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砖瓦残片中“邂逅”京师仓

渭南日报 记者吕佳实习生程宇婷文/图

“瞧,千万别小看脚下这些瓦片,它们可是从2000多年前‘穿越’而来哟!”

7月1日,在华阴京师仓遗址,华阴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局)文物股股长徐浩告诉记者,地面上散落的这些碎片大多是汉代及更早时期的历史遗存,它们当中有红陶、绳纹板瓦及瓦当和地砖残片,质地多样,种类繁多。通过部分残片仍可依稀辨别出器物类型。这里不仅储粮、运粮,还是官兵驻守和居民生活区域,这一片片残缺的瓦片将京师仓曾经的繁荣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砖瓦残片中“邂逅”京师仓

遗址出土的“与华相宜”瓦当

京师仓,又名“华仓”,位于华阴市岳庙办段家城村北,双泉村南边的二级台塬上。据记载,西汉武帝时,首都长安人口骤增,所产的粮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不得不考虑从关东水路调运一批粮食供养首都长安。京师仓,就是汉武帝时期建造的为京师长安储存和转运粮食的大型粮仓,关东供给京师的粮食,都必先集储于此,然后运往长安。

据考古发掘资料记载,京师仓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地处渭河、洛河流入黄河的三河口,南依华山,北临关西大道,山河表里,地势险要,一面依山,三面为崖,是古代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和最完整的国家粮库遗址。

在砖瓦残片中“邂逅”京师仓

遗址现状

仓城内原有储存粮食的粮仓,房屋周围有渗井、蓄水池、用于生活的窖穴、水井、烧制砖瓦的窑等。遗址内共有6座粮仓遗址,均分布于仓城内北部偏西,比较集中。其中以一号仓遗址为代表,分三室,其余均为两室。房屋共分东西向和南北向2组,面积818平方米。另外有陶窖3座、窖穴5座、水井2座等。

在砖瓦残片中“邂逅”京师仓

群众耕作清理出的部分陶片

仓城城墙沿崖的走向围筑,大致呈长方形,经实测,东西长1120米,南北宽700米,面积为78.4万平方米(据最新考古调査结果,其面积远大于此)。在调查和发掘京师仓遗址时,发现地层堆积大致可分为三层,最下层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文化层,第二层是战国时期文化层,最上层是汉代文化层。在仓城内采集过多件印有“宁秦”戳印的砖,证明京师仓的前身为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设立的宁秦县故址。根据考古发掘情况和出土遗物分析,仓城系汉武帝时期在原宁秦县城遗址的基础上改建而成。仓城废弃的下限大致在东汉初年,关于废弃时间和原因,从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并非毁于西汉末年战争,而可能是因为漕渠淤沙过多难以使用、东汉都城东迁洛阳等原因而被废弃。

京师仓的位置选择有何讲究?《汉书·沟洫志》曾有记载,汉武帝令水工“率数万人……三岁而通”。漕渠成后,流经今临潼、渭南、华州区,直到潼关附近注入黄河,长达100多公里,比经渭河的航运时间有明显缩短,粮食的运输和供应状况迅速得到改善。运输的增大以及从关东黄河用大船上运至渭河口进入漕渠必须换船,这就需要适当的中转地点。选择条件自然要便于转运、储存和离渭河较近的地方,京师仓所处的位置成为首选之地。

在砖瓦残片中“邂逅”京师仓

遗址周围散落的汉代瓦片

历史长河已流淌了2000多个春秋,今天对京师仓的发掘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师仓位列其中。遗址中发现的带有“宁秦”戳记的砖和战国时期铸造兵器的陶范,建筑的结构、风格,为研究华阴历史地理的沿革提供了重要依据;京师仓建筑的结构、风格对后世的建筑有巨大影响,为我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物资料;京师仓遗址挖掘保存的文物有砖、瓦当、陶器、铁器、兵器、钱币等,是我国文物宝库中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和文化瑰宝,为研究秦汉时期的建筑史、经济史、漕渠航运史以及中国古代储粮技术的发展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历史资料。

在砖瓦残片中“邂逅”京师仓

华阴老腔

徐浩介绍说,尽管京师仓从建立到废弃时间较短,却对华阴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由于粮仓的建立,附近的群众多以磨面加工为业,京师仓所处在硙峪乡,硙同“碨”,意思是碨小米的碾子,这表明仓所在位置亦是一处加工粮食的场所,这个地方才有了硙峪的名称。由于有守仓士兵的操练,产生了华阴独特的民间艺术——素鼓。同时,受运船号子的影响,诞生了华阴独有的剧种——老腔。

采访返回的路上,走在遗址周围这些残碎的瓦片上,似乎一下子穿越了时光隧道,脑海中那幅繁华的画面停泊在记忆深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