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是什麼意思?

多奇發明


“老不看三國,少不讀水滸,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這句話貌似從很小的時候,就聽家裡的長輩經常掛在嘴邊上。

因為當時人小,對老人說的這些還不是很明白,現在自己也是年紀一大把時,方才悟到這句話的真正涵義,下面有書君就來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老不看三國”。

人到老的時候最喜歡做什麼事情?那就是對自己過往的回憶,都說往事不堪回首,回憶不免唏噓。

記得,電視劇中的主題曲的開頭一句就說明了這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其實人回乎過去時,有幾人真正融入笑談中,更多的是帶著隱隱的淚光。人老之所以不要去看《三國演義》,一來,三國之中有許多爾虞我詐,對於老人平和身心無益。二來,三國中更多的是英雄暮年時的無奈,也很容易讓老人陷入大悲大喜之中。

上了年紀的人,有時間時不如養魚澆花,享受一下孫兒繞膝。年紀一大把再去研究三國中的事事非非,爾虞我詐,對身心極為不利,而且三國中的各種權謀也不適合老人家費心品讀。

其次,“少不讀水滸”。

年少往往與氣盛連接在一起,誰都有過少年時,少年往往讓人賦予莽撞與意氣用事,很多事情在處理上,都缺乏沉穩的思考,尤其處於青春期的時候,逆反心理會讓少年處於不服從規矩的狀況之下。

而《水滸傳》中就是講述著這麼一群,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動不動就磕頭拜把子的少年。本來年輕人身上就有躁動因子,而看完《水滸傳》這種青春“教科書”,身上各種躁動的因子很難說不被激發出來。

所以之所以少不讀水滸,其根本就是怕人在年少莽撞時,很容易被還沒有辦法理解其深意的水滸傳所左右。

這本書是本好書無可厚非,只是人在少年時,對於很多東西還無法在沉澱中品讀,此時“鑽研”有些時機不適而矣。

再次,男不讀西遊。

《西遊記》貌似講得是老天爺家的事情,但其實與我們地上的老百姓息息相關。《西遊記》中貌似會七十二變的孫大聖,本領高強,而實際上動不動就要依賴各路神仙支援,反而讓人看不到他顯露過真正的本領,這樣很容易讓男人缺乏自信。

另外,這個《西遊記》本身講的就是四個和尚上西天取經的事情,而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從西天取回經文,讓更多的人通曉佛法,而皈依佛門。

本來這一家三口合合美的過著小日子,回頭再看完《西遊記》一個不小心出家當了和尚,那可就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了。

其實,有書君覺得這句話還是有些牽強,馬雲曾經分析過師徒四人的組合,稱之為完美的團隊配置。

唐僧一心取經的恆心,孫悟空的無所畏懼,豬八戒的樂觀幽默,沙僧任勞任怨,一個團隊如斯,也是非常不錯的。

所以說,有時候老話聽起來也是要有選擇的。

第四,女不讀紅樓。

《紅樓夢》是一本不可及的文學寶典,書中不僅人物眾多,而且關係也是相當的複雜。這本書明著是以寶黛釵的愛情為主線,其實還有許多交織不明的暗線在其中纏繞著。

而女子生來就是感性勝過理性的,在讀《紅樓夢》的過程中,免不了要被林妺妺傳染,看到落花草枯,就會與自己的命運連接,這樣很容易讓自己對於人生觀、愛情觀、婚姻觀出現偏差。

現在女子應該大氣豪爽,而紅樓夢中的女子多為精於算計,還有就是多愁善感,很容易沾染上“相思病”。

而且紅樓夢中一些小女兒的小小心思、小手段,也很容易造成家庭不和諧,因此女不讀紅樓,尤其是青春期對於愛情懵懂的時期,更加不應該“鑽研”紅樓夢。

“老不讀三國,少不讀水滸,男不讀西遊,女不讀紅樓”這是一句老話,有書君也根據這句話最本原的方面作了分析。

然而,隨著現在人眼界的不斷增強,這句話已經不再限制現在的我們。

“老不讀三國”,其原因是現在有更多的老人不再甘心服老,出國遊、上網炒股等,體驗著比看三國更加豐富的經歷。

而“少不讀水滸”,是現在的年輕人被各種壓力影響著,考研考博、出國留學,再有就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業餘時間奔赴在各種職考課堂。

而“男不讀水滸”與“女不讀紅樓”,更多的是因為現在的紅男綠女,中國文學已經不能滿足自身需要,他們更多的是去了解世界名著和各種新媒文章。

曾經的四大名著,已經成為最基礎的閱讀書籍,而更豐富的知識在向我們招手,正所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不是麼?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我的理解是這樣:

少不讀水滸:小小年紀讀《水滸傳》,會被裡面的觀念影響:

一、動不動就學李逵打架,亂欺負小同學,成為學校霸王。

二、被媽媽罵了兩句就跑上山,學什麼好漢在山上住個十天八天的。

三、將來找老婆,動不動就欺負女孩子,認為女孩子不值錢,會養成歧視女性的習慣。

四、會學小霸王周通、李忠一樣,在學校裡收保護費,強行說班花是自己夫人什麼的

五、學會吳用那一套陰人損人的方法,長大了會變壞蛋。

老不讀三國:人老了,不退休的也沒心思好好工作掙錢,這時候讀三國:

一、會覺得自己沒用,人家十幾二十多就成豪強而自己卻做什麼都不順心。

二、一般說很多人老了,都會信宿命論或者神學這些,看三國就會發現諸葛亮說的那一套會很神奇,開始做無用功整天研究星星。

三、 老了讀三國,會免不了想起自己年輕時轟轟烈烈的事,好像覺得自己有些事沒做過、沒做夠一樣,會導致人整日嘆息。

四、老了讀三國,有點收穫了,免不了會與別人討論,比如網上討論,往往會有意見不合的地方,比如有人說呂布好,自己認為趙雲好,說不過人家了,說不定會氣得發抖——傷身!





戴草帽的小老鼠


文學大師茅盾先生有篇文章,說他家鄉有個人,讀《封神演義》入了迷,每日裡神神叨叨,一日,樓下有餛飩攤營業,見騰騰熱氣籠罩,該人便大呼:“吾神駕祥雲去也!"言罷徑從二樓跳下。

接下來結局如何,諸君只消想想便知。

這就是讀書讀左了的害處。


所謂少不看水滸,是因為水滸中涉及到打打殺殺的情節太多,甚至其中還有很多充滿了極端的血腥和暴力,小孩子一方面模仿能力強,另一方面又缺乏對後果的認知,若不加引導,難免容易出事。

這決不是危言聳聽,我小時候,電視臺曾播過美國片子《加里森敢死隊》,敢死隊員中有個外號叫“酋長"的,飛刀絕技驚人,常在與敵人周旋時飛刀疾出,一刀斃敵。我們都很喜歡這個片子,每晚都要結夥去一些政府單位去看,可惜後來不播了,為什麼?因為有一些孩子,看了該劇,也練飛刀,以至於出現了飛刀傷人的事件,報紙上就曾報導過這種案例。


至於老不看三國,則是另一番道理,人老了,經歷了太多人世滄桑,無論是有成功人士,還是庸碌之輩,留給自己的時間都已不多,這時候,應心平心氣地頤養天年,再沉迷於攻城掠地,不僅不現實,也失之可笑。

說到男不看紅樓,這就沒什麼說的了,《紅樓夢》說的雖是花前月下、做脂弄粉,但現實意義還是非常鮮明的,此書一出,很快引起轟動,以至於有很多人一一當然大都是男人一一丟棄經學,改治紅學。男不讀紅樓,說法不成立。



最後說女不讀西廂。所謂女不讀西廂,有道理,也沒有道理,那鶯鶯,看中了張生,便在紅娘竄掇下,偷偷跑去張生住的西廂(特別指出,紅娘還帶來了小姐的枕頭)!這簡直是淫奔無恥嘛,女人讀了,豈不危哉?


但《西》書雖然淫豔,《廂》劇卻很正點,《紅樓夢》中,寶黛二人共讀《西廂》書,雖然“餘香滿口",卻都知道它上不了檯面。而《西廂記》的戲曲卻是大行其道,上自宮廷,下至民間,皆可公開演繹,雖然其中避開了書中的敏感詞句,故事情節卻是都心照不宣的。這些戲曲,受眾中女性似乎更多,卻不見有正統人士做太多的口誅筆伐。


中山柴


常言道:老有所成。

可這四十歲以後看三國,人就逐漸變得奸詐無信,甚至是笑裡藏刀背後下黑手。

所以,過去有云:老了別看三國。

不過,按如今這社會,應該是老了以後多看看三國。太實在、與人為善的話,會讓人當大頭抓,當槍使,就比如蔣幹。

少不更事:

這水滸,都是一些殺人越貨的事,裡面除了強盜就是姦夫淫婦。而人在少時,閱歷不深,分析問題不透徹,都認為108將是人間正道,所以,將來在人生道路上會劍走偏鋒。

比如三打祝家莊,現在很多水滸迷還認為“史文恭”該死呢!

男人不看西遊?

這個不太清楚,不過,現在確實沒男人看,都不愛看。現在男人都看愛潘金蓮,還替她打抱不平…… 是不是如今像潘金蓮那樣的人太多了呢?

紅樓……

說實話,女人真不該看。

如果迷上紅樓夢,看誰家的老爺們都好,而且還不準人家的老孃們急眼。

可是,我有些懷疑:

現在的女人,就算是林黛玉,也不會傻到去葬花了。所以,雖說女不看紅樓,但現在應該去看看了,因為會學得更壞,更自私,對金錢的索取會更加肆無忌憚。

就像賈寶玉,有啥能耐,不就是富二代嗎!

但就算娘們兒嘰嘰,只要是女人,照樣都唯他馬首是瞻。


驍勇34


這四句話其實並沒有說全,每句話後面還有兩個字,我在這裡補充完整就能明白了。

第一,老不看三國學“奸詐”

《三國》這本書不僅是小說,曾經被古人當做一本兵書來讀,裡面充斥著這種計謀、策略,更是各種人物角色比拼智慧、力量的場景。

比如曹操、諸葛亮、郭嘉、司馬懿等等,他們就是在不停的思考對方怎麼出招,然後自己再怎麼應對,對方再怎麼出招,一層層的琢磨人心,永遠比別人多看一步、多走一步,這樣就能走到最後。所以,老年時期看三國,容易變成曹操的性格,過於奸詐老成。

第二,少不看水滸學“打架”

後人有對《水滸》的評價:一群地痞流氓、造反分子的洗白史。當然,這個評價是非常片面的,但對於水滸裡的年輕人動不動就為兄弟義氣兩肋插刀的事情,的確對年輕人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

年輕人,尤其是18歲前後的時候,血氣方剛、天不怕地不怕,正是逆反心理最強、追求個人獨立和性格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閱讀水滸,很容易受到這些思想的影響,遇事憤然、行為過激,容易造成不好的後果。

第三,男不看西遊易“亂想”

《西遊》是一部神話小說,不僅有精彩的故事情節,更有引人入勝的玄幻傳奇、精妙法術。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孫悟空的七十二變、筋斗雲,以及各種神兵利器。

在當下社會,男性在工作、生活方面的壓力一般比較大,在巨大的現實面前,也很希望自己能有一些特異功能、無上的技能,可以幫助自己擺脫困境,但這卻不利於其在現實生活中的成長。所以,男生少看西遊,可以讓他們更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向成功。

第四,女不看紅樓斷“情長”

《紅樓》是四大名著中女性角色最多的一部著作,講述的情節眾人皆知,以林黛玉、賈寶玉為主愛情故事、家族歷史,裡面包含了多種兒女情長、家長裡短、紅塵世事。古語有云女人是水做的,感情色彩相對濃厚,對感情、親情等相對敏感。

所以,女性過多地閱讀紅樓容易養成如葬花吟一般的失落心情,對現實生活抱有消極的情緒,也會影響女性的個人成長。

我是千城,管理學博士、讀書達人,公眾號:千城撩書


在下千城


這個問題有意思,我來給大家講一下:

1、老不看三國:

這人啊,一旦老了,就喜歡回憶往事,評價自己這一生遇到的人和事。人一旦到了一定歲數,就會自然的有一種看破人生的感覺,喜歡教育一下後生。

但是看了三國以後,突然明白這裡面太多的陰謀詭計了,就跟老版《三國演義》主題曲一樣: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想得多了,難免老淚縱橫,不利於身體健康。尤其是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握草,敢情當年初戀女友被老孟拐走,是老王搞的調虎離山之計,奶奶個熊的,明天找他拼命……

2、少不看水滸:

這個就非常好理解了,畢竟誰都年輕過,誰都青春過,誰都義氣過,尤其是人生觀事業觀還沒有完全構建完成的青少年,這種引導有可能是致命的。

一切都是憑藉個人主觀臆斷,整個水滸中的英雄大都意氣用事,沒有服從法律,沒有規矩,喜歡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動不動玩拜把子兄弟,這裡說點小插曲:

楊角風讀書的時候,曾經跟大家打成一片,有一次幾個人拉著我要去拜把子,後來因為某事沒有去成,現在看他們幾個現狀,咳,幸虧當時沒有衝動……

所以,本來現在的年輕人就難以管束,再看水滸,我的娘哦,還不反了天?

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性,我想現在的年輕人都看過水滸,也沒有人真的找個山頭自立為王吧?說明大家基本的定力還是有的!

3、男不看西遊:

這個就有點意思了,本來西遊記就是講的五個光棍兒跑到西天一群光棍兒那裡,搞來經書,回到大唐再教出更多的光棍兒來……

而且作為男人,是家庭和社會的頂樑柱(當然女性也頂半邊天!),可是整個西遊記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總是讓人壓抑,連無法無天的孫悟空,最後也變得乖乖的,很難激起男人的血氣方剛之氣,看的走火入魔了,還容易抽風,比如我楊角風……

所以,還是不看西遊好了,看多了,某一天皈依佛門了,老婆咋辦?

4、女不看紅樓:

這個我倒是沒有深深研究過,但是我認識的一群朋友,有幾個是研究紅樓夢的,大都是女的,一個個非常的多愁善感,我估計這就是看多了紅樓夢的緣故。

而且裡面有一些細節描寫,多女孩子不利。

尤其是出於青春期的少女,看多了,對自己的愛情觀產生影響,有可能會走偏,這是不利的!

當然這只是一種說法,這幾本是四大名著,想看都可以看的,沒有什麼關係!


楊角風發作


“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是說,讀書應該有所選擇。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西漢劉向的這句名言告訴我們,讀書不一定開卷就有益,選擇對了它是良藥,能讓我們脫離愚昧,步入開明;選擇錯了它就是毒藥,也許會讓你受到毒害,誤入歧途。

“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的說法,沒有告訴我們該選擇什麼,是告誡我們不要選擇什麼。

為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判斷呢?

首先是與這些作品的內容有關。

“四大名著”在中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如果用最簡練的詞來概括“四大名著”的內容,可以是這樣的:

《三國》:爭。《水滸》:殺。《西遊》:走。《紅樓》:哭。



其次與中國傳統文化對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人的要求有關。

傳統文化認為,老年人要豁達寬厚,少要穩重成熟,男人應該積極上進,報效國家,女子須要溫柔賢德,堅守婦道。

而《三國》裡一夥年老的人精耍謀略爭天下,爾虞我詐,不知道“是非成敗轉頭空”,不懂得“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真不能說算厚道和達觀。

《水滸》中一百多小兄弟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話不投機就打打殺殺,還美其名曰“梁山弟兄——越打越親”,太有些冒失輕率。小年青看了還不殺人放火,走上歧途?



《西遊》裡一個團隊磨磨唧唧費了老大勁只得到幾本無字經書,既不能安家,也不能富邦,沒有一點家庭責任感和事業責任心。男人都去出家,社會誰來建設,人類如何繁衍?


《紅樓》中一群有才有貌的小仙女整天吟詩作對,為情顛倒,不修女紅,不做家務,不懂“女子無才便是德”,到最後“千紅一窟,萬豔同杯”,枉費了意懸懸半生情。

故而有了這樣的看法:

《三國》鬥智顯奸詐,《水滸》逞勇常打架,《西遊》出家走天下,《紅樓》傷情不敢嫁。 

應該說這種觀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當然,一部優秀的作品呈現給人們的,絕不僅僅是一種口味,而是五味俱全,讀者品嚐到什麼味道,更取決於你原有的底子、現有的心態和所選的角度。同樣是這四部著作,有人就品出了這樣的味道:

入《三國》,識智勇英雄,一時多少豪傑; 奔《水滸》,結金蘭弟兄,一願生死相許; 隨《西遊》,看天地神魔,一心只向西天;登《紅樓》,嘆兒女情長,一樽還酹江月。

這當然就是滿滿的正能量了。

讀書是一件幸福的事,如果能讀到一本讓你歡喜讓你憂的書,那就像穿越過時空隧道找到了一位知心朋友般高興。

當然,人類文明浩瀚無垠,書籍著作浩如煙海,怎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讀到對自己有價值的更多的書,選擇可能比閱讀更重要。因為不是任何書籍都適合於你,或者說適合於當下的你。

另外,“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本書不同的人讀後的感受必然不同。魯迅先生說,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別人的看法永遠是別人的,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親自嘗一嘗再說。


大江973


這句話怎麼解釋呢?

老了嘛,不能隨便看三國,因為裡面有太多的計謀,比如看到了某一計“美人計”,然後突然就明白了,敢情幾十年前我莫名其妙的被橫刀奪愛,原來是小勇的計策,不行!明天找他玩命去!

歲數大了以後,就願意回憶,人生總有不如意,看到諸葛亮出身未捷身先死,難免有些難過,對身體健康不利。

少不看水滸:

自古少年易衝動,講究哥們義氣,往往容易做傻事,我們自己也是一樣的,喜歡拉幫結夥打架,如果再看了水滸,就會發現那裡面崇尚武力解決問題,無法無天,如果少年看多了水滸,性格容易變得偏激,不服管教,又不愛工作,整天在街頭晃盪,長此以往不利於社會穩定。

男不看西遊:

這個問題很多人想不通,為什麼男的不能看西遊呢?我們小時候不是看過很多遍的西遊記嗎?

拜託,那是美化版的電視劇版西遊記,原著中可是充滿了邪惡,黑暗和無奈。作為一個男人,當然喜歡孫悟空的頂天立地,敢作敢為,但是不喜歡取經以後的孫悟空,膽小怕事,畏畏縮縮,遇到點有背景的妖怪往往都放過,這對男人的人生觀事業觀產生極大的衝擊。

另外西遊記是一群光棍兒去西天一群大光棍兒處取光棍兒經,再傳到大唐,吸引更多的光棍兒來皈依,這是禁慾的表現,如果看西遊記走火入魔了,往往不利於身心健康,況且古代男子大都征戰沙場,都去當和尚了,一方面不納稅,另一方面不殺生,不利於統治者管理。

所以男人不看西遊記。

女不看紅樓夢:

紅樓夢嘛,就是男權為主的小說,女人只是愛情的犧牲品,她們想愛而不敢愛,受封建禮教的束縛,一個個不是鬱鬱而終就是寡歡而死。女人多看紅樓,容易對愛情絕望,對男人失去希望,不利於社會的和諧。


無籃不歡


一語概括:

老不看三國---容易奸詐

少不看水滸---容易打架

男不看西遊---容易不聽話

女不看紅樓---容易不好嫁


《三國演義》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溫酒斬華、對峙官渡、五關六將、大戰長坂、赤壁相持、單刀赴會、連營七百、七縱蠻王、火燒上方、姜鄧鬥陣,三國人物善於用計使詐,處心積慮,勾心鬥角,三十六計上下翻飛,作為應“知天命”的老年人,還是該安度晚間才好,不適合整天想著算計別人,與身心無益。

《水滸傳》,可厲害的狠,一言不合就殺人,分分鐘你就被KO啦,菜園子張青夫婦用人肉做包子,武松也差點著了他們的道,命喪黃泉。山大王燕順經常吃人心,宋江差點死在他手裡。那李逵截法場,斧子見人就輪,枉殺了多少百姓,電視劇版的多少給這些梁山匪盜美化一些,可原著水滸傳就赤裸的多了,所以,年輕人意氣用事,還是不看為妙。

《西遊記》,如果說《水滸傳》裡的人類是妖怪,那麼《西遊記》裡的妖怪就是人類,一群神魔鬼怪,上天入地,陰曹地府,容易讓人胡思亂想,而年輕人需要腳踏實地,根本務實,不是有新聞說,有很多年輕人看了《新白娘子傳奇》為了昇仙而自殺的慘劇嘛,魔幻作品勿當真呀!

《紅樓夢》中,有關性愛的描寫,不下20多回,性愛描寫非常直白:

寫賈寶玉遺精後,“……遂強拉襲人同領警幻所訓之事,襲人……只得和寶玉溫存了一番”(第六回)。

寫秦鍾與小尼姑智能兒偷情,用了“將智能兒抱到炕上。那智能兒百般的扎掙不起來,又不好嚷,不知怎麼樣就把中衣兒解下來了。這裡剛才入港……”(第十五回)。

少女看多了,難免懷春^_^!

總之,看什麼書,都應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方為上策,


海上沐風春


這話有道理。

“老不看三國”,說的是老年人閱歷多,《三國》裡面都是政治軍事外交謀略,權謀機變,操心不利於養靜,老謀深算不利於修身養性,看了對老人不好。

“少不看水滸”,說的是青少年血氣方剛,去學《水滸》的英雄們打打殺殺那一套,容易惹事生非,對青少年的成長不利。

孔子認為,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少不看《水滸》”正對應聖人說的第二戒。



“男不讀西遊”,是說男人應該積極進取,入世做一番事業,而不去學《西遊記》唐僧等師徒四大皆空,出家為僧,不問紅塵。

“出家”會於家於國無望,對家你不傳宗接代,沿續血脈,是為不孝;對國你不效力朝廷,造福百姓,是為不忠。


“女不讀紅樓”,是說女子本屬陰,柔弱之軀,容易哭泣,容易悲觀。而《紅樓夢》是一部女性的悲劇之歌,“千紅一哭”,“萬豔同悲”,讀了會對愛情失望,對人生消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