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静坐有什么好处?

流浪沙丘


冥想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印度的吠陀经,公元前6世纪~5世纪的印度佛教和中国道教对冥想的形式有了新的发展。静坐冥想简单来讲,就是追求一个清静的心。东方的文化认为,静坐对人的健康和福祉,具有显著的好处。郭沫若在《王阳明礼赞》中说:“静坐于修养上是真有功效,我很赞成朋友们静坐。我们以静坐为手段,不以静坐为目的,是与进取主义不相违背的。

中国古人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对于静坐,中国古代就有不少记载。如: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一一白居易《在家出家》。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一一李白《庐山东林寺夜怀》。心如潭水静无风,一坐数千息。夜半忽惊奇事,看鲸波暾日。一一陆游《好事近.挥袖别人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道,是谓坐忘。一一庄子

从佛教的角度来说,静坐,中国文化称为打坐,在显宗教法之中叫做“禅坐”或者“禅定”,是禅宗必修的。静坐在密宗中叫做“五支坐法”,或“七支坐法”。

现代的冥想静坐早已脱离宗教的范畴,近年来西方包括日本等国对于静坐进行的科学理论研究,打坐冥想在中国已经几千年了,西方在这领域才开始急起直追。今天的西方文化也发现,静坐冥想可以减少发病率,改善心血管健康,减少疾病的症状,增加长寿等。



心中的莲花XZdlh


别的不说了,你可以试一下,躺下强制让自己什么都不想,结果你会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你反而开始想东想西,反而觉得脑子里更乱,心更静不下来。同样,你如果躺下去专心想一件印象比较深的事情时,你会非常专注,思绪反而集中了,心也静了。

你所谓的“点集中”,就是这一道理,之所以用观点法代替一件印象比较深的事情,是因为避免你带入感情色彩,绝对的集中才能发掘潜能!



牛氓先生


人的心灵归于平静,于静中与自然相结合,无贪,无恋,无念,放空自己,全身心的放松以至于昏昏欲睡,最好的境界莫过于此。


流了个隆冬飘飘云


冥想是一个将意识、感官撤回心灵内部的过程。一般人冥想只要求放松就可以了,做法有很多种,比如想象美好的环境,把精力集中在某个声音(可以是心灵上的),或者采取佛、道的念经。对于声音这个我特别提一点,最好是“奥母”(Aum)这个音节,因为它确实有着不平凡的力量。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意识总倾向于分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集中注意力了。这也是训练注意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只求将每一次发音都听清楚,一步步来,而不去想冥想时的状态。无为而无不为。这个过程很艰苦。要多练习。在这个练习过程中你会体悟很多道理。在之后,你的精神可以完全专注了,会感到对这个音节本身有浓厚的兴趣,这个音节吸引着你去冥想。你就会进入你心灵的世界,你可以控制你的心灵,而不是被你的心灵控制。你就会变得平和,智慧,并从内心中获得无限快乐,摆脱物质上的欲望


用户4555995289428


身心放空的感觉。


雯雯尔雅


就是一种身心的放空,类似催眠,可以试试冥想星球,有很多冥想放松模式。在心理学上这也是催眠放松疗法的一种,非常科学,一点都不迷信。


生活中跋涉的醒娜


修在外如气质!

养在内益五脏!


糊涂吧哥


静坐能够放松肌肉,忘记烦恼,缓解压力,减少或忘掉负面情绪。饭后静坐能使肝胆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冥想也有利于睡眠和增强记忆力和专注力。


Larstay


此乃修身养性也[祈祷],我时常去往有寺庙的地方,只为祈求心中一份宁静,我个人把心中的某种凡尘杂念抛开,就会感觉到天地无比的辽阔而心气畅通;若眼有尘埃,心存杂念,专算心计,内心便无比的狭隘,从而心气不顺。



a小念头2


可以静心想一些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