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讀書明朝那些事兒(十六):


《天道》讀書明朝那些事兒(十六):

或許到人生的最後一刻,他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死,他永遠也不會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著許多或明或暗的規則,必須適應,必須放棄原則,背離良知,和光同塵,否則,無論你有多大的抱負,多麼光輝的理想,都終將被湮滅。

這是一個沒有私仇的人,他的心中只有公憤,即使整他個人,只要有益國家,他也毫無怨言,此即所謂大公無私。

歷經磨難,矢志不移,叫做信念。不畏強權,雖死無懼,叫做勇氣。

是的,即使你擁有人人羨慕的容貌,博覽群書的才學,揮之不盡的財富,也不能證明你的強大,因為心的強大,才是真的強大。

必須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

但所謂患難兄弟,基本上都有規律,拉兄弟一把後,就該踹兄弟一腳了。

四十個人就敢到南京搞自助遊,要有四千個人,沒準就敢去北京集資建房了(打不過地產商)。

朱棣不是那種口口聲聲說讓你看不到明天的太陽的人,但是他肯定可以保證明天的太陽一定會照在你的墳頭上。

無論何時,何地,有何種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會被泯滅的。它將永遠屹立於天地之間。

歷史一次又一次地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真理:正義和公道或許會遲到,卻絕不會曠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