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把同學的違紀行為報告老師,應該鼓勵還是制止?

老姐


告訴孩子:直接當面指正同學的違紀行為,如果確有必要報告老師,也得讓違紀同學知道你向老師報告的,而且你報告的每句內容都能當著違紀同學面複述一遍。否則就別說。


曦瓜肉


孩子喜歡把同學的違紀行為報告老師,應該鼓勵還是制止?

首先,要肯定你是孩子是個是非分明的人。這一點難能可貴,是一種正能量的行為。但孩子喜歡把同學的違紀行為報告老師,一味地鼓勵或是制止都是不合適的。

我上初中時,有個同學也是經常向老師報告,昨天誰逃課了,今天誰抄作業了,誰說了誰的壞話等等。當時我們都很煩他,叫他“奸細”,誰也不願意跟他一起玩。

但不長時間,他好像不怎麼愛打小報告了,我們都感到納悶,我就問他怎麼回事,他告訴我了事情的原委,到現在我都印象深刻,也深有觸動。

當同學們都孤立他時,他更加氣憤,越發向老師報告勤了。一次,老師非常和藹地對他說:“孩子,我喜歡你能把同學們的一些事情給我說,這證明你是一個明辨是非、愛憎分明的好孩子。學校需要你,社會更需要你這樣的人。但是,你要知道,我們學校是一個大家庭,什麼人都有,什麼事也會遇到,有些事你能發現,有些事你無法發現,有些人違紀是有心的,但更多的是無心的,你要給他們一個自己知錯自己改正的機會。”

接著,老師又語重心長地對他說:“現在,同學們都不理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就是因為你不給大家機會,什麼事都特別叫真。以後,再發現同學有錯時,先觀察一下他們是不是有心的,是不是對學校和其他同學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如果不是,沒有必要什麼事都給老師說,要給他們一個犯錯和改錯的機會。對大的錯誤,要及時勇敢地給老師說,但對於小的錯誤,也可以自己給同學指出來,讓他們認識到錯誤,改正錯誤。”

同學最後對我說,老師給了他三個忠告,他一輩子也忘不了。

一是要永遠做一個正直的人,敢於向違紀行為說不。

二是要有一顆包容心,允許別人犯錯,也給他們一個改錯的機會。

三是要用自己的力量糾正一些人的錯誤,不能事事都依賴老師和他人。

希望你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孩子聽,可能會對他有所啟發。


散淡人生15



搞清楚孩子真正的目的

孩子的世界,往往比大人所看到的複雜的多。孩子的心智也是,當你發現孩子有打小報告習慣時,你在第一時間要搞清楚,被告的學生的所作所為是否出於原則上的不可原諒,孩子有沒有添油加醋,同時還要搞清楚,孩子告密是何目的。


其實,告狀這件事,從我們出生就會,我們會通過言語表達和交流我們所看到的,尤其是造成深刻印象的。三歲以上孩子的父母,大都或多或少聽到過孩子跟自己講其他小朋友的錯誤。兒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三到五歲的孩子都喜歡告狀,而且這種行為的高峰期可能要持續到七歲。那麼,小孩告狀是大多出於以下目的。

1. 【為了正義】三五歲的孩子已經解除到很多規則,對他們來說,這些規則都是硬邦邦的,世界是非黑即白的,當他看到有人違反規則,他會覺得這是對自己的侵犯,即使他自己也常常違反規則,但這並不影響他看不慣別人破壞規則。這種感覺,年齡越小越強烈,一般小朋友差不多要到八歲才會理解規則的彈性。

2. 【為了惹人矚目】有時候,小朋友覺得自己不受重視,就會通過告狀讓大人注意到他,讓其他小朋友的形象變差、從而對比提升自己的形象。

3. 【為了利益與抱負】 一般來說,小孩子告狀都是無害行為,但有些時候,尤其在比較大一點的孩子身上,告狀會成為他們報復其他小朋友的工具,或者獲得權力、誇讚和利益的手段。


不要武斷的批評指責或鼓勵

當父母發現孩子有打小報告的習慣時,最忌諱的就是妄加批評或鼓勵。我們對與孩子的經歷與目的都不得而知,妄加批評和鼓勵很容易養成孩子的惡習。我們一定要多加打探消息,通過不同角度,不同小朋友口中瞭解問題。如果發現孩子是出於第二或第三原因而告狀的時候,一定要循循善誘,糾正孩子的價值觀。具體可以多聆聽,讓孩子反覆重複別人的錯誤,並且通過被告人身份視角加以解釋,讓小朋友能夠理解這種行為,同時不要當下給於被告小朋友懲罰,要留意觀察,同時不要給告狀小朋友獎勵與口頭誇讚,杜絕他以後為了出於利益目的告狀。


影視君z


孩子喜歡把同學的違紀行為報告老師,應該鼓勵還是制止呢!我認為應該鼓勵!


一,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對錯判斷能力!

二,有利於幫助同學更好的養成基本的對錯習慣!

三,從小培養孩子自於是非的自我分辯能力!不能被道德綁架!

四,一個人一生的品行就是從小打的基礎,因該鼓勵,勿以善小而不為!

五,在鼓勵孩子的同時要告訴孩子該行為可能會有的後果!讓孩子自我橫量利敝!養成敢做敢當的責任感!



胡小哥的生活日記


肯定應該制止,不能培養孩子愛打小報告的壞習慣,沒有任何人喜歡愛打小報告的人(包括老師),除非在別人犯嚴重錯誤和長期犯相同錯誤的情況下才能適當的打個小報告。


忘情水172990920


個人覺得這種事情,取決於違紀行為,如果違紀行為嚴重的話,比如毆打恐嚇同學,最好還是報告老師來解決,如果只是上課打瞌睡、吃零食等非原則性的問題,還是要制止的,於此同時培養孩子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告訴他報告與不報告的可能產生的結果,讓他自己權衡利弊,做決定。


渴望下雪


制止


李勝利刑事辯護


應該制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