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人常说,包饺子的时候,不能查个数?

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


这是一种习俗文化的碰撞,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

对于年轻一代,这些习俗,有或没有,不存在概念上的意义,他们关心的是,饺子需不需要自己包,包的是什么馅,味道好不好,吃完饺子要不要自己洗碗。

可以这么说,他们比谁都现实。

老年人则不一样,传承的习俗文化,有时像一种束缚,有时像一种寄托。

包饺子,如果剩余的馅料多,寓意钱多;如果面皮多,寓意面面俱到,顺顺当当。

煮饺子的时候,面皮和馅分离,不能说破了,要说笑口常开。

更有甚者,家中有直系长辈,去世时间在三年之内的,煮完饺子后,会给他们先盛一碗,再放上酱碟,一碗饺子汤,意思让他们吃完就走,不要去抚摸家里的小孩。

呵呵,这是哪门子的待客之道,吃完就让拍屁股走人。

人活在世上,除了物质,还需要精神。几代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除了传承,还需有传载。

如果把世间的人们比喻成水,习俗文化比喻成船,那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