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专家、媒体都建议复工后骑车出行?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新国标实施后,部分电动车被迫“禁止”上路,但疫情爆发后,被“禁止”的电动车成了专家、媒体、政府强烈建议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专家组副组长、急诊科主任张劲农教授是最新提出并鼓励电动自行车出行的专家。《人民日报》也特别提醒,少坐公交,建议步行、骑车(自行车、电动车)上班。

为何专家、媒体都建议复工后骑车出行?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黄红霞也表态,建议大家步行或者是骑车(自行车、电动车)来代替乘坐交通工具。央视主持人朱广权提醒回到工作岗位后的市民,尽量步行或骑车(自行车、电动车),有利于阻断病毒传播。

为何专家、媒体都建议复工后骑车出行?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虽然很多专家、媒体都在推荐,但是大家还是不太清楚骑车出行如何防止病毒交叉感染,为什么骑车出行就安全了。罗垲炜、海政等人研究题目为《一起在公共交通工具内气溶胶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揭开了这一谜题!

为何专家、媒体都建议复工后骑车出行?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病例从甲地到乙地乘坐的大巴车及被感染的座位情况,图片来源相关论文

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能力较强,在密闭空调车厢内传播距离最远达4.5m,病毒至少在30分钟内可漂浮在空气中并导致感染发病。因此,建议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做好个人防护,同时保证公共交通工具内的换气和新风量,做好车厢内的清洁消毒。

为何专家、媒体都建议复工后骑车出行?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研究认为,本次聚集性疫情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有两点重要提示。

一是在密闭的空调车厢内,病毒传播距离有可能超越目前认为的飞沫传播距离(通常为1m)。本次调查中,病例A乘坐的是一台全封闭空调大巴,与最远的1例被感染者(病例G)之间距离约为4.5m。

二是病毒在车厢内有效存活的时长不低于30分钟,且病毒存量能够达到足以致人发病的水平。如病例A搭乘的大巴在乙地停留30分钟后,一乘客(病例J)搭乘该车返回甲地,在此过程中感染发病。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2月21日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其他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大家注意到,论文指出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而且在密闭的空间内感染几率极大。

为何专家、媒体都建议复工后骑车出行?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这也是很多媒体专业直接把电动车称之为“国民级的防控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并倡导#一人一车、安心出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