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抗疫“女战士”,织就防控疫情兜底网

秦淮区冶山道院社区有这么一群人,自疫情防控以来,一个口罩经常就是她们的全部装备;当大家足不出户时,她们却要挨家挨户以房找人,确认住户的信息……她们是一群女战士,处在社区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用自己的辛劳和坚守、奉献和汗水,织就了一张防控疫情的兜底网。


周慧:数据分析师


【铿锵玫瑰】抗疫“女战士”,织就防控疫情兜底网

社区副主任周慧,家中有一个9岁的女儿,爱人也是社区工作人员。为了抗击疫情,两口子二话不说,把小孩托付给老人,就奔上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周慧每天白天入户,晚上统计做报表,经常要加班到夜里九、十点。她家又远,到家洗漱完毕基本已经凌晨以后了,第二天白天还要继续忙碌。如此周而复返,她却毫无怨言。“宝宝,你要听奶奶的话,妈妈下班陪你读故事,妈妈要忙了,乖啊,等妈妈回家。”从早忙到晚的她也只能通过午间的间隙时间,通过手机视频,和远在家中的女儿匆匆聊上几句就挂断电话。家中老人虽然身体也不好,但一直毫无怨言地照顾孩子、打理家务,让子女在一线安心抵抗疫情,没有后顾之忧。


孟寅姗:防控发动机


【铿锵玫瑰】抗疫“女战士”,织就防控疫情兜底网

春节前一周,社区工作者孟寅姗申请了5天的年假,带着孩子前往云南旅游,可由于旅途的劳累和高原反应,她和孩子双双发烧病倒了,只好在云南的远房亲戚家住下。大年三十那天,收到社区抗击疫情的命令后,孟寅姗焦虑不安,她既想第一时间赶回南京与大家并肩作战,又怕在回程途中因发烧被直接送往隔离点,耽误工作。情急之下,她带着孩子去当地医院拍了胸片,排除了新冠的可能性,又让医生开了证明和几天的退烧药,便第一时间改签了高铁票,带着孩子坐了13个小时的火车一路赶回南京。她的母亲体弱,父亲中风,丈夫又常年不在家,疫情当前,母亲只说了句:“去吧,家里有我。”回宁第二天,她便来到社区报到,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这场战疫之中。


陈艳:社区“一本通”


【铿锵玫瑰】抗疫“女战士”,织就防控疫情兜底网

陈艳是一名有着十多年工作经验的老社工,对辖区的人和事,她就是“一本通”。抗击疫情期间,她一天都没有休息,一直在忙碌中度过。打电话随访、到社区入口执勤、在街道上巡逻、制定各卡点值班表……在她看来,现在正是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作为社工党员的她只有时刻准备着、多发声,才能让居民安心、社区稳定。


毛娟:初心使命所指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社区是阻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冶山道院社区的一员,毛娟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便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和家里人简单交代了一下,便立即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她体质较弱,但面对工作,她从不退缩。她的孩子今年读高三,进入高考前的冲刺阶段,她却每天早出晚归,无暇辅导孩子的学习,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疫情期间,她公公去世,但为了工作,她无暇顾及家庭,积极响应“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号召,全力以赴投入防“疫”战中。


甘丽:母爱驱使


【铿锵玫瑰】抗疫“女战士”,织就防控疫情兜底网

在参与一线的防控工作中,还有一个90后忙碌的身影,她就是冶山道院社区的社工甘丽。七个月前,她刚刚成为一名母亲,孩子尚在哺乳期。自从当了母亲,她觉得自己的责任更重了。从家里走到防疫一线,排查、守卡口、代购,什么活都干。她说:“只要每个人都坚持下去,疫情就一定能被战胜!”


姚丽娟:寒夜中坚守


【铿锵玫瑰】抗疫“女战士”,织就防控疫情兜底网

社工姚丽娟是江苏镇江姑娘,一听说要取消休假迎战防疫,她第一时间跟家人解释,连夜从镇江赶回南京。返回工作岗位后,她便立即开始投入到入户排查、防疫宣传、悬挂横幅、消毒杀菌等工作中。在排班值夜班时,作为年轻女社工的她首当其冲,不顾个人安危,硬是在夜晚的冷风中坚守8个小时, 第二天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武礼佳:除夕之夜敲响人家的门


【铿锵玫瑰】抗疫“女战士”,织就防控疫情兜底网

社工武礼佳袒露心扉:第一次在大年三十放下手中的碗筷、怀着忐忑的心情奔赴社区,第一次“全副武装”敲响居民的家门,第一次在寒风瑟瑟的夜晚站岗值班.......作为一名入职不到一年的社工,在这短短两个月,我经历了太多的人生“第一次”,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同事之间无微不至的关怀、居民们肯定的眼神都在我心中留下了温暖的光影。



【铿锵玫瑰】抗疫“女战士”,织就防控疫情兜底网

冶山道院社区里还有一名2020年1月刚入职的新社工——徐文。年三十晚上,她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便赶到社区,和同事们一起上门排查从武汉回宁人员。和她同批招录的新社工,有人辞职了,但她从未退缩过。为隔离人员购买生活物资、到医院开药、上门排查流动人口、守点……每一项工作,她都能认真完成。她说:“面对严峻的疫情,我们离开温馨安全的家,奔向一线,用汗水守护居民健康和安全,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