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美好生活”的六維視角

馬克思的哲學就是關注現實人的生存境遇和發展命運的哲學,用大眾化的語言,就是關注現實人的美好生活。“美好生活”的內涵,可以從六個維度來理解和把握。

從唯物史觀維度理解“美好生活”

我們要從哲學維度來理解和把握“美好生活”。通過研究人的物質生產勞動,馬克思發現物質生產勞動的兩個根本方面,一個是在生產過程中人與自然發生關係,這涉及生產力;另一個是在生產過程中人和人發生關係,這涉及生產關係。由此,馬克思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從而創造了唯物史觀。

唯物史觀與人的活動中的兩個根本原點有關係:一是需求,二是供給。滿足人的肉體組織需要即“生活”,就是需求;從事物質“生產”勞動以獲取物質生活資料進而滿足人的需求,就是供給。社會主要矛盾表達的就是人的活動的兩個最根本的原點,即需求和供給。關於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的矛盾,前者是需求,後者是供給;關於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前者是需求,後者是供給。“美好生活”是一個關係概念,進一步說就是人的需求狀況和社會供給狀況及其二者之間關係的概念。所以,應從唯物史觀維度來理解人民的“美好生活”,它是理解人民“美好生活”的哲學基礎,這有助於我們從本源意義來理解人民的“美好生活”。

從治國理政維度理解“美好生活”

如果說第一個維度側重的是哲學基礎,那麼,第二個維度就側重於政治,即從政治維度來理解和把握“美好生活”。

社會主要矛盾在我們黨治國理政實踐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社會主要矛盾是判斷我國基本國情的主要依據之一,是判斷我國社會發展整體狀況的主要依據之一,是制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主要依據之一,尤其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遵循。

治國理政首先要抓工作重點。工作重點從哪裡尋找?到治國理政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當中去尋找。根本問題到哪裡尋找?到一個社會一定歷史發展階段所要解決的社會主要矛盾當中來尋找。比如說,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是當下社會主要矛盾。這個社會主要矛盾就蘊含著治國理政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即通過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解決這個根本問題,就成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工作重點。把社會主要矛盾與我們黨治國理政結合起來,從治國理政高度來理解和把握人民的“美好生活”也很重要,這是政治維度。

從歷史維度理解“美好生活”

這就是從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歷史維度,來理解和把握人民的“美好生活”。

中華民族在實現“站起來”的歷程進程中遇到的社會主要矛盾是什麼?主要是實現人民解放與“三座大山”壓迫之間的矛盾。中華民族在實現“富起來”的歷史進程中面臨的社會主要矛盾是什麼?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黨的十九大以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站在了實現“強起來”的新的歷史起點上,正迎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實現“強起來”的歷史進程中,我國所要解決的社會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因此,我們要從歷史維度來理解和把握“美好生活”。

從物化生存理解“美好生活”

這是從人的生存和發展方式來理解和把握人民的“美好生活”。馬克思關於人的生存和發展的所謂“三形態”理論依然具有生命力和解釋力。簡要來說,這一理論認為基於社會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發展,人的存在和發展方式具有三種基本形態,即“人的依賴”“物的依賴”和“自由個性”。

總體來講,當今中國依然處在“物的依賴”階段。在這一階段,人的生存和發展方式或形態,總體上可概括為“物化生存”。這集中表現或體現為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人的關係、人的個性都被物化了,都要通過“物”來證明、確證和體現。如果人處在“物化生存”狀態,人被物化了,就容易出現“精神懈怠”。今天,我們的美好生活受到一些制約,其中一個重要根源,就與物化生存有關。只有超越物化生存,我們才可能實現美好生活。

從“頂天立地”理解“美好生活”

這是針對我國學術界研究人民美好生活問題的狀況而提出來的一個問題,可以看作從學術研究維度和實踐維度來理解和把握人民的“美好生活”。

我們可以從“頂天”層面來理解“美好生活”,這就是從純粹學術、學理的“形而上”層面理解美好生活,不涉及具體實證,純粹從概念、範疇、邏輯、範式來研究。這一角度很重要,因為不僅人的“美好生活”是人類最高的追求,而且研究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抽象力,沒有抽象力,就沒有理論高度,就很難有思想。

我們也不要輕視從“具體實證”層面來理解和把握人民的“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不僅是“頂天”的,是人類最高的追求,更是“立地”的。從感性實踐角度來說,“具體實證”這一層面更為重要,它直接涉及人民對生活的感受、感覺和直觀,涉及人民“美好生活”的真正實現。從“立地”層面理解和把握美好生活,“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這幾句可謂“金句”,有很高的“含金量”。有些人認為這是老生常談,竊以為,這是能否真正或徹底解決好人民“美好生活”的關鍵。如果我們沒有真正解決好這些民生問題,哪來的“美好生活”?如果把這些民生問題真正解決好了,人民的幸福感就可以大大提升。如果這些問題沒有解決好,就會影響到廣大民眾的生活感受和生存境遇。

從補齊短板理解“美好生活”

當一個社會處在“欠發展”的歷史方位時,相對會注重發揮比較優勢。1978年以後那一段歷史時期,我國處在一個欠發展的歷史方位,當時的發展方略就是強調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發展起來、先富起來。

當我國發展起來以後,也進入了從大國成為強國的新的歷史方位,發展方略就會相對注重補齊發展短板。短板補不上,實現“美好生活”就會遇到“天花板”。這意味著,今天我們談人民的“美好生活”,也要站在基層普通民眾的立場上,即從普通民眾的角度和方面來看。一個社會的發展程度和水平尤其要看這個社會所謂“窮人”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只有解決了基層普通民眾的上述“民生”問題,才能真正使廣大人民群眾走上“美好生活”之路。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專家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