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用船只排水量可以达80万吨,而有些航母只达到11万吨?

归葬连山


人类史上吨位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航母是美国福特级,满载排水量达到11.2万吨,在此之前就是相对小一点点的尼米兹级航母,满载排水量也能达到10万吨。而80万吨的概念就相当于7艘福特级或者8艘尼米兹级航母的总和,或者18艘小一号的42500吨戴高乐号航空母舰。

而世界上最大的船叫诺克·耐维斯号,1979年日本建造,这是一艘巨型原油运输船,总长458.45多米,横放比法国埃菲尔铁塔还要长。满载时吃水深度可达30米,排水量超过825344万吨,巡航航速:13节(24千米/小时)、最高航速:16节(30千米/小时)。

这种体积和重量,就算是海上巨无霸航空母舰在它面前也只能小鸟依人。看看下面这张对比图,超级油轮、潜艇、帆船、航母等比较,在这个巨无霸面前都甘拜下风。

上世纪70年代就造出的“诺克-耐维斯号”大型运输船,以其实际应用证明了80万吨乃至更大的上百万吨级巨轮的建造,在人类现有科技面前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民用运输船只需要考虑效费比,包括:有效载荷、油耗,至于大航速、坚固程度等都不是最重要的。

我们回到航母角度,航空母舰是海洋霸主,军事用途决定了它不可能像民用船只一样无限制放大,综合考虑有以下几种问题存在。

一、全球部署的需要,美国军力打造的是全球部署能力,不论是海陆空三军都在全球展示其存在。用造一艘80万吨的航母绕地球跑着救火好,还是造个10艘航母全球撒网好,大家一目了然。

二、航速的问题,11万吨级福特号航母在核动力推进下,能获得大于30节的航速。但是放大8倍近90万吨的排水量,还想获得这种航速就有点困难了。 在现代军舰普遍2-30节航速的情况下,完全是一种倒退,也不利于协同作战、快速部署。

三、作战效费比,航母越大当然可以装载的战机数量越多,但是同时带来的是万一被击伤、击沉受到的损失自然也跟着变大。以现有11万吨级福特号为例,可以携带70多架几型飞机,在世界范围内能挑战它的没有几家,也就是完全够用。

在现代反航母利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无限制放大航母绝对不是一个明确的选择,比如东风-21D这类航母杀手对体积更大、航速更慢的大型军舰命中率超高。因此,人类可以造更大的船只,但在航母的选择上有一定的限制,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绝对不会造个80万吨航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