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秦腔名家蕭若蘭老師(三)

人間失瑤草 天堂放異香

——寫在蕭若蘭老師八十誕辰之際

(三)

平心而論,蕭若蘭老師的嗓音條件不好,音域不夠寬,音色不夠亮,且鼻音過重,當下以這樣的嗓音條件去考藝校,十有八九會名落孫山。但是,蕭老師就用這條“不及格”的嗓子唱成了秦腔一代大家,使自己的唱腔作品深得秦腔觀眾的喜愛並廣為傳唱,劣嗓而享盛譽,實在是藝壇一個奇蹟。

關於戲曲旦角唱腔的弊端,1939年出版的《立言畫刊》早有定評:(大多)“宜於高,不宜於低,唱高了有音而無字,唱低了有字而無音,只聽得一片嘀咕嘀咕而已。”因而,當我們滿懷期望走進劇場去欣賞那些天生佳喉者的演出時,絕大多數時候會失望而歸。整場戲只聽唱腔在高音區迴盪,低音處常常因無氣可託而虛無,更無動情的美感,給人的整體感覺是“強直有如筒然,毫無迴環柔媚之音。”蕭老師恰無高音可飈,只在低迴處著力,總體以柔靡取勝,頓挫、抑揚有方,運用自如,絕少嘶喑之弊,因而獨步秦壇。她所創立的秦腔“蕭派”藝術不僅得到本省以及西北觀眾的稱讚,外地觀眾也都表達過對“蕭派”藝術的喜愛。據李愛琴老師回憶,1988年國家首次評定藝術職稱,標準是什麼?令執行者茫然,於是文化部給出了秦腔一級演員的推薦標準:就像蕭若蘭那樣!

緬懷秦腔名家蕭若蘭老師(三)

《紅梅嶺》(右一:蕭若蘭飾冷翠)


竊以為,蕭老師的藝術人生也有幾多遺憾!比如正值盛年遭遇“浩劫”,與許多演員一樣,失去了再攀藝術高峰的大好時機。但是,蕭老師與他人還有不同之處,那就是她的嗓音決定了她不太適合扮演“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文化大革命”的“洪流”滌盪下,嬌柔嫵媚的佳人哪裡還有容身之處?豪情壯志哪容柔靡之音存在?所以,從全國範圍來看,與她同齡或略小於她的許多旦角演員仍然有機會借普及“樣板戲”的“東風”在舞臺上擔綱主角,一展身手,而她從幹校“改造”歸來卻只能在老旦行中客串一下露露臉。《沙家浜》的沙奶奶還算是比較重要的角色,可惜連一張劇照都沒有留下,可見當時受重視的程度;《紅色娘子軍》的阿婆純屬大龍套,倒是有劇照傳世,可是戲都被遺忘,誰還能記起那個不起眼的阿婆呢?她的代表作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加工提高漸成經典的,沒有一部戲是為她量身定做的!這與現在許多戲曲院團高價買劇本、聘導演來打造劇目明顯有別。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那絕對經典的兩部秦腔電影留下了她的倩影;那十三省的巡迴演出留下了她的足跡;那名家雲集的第一屆全省會演,她雖然年僅22歲,卻藝驚四座,榮獲一等獎實至名歸。還有那改革開放之初的《於無聲處》,她雖然只扮演一個小配角,可是,至今戲的內容早已被人遺忘,那段唱卻因演唱者的功力而從劇中眾多的唱段中脫穎而出,成為新時期新創唱段的典範之作;還有在七十年代末的傳統戲熱潮中,她主演的《奪錦樓》創下連演二百多場的記錄;某次下鄉演出48場,她主演劇目達40場之多還不能滿足觀眾對她的舞臺表演的渴求……她的藝術不僅得到評論界以及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也贏得了單位同事的刮目相看。一位易俗社的家屬就曾說過:在她與易俗社子弟戀愛時,初次登門,未來的公公就這樣說道:娃呀,你來得巧,今黑有蕭若蘭的戲,快吃飯,晚上進劇場去看。從這看似平常的話語中可以看出——能以蕭若蘭的演出招待未過門的媳婦,對於易俗社的這位職工來說是一件體面的、拿得出手的甚至是值得驕傲的事。

緬懷秦腔名家蕭若蘭老師(三)

蕭若蘭(左)、寧秀雲(右)與電影表演藝術家張瑞芳合影


緬懷秦腔名家蕭若蘭老師(三)

與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合影


1996年2月27日,那顆為秦腔跳動了幾十年的心臟停止了!熱愛她的戲迷們從藍田、長安、渭南、寶雞等地趕來為自己心愛的藝術家送行,“無戲不精,神品妙品逸品;是迷皆痛,憶君惜君悼君”,這副輓聯道出了全體戲迷的心聲。從此,秦腔舞臺上再也見不到蕭老師那精準的表演和美妙的唱腔了!可是,正像記者延鴻飛在其撰寫的長文《蕭若蘭辭世前後》中所作的結束語說的那樣:人民的藝術家必將在人民中間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