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來是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學系的一名教師。多年前,因為和夥伴們發起了社區花園營造計劃而逐漸“出名”。迄今為止,他和團隊已經在上海直接或間接參與營造了約700個社區花園。最近,他和團隊又發起了一個叫做Seeding的計劃,倡導無接觸分享種子或綠植,鄰里之間守望互助,傳遞愛與信任的力量。“這個計劃希望是不通過快遞、無接觸的方式在社區裡分享種子,進一步通過種植、打卡分享種植過程中的心得,來重新思考自然,思考生活,更重要的是,重建疫情中受損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劉悅來說,目前已經有300多人參與這個計劃。
50份蔬菜和種子迅速被領完
作為Seeding計劃的重要行動之一,上週,Seeding計劃發起團隊在位於五角場的創智農園擺放了50份產自創智農園和團隊第一個社區花園“中成智谷火車菜園”的有機蔬菜以及一些種子。有機蔬菜包括菜薹、芹菜、苦苣、大蒜、芥菜、捲心菜,種子有鳳仙花、紫蘇和絲瓜。每份蔬菜包含3種蔬菜和一個種子包。
蔬菜和種子被擺放在創智農園小籃屋外的貨櫃上,無人值守,走過路過的,都可以免費領取一份。
很快,就有在附近上班的白領、居住附近的居民以及路過的人們,前來領取蔬菜和種子包。對於“搞不清楚狀況”的人們,創智農園的志願者會講解怎麼回事。
志願者們還記錄了蔬菜和種子被領取的過程,有的負責文字和攝影,有的專門製作了視頻。
過了兩天,因為需求有點小旺,志願者們又幫忙補了點貨,也逐漸被領完。
已有300多人加入Seeding計劃
除了可以去創智農園免費領取種子,Seeding計劃更鼓勵人們將家中多餘的種子在鄰里之間分享,建立社區種子驛站或接力站,從小家到大家,從私密到公共空間,讓大家和公共空間豐滿起來。劉悅來說,目前已經有300多人參與Seeding計劃,其中參與網絡打卡的有200多人。
劉錕山是Seeding 計劃的參與者和積極行動者。她在所住樓棟的一樓建立了一個“種子停車場”(鄰里互助角)。在第9天的打開中,她寫道:201的一位鄰居姐姐把自己的黃豆種子加入了種子停車場,601的樓組長送來一份暖心禮包,還一起視察了種子停車場,下樓的過程中認識了402和301的鄰居,樓組長已經和居委會交流了對種子停車場的看法,想把這種行動發展為社區模版,居委會表示支持和鼓勵。這讓我繼續推進計劃的底氣更足了,於是把三樓樓道無人問津的“愛心幫幫椅”清洗了一遍,等到一樓的種子停車場滿員的時候,這裡就是另一處種子停車場啦。
餘和芯是另一位積極行動者。她把家中的一粒粒種子裝入一個個信封,然後放入紙板箱,拿到了小區出入口,因為想著那裡看到的人會更多,也能將種子分享給更多的人。在拿著種子走出家門之前,她有些擔心:這樣擺在小區出入口是不是會被社區工作人員拒絕。可是,在她向社區工作人員表明來意之後,所有的人都非常支持,還給她的種子驛站找了一個絕佳的位置,不久,就有一個小朋友和媽媽前來,得知她的想法後愉快地加入了這個種子傳遞計劃。“今天陽光明媚,在從臨時搭建的小區檢查站走回家時,一種奇異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我開始明白,只要給出一點友善的信號,就一定會收到友好的回應。”餘和芯在打卡日記中寫道。
因為加入了這個計劃,有人家中廢棄多日的露臺被重新利用了起來,種上了花草;還有人不在上海,也和上海的朋友一起,共同播種“希望”。而在Seeding計劃行動者社群裡,大家不定期展開研討,迸發更多的思維火花和行動。
已在上海建立約700個社區花園
在發起Seeding計劃之前,劉悅來更“出名”的項目是他和夥伴們一起發起的社區花園營造項目。從2014年位於寶山和楊浦交界處鐵軌旁的“中成智谷火車菜園”開始,迄今為止,他和團隊直接參與設計營造的社區花園已經有88個,通過他們團隊培訓賦能或市民自主學習,由社區設計、營造、維護的社區花園數量已經超過了600個。
這些社區花園利用社區裡的閒置土地或原有花園綠地改造,在改造的過程中,邀請居民參與,改造以後成為社區居民養花種草的勞作之地,成為孩子和爸媽的親子樂園,更成為鄰里之間交流溝通的“精神花園”。
劉悅來和團隊的目標是:在上海建立2040個社區花園。
閱讀更多 周到客戶端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