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轉“危”為“機”的企業,都具備這一特點


能夠轉“危”為“機”的企業,都具備這一特點


真正具有使命感的企業,在危機來臨時,總是能夠臨危不懼,勇於擔當,轉“危”為“機”。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以下enjoy:


有滋有味說經營,有趣有料話管理。大家好,歡迎來到同心動力 趣知 微諮詢課堂,我是今天的主講嘉賓海英老師。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為什麼有使命感的企業,能夠轉“危”為“機”?

我最近的一個客戶,是一家地方商業銀行。去年,在同心動力的幫助下,他們建立了自己的企業文化和品牌體系。品牌名稱叫做“親金融”。在發生疫情的這個期間,他們淡定暖心的表現使我們充滿敬意。疫情期間,他們有條不紊的為客戶提供疫情指南,為防範新冠疫情重新設計廳堂管理規範,

董事長帶隊向湖北醫療隊愛心捐贈,並推出“親金融,與您攜手戰疫情”系列暖心貸,開通綠色金融通道,致敬最美白衣天使,助力中小企業度過難關等種種舉措......行動之迅速,策略之暖心,使人驚歎!


作為一家中小企業,他們可能沒有驚天動地的舉措,但在面臨危機時,卻從容的盡著自己的一份心力,用心實踐著“提供貼心金融服務,成就美好生活嚮往”的使命,為成為最具“親和力、幸福感,美譽度的百姓銀行”悉心努力著,他們點點滴滴的行動,真真切切的讓客戶感受到“親金融”的“親“和“暖”,感受到他們的善意和用心。


這是同心動力客戶中的一個縮影。同心動力在企業文化領域,已深耕20餘年,幫助500多家企業成功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信仰,扶植打造出了一批具有使命感的優秀企業。


中國建築集團,是同心動力的老客戶了。從2013年開始,我們參與到“拓展幸福空間”使命提煉,以及多家子公司的文化建設,我們親歷、見證了中建人以實際行動,詮釋的偉大責任擔當。


能夠轉“危”為“機”的企業,都具備這一特點


在今年新冠疫情蔓延之時,中建人臨危受命,要火速完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當集結號吹響時,30萬中建人在這個春節為祖國而戰,為人民而戰,不眠不休,上演了一場激動人心無縫對接的接力賽!結果眾所周知,火神山雷神山兩家應急醫院如期交付,為支援武漢疫情做出了重大貢獻。同心動力與這樣一群國家脊樑站在一起,與如此優秀的企業相伴同行,我們深感榮幸。


同心動力通過對這些優秀企業多年的研究與觀察發現,真正具有使命感的企業,在危機來臨時,總是能夠臨危不懼,勇於擔當,轉“危”為“機”。那麼,這背後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有使命感的企業,有堅定的方向和擔當,這是一種強大的定力


他們把自己所做的事業,看成是偉大的,是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實現夢想,讓社會更加美好的“正道,正業”。因此,在危機來臨時,他們內心有強大的定力,不迷茫,不焦慮,向著既定的方向,克服一切困難,創造一切條件,去實現既定的使命擔當,這種堅定的氣場,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可以幫助企業度過危機。


微軟公司,這個曾經互聯網時代的霸主,當邁入智能時代時,因為喪失了一系列創新機會,被內部政治和官僚主義困住,在當時幾乎陷入瀕臨破產的境地。第三代領導人薩提亞•納德拉,正是通過重建企業使命,讓微軟帝國重燃激情,奇蹟般的實現微軟重生,重回科技公司引領者的地位。


第二,有使命感的企業,有正確的思維能力,他們視危機為責任


有使命感的企業,他們會努力在經營中洞徹經營規律,不會做無知的假想,認為世界會永遠太平無事。他們深知:無常是常,變化是永恆,不確定性和危機是常態,並因此做好了時刻迎接不確定性的準備。


正如阿里巴巴的新價值觀第三條所說:“唯一不變的是變化”。環境變化了,危機發生了,就是在提醒企業,需要轉換新的方式,採用新的模式,使用新的技術,去解決新的問題,創造新的價值。對於有使命感的企業,危機即是一種責任。他們早已做好準備,在危機中承擔,在危機中成長,在危機中超越。中國建築是這樣做的,阿里巴巴、騰訊、華為這些有使命感的企業,也是這樣做的。


第三,具有使命感的企業,能夠打造一支突破困境的卓越團隊


我們在多年的企業文化深植中發現,一旦企業確立了恰當的使命、願景和核心價值觀,全體員工與企業使命建立了連接,通過核心價值觀的深入踐行,便能夠進化為高層有使命感,中層有責任感,基層有執行力的卓越組織。


全體員工目標清晰,行動迅速,心無雜念,簡單高效,只為更好的服務客戶,只為實現共同的願景藍圖,“一群有情有義的人,在一起做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阿里六脈神劍)”。這樣的企業,是幸福的,也是具有足夠的勇氣和創造力的。


為阿里打下江山的“阿里鐵軍”

和世界最頂級公司無畏拼殺的“華為戰狼”


這樣的團隊,無疑是使命感凝聚下的中國最優秀的團隊,他們“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危機之中,盡顯英雄本色。


第四,有使命感的企業,會贏得信任與尊重,迎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


使命感是一種強大的感召力,不僅對內能夠凝聚員工,共奔美好前程,對外也會贏得客戶和合作夥伴的信任和尊重,形成一個和諧互利,共生共贏的生態圈。有使命感的企業,在危機中更願意擔當,更會信守承諾,每一次危機,他們都和客戶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在共患難的時刻,讓彼此連接的更加緊密。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是阿里巴巴的使命,在此次疫情期間,阿里巴巴共推出了六大方面,20項幫扶減免措施,與平臺上的中小企業共渡難關。“富行其德者”,必將贏得更多的信任與尊重,阿里巴巴在此次抗疫中,也將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古語有云:“禍兮,福之所倚”。凡事都具有辯證的兩面性,危中藏機,動中藏福,關鍵是看企業的內功修為如何,能否實現成功轉化。


綜上所述,有使命感的企業,面對危機時,他們心有定力,洞徹規律,內有能力,外有合力,自然能夠化險為夷。所以,企業無論大小,都要清晰自己的使命,成為有使命感的企業,唯有此,才能在在順境時不浮躁,在逆境中有飛躍。


作者:張海英--同心動力諮詢經理,金牌文化品牌諮詢師

來源:同心動力管理V視角(ID: topdut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