承明、 六子李承义。长女李氏、次女李婉顺。其余三个女儿没有留下名讳。

李建成是以谋反之罪被诛杀在宣武门的,随后李世民诛杀了他的5个儿子,除了长子李承宗这时候已经“早卒”。李世民也够狠的,不让给李建成留任何机会,诛杀了所有的男性成员,并将李建成一支彻底除籍。

既然李建成的儿子辈都死了,有没有可能还有活着的孙子辈,被偷偷的送了出去,逃过一劫?或者李世民认为李建成的孙子辈对自己已经没有威胁,除籍发配边疆处理了?

前提是,李建成必须得有一个已经出生的孙子。

李建成死的时候是38岁,长子李承宗生卒年没有记载,生母也没记录。正常推理,李世民16岁娶长孙皇后成婚,李建成作为长子应该也在这个年龄附近。那么推测李承宗大约在605年(李建成589年生)以后出生。据记载,620年李渊对已经出生的孙子辈统一进行了册封,这时候李承宗还活着,结论就是李承宗死于620-626年之间,根据上面的推测,李承宗死亡时候的年龄大约在15岁-20岁之间。这个年龄成婚生子,完全有可能。

所以,我们假设李建成有孙子存世,这是可以成立的。

结合上文李白的碑文和《草堂集序》的记载,除了时间上说是隋末对应不起来,其它的都能衔接上。李白死于602年,55年后迁墓的时候范传正写的碑文,刻意回避什么写成隋末也不是不可能,不然李阳冰在李白死后作《草堂集序》的时候,为什么只说“中叶”,而不直接说“隋末”

这个“中叶”很耐人寻味,《草堂集序》中说李白是“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九世孙。蝉连贵族,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

根据《唐宗室系表》,李渊为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而李暠就是凉武昭王本人。而李渊是李暠的四世孙,“中叶”二字,正好指的是李建成五世孙时期。

这是史料中李白与李渊的第二次交集,不但同姓同籍,并且同祖,时间上也对应的起来。

根据推理,李建成有一个孙子活了下来,作为家中唯一存活的男性,或偷跑或被废为庶人来到了碎叶城。

这是我的论证之二。我们接着看下面的证据。


从碎叶城到青莲乡,探寻李白身世的秘密

现存的宣武门遗迹

从碎叶城到青莲乡,我们能发现什么线索呢?

根据史料记载,李白5岁的时候(705年)跟踪父亲李客,翻秦岭、攀栈道,行万里路,风餐露宿, 最终抵达剑南道绵州昌隆县的青莲乡定居,李白在这里学习生活了整整20年,这也是李白为什么自称青莲居士,为什么有些人说李白的籍贯在四川绵州的原因。

问题是,从碎叶城到青莲乡,远隔万里,李客为什么带着5岁的儿子不远万里来个这样一个小地方定居?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不回陇西?或者不去长安洛阳等其他大城市,而是去这样一个偏远的乡下?

于是本人带着目的,挨个查看与李白可能有关系的人,可供李白一家投奔的人。

于是,我找到了刘应道。

刘应道是唐高宗时候的高官,最重要的是他是李建成次女李婉顺的丈夫。

李建成一家男丁被李世民诛杀之后,只留下了女眷,包括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和5个女儿。起初,李建成一家是被废为庶人的,只不过凭着血缘关系接受朝廷的供养。后来,李世民对李建成一家人渐渐有了悔意,重新封李建成为隐太子,封郡王,比原先的亲王要低一级。所以,李婉顺就被封为闻喜县主,比公主也降低了一个档次。

公元639年,16岁的李婉顺嫁给了刘应道。婚后不久刘应道出任梓州玄武县令。

梓州玄武县,即位现在的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李白居住的青莲乡在四川省绵阳市的江油市。打开四川绵阳市地图,看看两地的距离何其的相近!!!

刘应道在三台县任职多年,同李婉顺的孩子也在这里出生,虽然几十年之后当李客带着李白来到这里的时候,李婉顺已经去世,刘应道也已经进京为官,但他们的孩子们依然有可能居住在这里,李婉顺的3个妹妹也有可能居住在这里,这符合中国人家族迁徙和投奔的传统。

李建成这个没有留下任何名讳和信息的孙子,年纪和李婉顺同龄(李婉顺出生于623年,626年宣武门事变),那么李婉顺的孩子就与李客是同龄人。

那么,李客带着李白,从碎叶城到青莲乡,千里迢迢,投奔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投奔的亲人,完全有可能!!

不然,他们还能投奔谁呢?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推理,作为李建成的后人,始终顶着叛乱的罪名,朝廷没有任何为他们昭雪的可能。作为唯一存活的男性家丁,李建成的孙子和重孙,他们不得不隐姓埋名,不敢公开自己的身份。但好在,远在碎叶城,他们同李婉顺公主,同自己的亲人取得了联系。

李客的名字不就是这样的寓意吗?碎叶城不是他们的家,他们有强烈的返乡的愿望,虽然不能平反罪名,但能与自己的亲人生活在一起,生活的近一些,不也是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吗?

亲人们居住在江油市,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就居住在一山之隔,一水只远的三台县,这样既不影响经常见面,也不会太引起朝廷注意。(青莲乡 距今天的江油市区15公里)

李白是知道这些的,但他也不能说,不能说给任何人听,即使他最好的朋友杜甫也不可以。

这也是为什么李白对自己身世的信息,只说自己的陇西人,而不能说更多信息的缘故。

因为,李白始终是罪人的后人!

这是我的证据之三。


从碎叶城到青莲乡,探寻李白身世的秘密

李白的那份浪漫和豪放的背后,是高贵的皇族血脉

读李白的诗,给我们带来美感的同时,我们会惊讶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有那样的想象力,为什么能够做到那样的豁达。

当我假定李白是李渊的五世孙,有着高贵的皇族血统的时候,我仿佛想明白了什么。白的那份浪漫和豪放的背后,是天生具有的皇族血脉,从他出生就决定了这份高贵。也只有站在这个身份的顶峰上,才能磨练出李白那豁达的心胸和放荡不羁的个性。

——这是一份王者之气。

传说李白三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儒家经典,5岁到四川后跟着当时杰出的道家和纵横家的赵蕤学习。如果李客仅仅是一名普通人,他如何能请的动赵蕤来做李白的老师呢?最合理的解释,这也是借着刘应道或者李婉顺后人的关系吧。

这作为证据之四有些牵强,但也合情合理。

李白祖籍在甘肃陇西,出生在碎叶城,成长在四川绵阳,最后葬于安徽马鞍山。

这几个地方之间都是相距那么的遥远,是不是也说明李白有着特殊的身份和遭遇呢?


从碎叶城到青莲乡,探寻李白身世的秘密

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太白行政村

总结

文至此,也该结束了。

我写本文,论证李白是李渊五世孙,李建成四世孙,先假定这个结论成立,然后去寻找一些证据。由于李建成罪人的关系,现有史料中已经找不到直接证据了,我只能去寻找好一些线索:

1.同姓、同籍;

2.罪人之后,理论上李建成极有孙子存活;

3.从碎叶城到青莲乡,找到与李婉顺一家的关系;

4.李白的老师赵蕤。

巧合虽然不能作为证据,但当所有的巧合都志向了一个结论的时候,那么,这个结论成立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我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我的结论,我只能得出这个存在可能性的结论。

还是那句话,为大家提供一个分析问题的思路,如果你相信这个可能的结论,那么再读李白诗的时候,会不会多一份历史的厚重感,或者说悲凉感呢?

因为如果这个结论成立,如果没有宣武门之间的话,李白很可能成为一代帝王呢。

我个人愿意相信这个结论——李白就是李建成的后人。

(声明:本人查资料看到在此之前已经有多位历史学者有着同样的结论,他们的论证过程我一个都没看,因为我担心受其影响,我只是一门心思的按照自己的思路,论证过来,所以本文绝对不存在版权问题)

参考资料:《大唐刘应道妻故闻喜县主墓志》、《草堂集序》、《旧唐书》、《李白诗集》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