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爱用什么方法学习、读书?

见习团子


曾经很多年的学习习惯都是看书,记重点,大量阅读的方式。这两年慢慢喜欢上了由点逐面的学习,也是通过了解市面上一些学习方法的书籍例如好好学习,学习之道等所得出的一点点心得,把某一个知识点贯穿到自己的整个生活和工作当中再从中得出一些自己特有的想法和结论并用于之后的解决问题当中,让知识真正的动起来而不是盲目大量的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现在可供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一定要学会找寻自己需要的,想要的,以及必要的知识内容。例如在我的工作当中很重要的一块是儿童心理学,这个虽然之前有学习过很多的理论性知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没办法很灵活的对上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状况。这个时候我会对平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专门查询相关的知识和材料,询问专家或前辈,慢慢进行分析再进一步在生活和工作中实践,发现在这方面会越来越从容和得心应手。


小屁孩学英语


我是生涯规划师桃子,曾经是个上学不爱学习的“学渣”,但步入职场后开始爱上学习的终身学习者。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很多人分不清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和读书,只是一味的看到别人在学那我也要学。在职场中,我认为学习和读书最重要的一点是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

我以前用过很多种学习方法,比如说记康奈尔笔记,关于读书的方法也是各种各样,但发现学了之后还是什么都不懂,没过多久就忘的差不多了

直到后来我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尤其是适用于职场人,提升你的结果思维。

1.不盲目学习,带着问题去思考

前面我们说了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带着你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列出一个问题清单,比如工作方面遇到哪些困难?个人成长方面想要提升什么?

列完清单后,把他们结构化分类,带着问题去学习相关的内容和书籍。例如读一本书之前,先问自己一下:读完这本书后我希望解决的三个问题是什么?然后从书里去寻找答案。

2.学习金字塔,学会主动学习(如图1)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人的学习和阅读都是停留在听讲、阅读、视听上,单纯的输入性阅读,这样就会导致内容的留存率非常低。而我们以前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大都是这种的填鸭式学习,所以我们觉得自己总是记不住学习的内容,其实和我们的记忆力无关,而是你用错了学习方法

再看这张图的最下面,主动学习的类型有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属于输入变为输出性学习,这类型的学习内容留存率非常高。

彼得·德鲁克说过一句话:“教导别人能帮助我们快速学习。”为什么呢?

如果只是去听讲并不是实际运用的话,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结果,那也不清楚到底真的学懂了没。那我们如果想把自己学的东西教给他人时,为了能教懂别人,自己就必须懂,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话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真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所谓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原理。

经常看到学霸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侃侃而谈,那是他在死记硬背吗?不是的,其实就是通过行动、实践、分享融会贯通。就像我们对熟悉的某样东西肯定记忆深刻,那是我们频繁的在用它。所以知识也是一样。

3.精要主义,运用二八原则

除此之外还有个问题,那就是要学习的内容,阅读的内容这么多,难道全都要实践一遍吗?

真正的做法是【二八原则】,也就是说某个书里20%的重点内容能熟练掌握就可以了,如果全书都是重点,那相当于没有重点。

以上三点是我在用过很多方法后觉得最适合我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市面上有很多种好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欢迎大家可以和我交流你的看法。



桃子橙长说


你们爱用什么方法学习、读书?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学习?

介绍两个学习方法:

一、GTD高效时间管理法则来管理并执行自己学习方法。

第一步———收集

收集起来所有大大小小的学习目标。

第二步———问自己五个问题

1.我可以自己完成这个学习目标吗?需要借助哪些外力?

如果不能靠自己完成,我需要查找哪些参考资料来支撑我的学习目标?

如果能靠自己完成,那么继续往下看第二个问题。

2.这个学习目标可以一步完成吗?

如果不能一步完成,那么需要给这个学习目标准备一个单独的分区:学习项目分区。

如果能一步完成,那么继续进入下一个问题。

3.这个学习目标可以立刻去做吗?

如果可以立刻去做,那就立刻去做。

如果不能,那么进入下一个问题。

4.这个学习目标非要我做吗?

你可能会反问,什么?学习还可以不用我自己做吗?

如果你是带领团队一起学习,那么难免会遇到不得不学习的知识,可能需要很多学习资料,如音频教程,视频教程,文档类教程,书籍类教程等等参考。那么这些东西并不一定非要你自己完成,可以和小伙伴们分工合作,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把这些不需要你自己独立完成的放在等待执行分区中。

5.这个学习目标有deadline吗?

制定一个deadline,放入日历提醒中,然后自己规划时间,制定计划,完成学习计划。

如果没有deadline,那么就把它加入到执行分区中。

第三步———执行和回顾

我们需要边执行边回顾我们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

在执行过程中我们有可能发现制定的学习计划中有漏洞或遗漏,但是当时没有想到,又或者是无法按照计划时间完成制定的学习项目分区。

所以这个边执行边回顾的步骤就是动态调整自己的计划。

总结一下:

参考资料清单——整理需要的学习资料。

学习项目分区——知道需要哪些学习资料并可拆解的学习内容。

等待执行分区——可能需要他人协助完成的学习内容。

执行分区——可以立即做,没有deadline但必须完成的学习内容。

日历提醒——必须完成且有deadline的学习内容。

二、著名的费曼学习法

具体分为四步:

1.明确目标

你想学习什么知识,并找出学习资料。

2.以教促学

学习知识后,整理学习笔记,写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3.化整为零

将目标内容拆分为一个个基础知识点。可以做一个思维导图。

4.总结提炼

总结关键内容,提炼核心内容。

然后讲给一个外行人听,能让他听懂,如果有自己也讲不明白的地方,那再回头自己研究或是请教专业人士,直至弄明白为止。如此循环这四个步骤。



接下来回答第二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读书?

专业书必须精读,传记,历史,诗歌等可以泛读。

1.刚开始读书时候养成精读慢读的习惯,形成自己的读书方法。

2.一段时间内最好阅读一个主题,或是有交叉可以相互支撑,能够促进更加深入理解书的内容。

3.带着问题读书,读书后也要总结归纳。

4.要精读,也不要怕泛读。

每本书只要记住几个最核心,对自己有用的即可。不需要记住所有,这个也不太现实。

5.读书后,有机会就要实践。


飘摇的小草


你好,学习和读书方法不一样。

关于学习的方法:

一、我觉得“沉浸式”学习方法很不错,就是花一大段时间,只学习一块内容,比如物理中的电磁感应相关内容。这个方法的好处在于,相关的知识在短时间内可以相互碰撞,相互印证,帮助你梳理出重点、难点,逐渐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掌握的非常不牢固的知识,考试老是拿不到分的那部分内容,效果非常好。

二、非常流行的费曼技巧。简单来说,就是把你学过的内容讲给别人听,从而达到加深印象、重新梳理、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这种方法的命门在于,只有真正理解透了,才能把知识讲明白。其实讲给别人听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给身边的人讲解题目、知识,把学过的东西清晰地写出来,或者形成一篇文章发表出来,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别人共同讨论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日常的学习过程,便于你检验是否学透了某一个知识点。

关于读书的方法:

一、手无笔墨不读书。如果在读书的过程中不记笔记的话,读书就是一种消遣的过程,没有什么意义。我的方法是,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把书中具有启发性的句子、优美的句子、结构新奇的句子等,记录在手机软件上(推荐印象笔记,可以与电脑版同步)。一般是一本书,一个文件,这样记录。平时读文章的时候,如果看到好的句子,直接复制粘贴到印象笔记里,一百条句子为一个文件。没事的时候翻出来读一读,看一看。当 写文章用到的时候,可以直接搜关键词找到句子的位置,效果非常好。

二、输出倒逼输入。书中的句子虽好,但没有结构和完整的思想,也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这时候,就要学着延伸书中的某个观点,深挖其中的内容,联系之前读过的书和文章,总结出自己的理论和观点,形成一篇结构、论据论点完整的文章。


放风筝的小黄人


费曼学习法。全世界公认的最牛的学习方法。

费曼是曼哈顿计划天才小组成员之一。知道这个小组搞么事吗?

二战扔到日本的原子弹,就是他们研发出来的。牛叉!

研究完原子弹,他于1951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教书去了。

费曼有一种特殊功能,他能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观点表述出来。这使得他成为一位硕果累累的教育家。

费曼也因此被称为“老师的老师”。

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现在,我们来看看重点。

对于爱学习的人来说,这篇文章,我最想的说却是「费曼技巧」,它号称终极学习诀窍,是所有爱学习者的必备套路。

「费曼技巧」包括四个核心步骤。

1、选择一个概念

选一个你想学习的概念。

2、讲授这个概念(费曼技巧的灵魂)

设想,你面对这个领域的菜鸟,甚至面对十岁的孩童,试图解释清楚这个概念,并让对方完全听懂。

这,一方面加深你的理解,另一方面,找到不明白的节点或卡点。

3、查漏补缺

当你无法解释的时候,重新回头找答案。

回到书上去,回去找同学、找老师、找已经懂的人,把这个概念重新研究一遍。

结果要求,你能够把这个概念重新流利地解释出来。

4、简化语言和尝试类比

继续升华。

假若是一个学术化或抽象化的词语,尝试用简洁词语来解释。要么,用别的东西来类比它。

最后一点,有人说可忽略掉。

我完全不赞同。因为,真正学会一个概念,必然要会用更简洁的语言,用类比的技巧来完美解释这个概念。

这就是闻名天下的「费曼技巧」。

现在,可以看出:

费曼技巧的核心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记录或讲述你要学习的概念。然后尽量转述去教别人。


听风者Yassent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3.温故而知新。

4.每天定好读书计划,雷打不动执行。

5.读书时可以选泛读,跳读,速读,选读,有时间可以精读并摘抄或写出读书笔记,自己的读后感等。

6.用思维导图整合所学的内容。

7.可以和其他读书爱好者开读书交流会,进行交流,效果也不错。


青青的七彩生活


因为要工作,所以白天是没有时间学习读书的。在时间的选择上我是选择晚上和早上。首先是通过书本学习,看到一些经典句子就会把它抄下来,早上起来会去读一读,背一背;其次就是通过网络,比如电脑或手机来学习,在这块占据的时间最多,所以对眼睛的伤害也是很大的,建议还是多读书本上的内容为好。学习最讲究的就是氛围,如果能够邀请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学习积极性会高很多,学习效率也飞速提升。


九月成功


我个人读书时手机开一个下雨声,或者夜晚流水声,或者虫鸣,定时间50分钟。然后手里拿支铅笔,开始读,一个小时大约能有100页,重要的就画出来。一本书一天基本就看完了。要是感觉很有收获,开始在细读一遍,边读边做笔记,摘抄。最好挂上自己的见解。

一般都是第二遍,第三遍,做摘抄笔记,第一遍速读了解大致是什么意思。如果有条件可以和朋友复述出来意思那就是真进去了


大海老师数学课堂


高中以前的知识是基础,工作以后就是遇到什么问题学习什么,学以致用才能将知识变成自己的。当然平时要善于观察事物,发现其内在成因规律和问题,养成一个遇到问题必须搞明白的习惯,死读书没有用。墨守成规是进步的一大障碍。再就是提高自己思想境界,人只有思想有高度才能知道学习什么对自己有意义。通过学习让自己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灵魂通透。


大荣的好


首选读书,现在是信息时代,手机上就可以学到自己想要看的文章,所以用手机的时间较多。还有好的地方就是,有的词汇不太理解它的多层含义,手机立马查看就可以解释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