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大年初一到初五的習俗,很多人都忘了,快記下來吧

春節大年初一到初五的習俗,很多人都忘了,快記下來吧

民間節日春節、除夕、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十五相關風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中國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不同的習俗和注意事項。快看看吧,因為馬上就能用得著了!

正月初一:

春节大年初一到初五的习俗,很多人都忘了,快记下来吧

初一

正月初一拜年, “年”的正式稱謂在周朝,正式將“年”字定為歲首在漢朝。正月的頭一天俗稱“三元” ,又稱“三朝”、“元朔” 。

又有“上日”、“三朔”、“三始” 等別稱。初一早上開門大吉, 先放“開門炮仗”,爆竹之後, 碎紅滿地, 稱為“滿堂紅”。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傢俱,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正月初二:

春节大年初一到初五的习俗,很多人都忘了,快记下来吧

初二

大年初二最大的是就是回孃家,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孃家拜年,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孃家的小孩,並且在孃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正月初三:

春节大年初一到初五的习俗,很多人都忘了,快记下来吧

初三

正月初三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初三為凶日,不宜外出。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中國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衝犯赤狗,帶來貧窮,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正月初四:

春节大年初一到初五的习俗,很多人都忘了,快记下来吧

初四

大年初四,農曆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是中國民間迎神的日子。在老皇曆中佔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清掃室內,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這也是中國民俗中說的“扔窮”。

正月初五:

春节大年初一到初五的习俗,很多人都忘了,快记下来吧

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中國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正月初五慣要吃“水餃”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此,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不宜出門,但也要吃餃子放鞭炮。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根據不同地區的風俗不同很多習慣都變掉了。喜新厭舊,尋求吉利,皆是人們之所愛,可是這煙花一放,就要難為在此時熟睡中年人和老人或兒童了,還有每年此時也因此要排放太多的有害健康的氣體。在南方有些地方每逢這天,只燒香敬茶,不放煙花。不過時過境遷,習俗也變了

春节大年初一到初五的习俗,很多人都忘了,快记下来吧

這就是初一到初五的習俗哦~當然有些地方的習俗不一樣小編會遺漏哦,遺漏的大家可以在評論裡寫出自家的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