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免疫力,保持心境平和也很重要

在家防疫的情緒變動


昨天看到一句話——“疫情再不結束,我就要離婚了”,是啊,最近每個都關在家裡,不能出門購物、聚餐、看電影、約會玩樂,平淡如水,情緒也變得難以琢磨、難以控制。


情緒是個體適應生活環境中重要事件和挑戰的重要心理反應,具有多維量結構,按照情緒的愉快-不愉快維度可以將情緒分為正性情緒和負性情緒。負性情緒代表個體對某種消極、厭惡的情緒體驗的程度,正性情緒則反映個體對積極感覺的程度。


提高免疫力,保持心境平和也很重要

情緒與環境


情緒受我們生活環境的影響很大——人類所生存的環境有內環境和外環境之分 ,內環境即體細胞所生存的環境 ,由細胞外液和血液組成。外環境是人類每一個體所生存的環境 ,它包括: 社會環境 ,生物環境 ,理化環境。


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如魚水之緣 ,密不可分。人類各系統的功能活動都是為了適應上述諸環境的變化而產生的。人類要想保持健康的身、心 ,就要創造良好的環境 ,克服物理、化學、生物、不良信息等致病因子對機體的侵害 ,形成健康的心理 ,促進人群健康。


人類的生存活動屬於生物活動的範疇 ,這一活動離不開工作、生活、學習。當工作環境發生變動 ,如調動工作 ,被動接受新環境、工作不能勝任、失業、經濟收入降低、生活拮据、適應新工作、新生活的能力降低 ,可致情緒低落、心理失衡、精神異常、失眠、血壓增高 ,甚至癌症的發生率也增高。


提高免疫力,保持心境平和也很重要


另一些職業因素如:從事腦力勞動者、司機、銀行職員、行政領導幹部等人群的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其他職業人群。這與他們經常處於情緒應急的狀態 ,又缺乏合理的調理和體育鍛煉 ,從而使致病的幾率增高。


長期從事高分貝噪聲工作的人員情緒不穩、人際關係差、工作中易出差錯、頭痛、乏力、易怒、性格多變、精神異常等症狀也較其他職業的人員高。


此外,家庭環境與身心疾病也密切相關。家庭和睦、夫妻感情融洽有利於健康。美國學者馬奈經多年研究得出: 良好的夫妻關係能使下丘腦 -垂體分泌一種似咖啡樣的 ,興奮人體的免疫系統 ,使循環、內分泌、神經、消化等系統的功能處於最佳的狀態。免疫系統的激活 ,各系統功能的協調運行 ,使人體不易患病 ,即使生病也易早日康復。


相反 ,婚姻不美滿、家庭破裂的人 ,缺乏心理溝通 ,神經興奮性降低 ,免疫功能低下 ,內分泌功能失調 , 使高血壓、胃潰瘍、冠心病、甚至癌症的發病率增高。


研究還發現:婚事和喪事是極端緊張性事件 ,會引起精神緊張 ,情感的變化 ,交感神經興奮 ,血壓升高 ,常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所以有心理平衡,才有生理平衡,才能延緩大腦和免疫系統的老化。


提高免疫力,保持心境平和也很重要

如何調整心理狀況


① 學會自我調控情緒,正確應對各種刺激:積極的生活事件使免疫球蛋白IgA增高,相反,如面對考試壓力,學生的各項免疫應答指標如NK細胞活性及淋巴細胞増殖能力均下降。


② 要養成樂觀、開朗和寬容的性格,要笑口常開。100歲以上的健康老人有共同點,即心胸開闊、性格隨和心地善良,愛勞動和愛運動。


③ 要學會發洩:有歡樂就可跳一跳或唱一唱,有苦惱不要悶在肚裡,可向朋友傾訴或大哭一場。


④ 良好的人際關係:有益於免疫力増高、健康和長壽。研究顯示,孤獨的一年級醫學生、分居或離婚女性的NK細胞活性偏低。


⑤ 調適人際關係:調節情緒方面,重要的一點是要制怒,生氣嚴重影響免疫機能。培養良好交往習慣,保持良好精神面貌,注意禮節,注意交往技巧,要多傾聽,多讚賞,多耐心。


提高免疫力,保持心境平和也很重要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受益~


大家好,我是方朝暉醫生,希望我在這裡分享的所學所知可以為大家的健康提供幫助。請大家持續關注我的公眾號【方朝暉大夫】,我會每天為大家分享一些醫學知識。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裡了,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公眾號後臺留言給我,我會在空閒時間進行解答~


一個劇透

最後來個小劇透,下期咱們將介紹【一種輕鬆降糖方式:泡澡】,感興趣的你一定要來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