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哪些好的太监?

事说历史


人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很难简单的用好或者坏来形容。尤其是掌握权利的人,在一些人眼中可能是好人,在另一些人眼中可能就是坏人。

虽然说起明朝的太监,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坏!但要知道,明朝太监的权利最终来自皇帝,充其量只是用于和朝臣抗衡的工具而已。排除少量反客为主的情况,绝大多数太监只是皇帝手中的好工具,或者百官眼中的鹰犬爪牙,对遥不可及的百姓来说是没有好坏的。

只能说,漫长的历史中,总有一些异类,依然保存着普通人最基本的良知,这类就如同题主谈到的陈矩。

陈矩

嘉靖26年,公元1547年,年仅九岁的陈矩入宫,被安排在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忠名下。其后高忠的言行对陈矩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嘉靖29年,俺答劫掠逼近京师时,高忠全副武装参与防守,为年幼的陈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陈矩的一言一行,无不从经世济民的角度考虑,一生秉持这“祖宗法度,圣贤道理”八个字。

万历十一年,陈矩奉旨外出办事,一路上廉洁奉公,不扰民不扰官,和以往作威作福,敲诈勒索的宦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而被人称为“佛”。

万历三十一年,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疑案——“妖书案”。当时已经担任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的陈矩,严词拒绝了首辅沈一贯想要借此陷害政敌的要求,并迅速平息事态,阻止了其向进步一党争发展的趋势。

万历三十三年,陈矩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达到宦官权利的巅峰,并在之后,多次匡扶宋神宗的错误。

万历三十五年,陈矩在内直房端坐去世。其死后,明神宗赐谕祭九坛,祠额题“清忠”,文武百官更是亲临吊唁。

可能是《大明王朝》中李芳的原形

李芳

李芳是隆庆时期内官监太监,朱载垕刚继位的时候,因为正直而受到信任。后来宦官滕祥、孟冲、陈洪等人得宠,经常做鳌山灯一类奇技淫巧的东西取悦隆庆,导致其长夜欢饮。李芳忠言进谏,以至隆庆恼怒,加上滕祥等人的陷害,最终被杖八十下刑部监禁待决。

后来在刑部尚书毛恺等人的直言进谏下,李芳才被宽宥,最终充南京净军,

怀恩

怀恩本姓戴,其族兄是兵部侍郎戴纶,在朱瞻基未继位前曾多次进谏,指责其玩物丧志,荒废学业,因此受到愤恨。朱瞻基继位后,以谏猎杵旨之罪将其逮捕,戴纶抗辩不挠被乱棍打死。

当时怀恩的父亲戴希文为太仆卿,受到株连籍没。因此其幼年入宫,被阉割为宦官,赐名怀恩。

后来怀恩在宫中做事恭谨,到成化年间被提拔为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其性格耿直廉洁,善于用各种前朝的典故进谏,在宦官中威望极高。并借此和掌管西厂的汪直、梁芳等人斗争,保护了如刘大夏等不少朝中正直之臣。

但也因此遭到忌恨,成化末年,梁芳等人与万贵妃勾结,谋废太子,怀恩为此力争,被明宪宗贬到凤阳孝陵司香。

明孝宗继位后,怀恩被召回,继续掌管司礼监,不久积劳成疾病逝。为表彰其功德,明孝宗特准为其建造显忠祠。

以上三人,是在《明史》中专门被提到的好太监,此外我所知的还有金英、兴安、王安、王承恩等人。


潘不安讲究史


这个问题问的好!在明朝太监的权利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而且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走了王振、来了汪直、这刚剐了刘瑾、魏忠贤又成了九千岁。你会说了,你说这都是坏太监那有好太监?确实如此明朝的太监大多都是坏蛋,你要说非要找一个好太监瘸子里挑将军那还真有一个!这个人叫王承恩!
王承恩生活在明末那段时间,是明朝崇祯皇帝手下的秉笔太监,一般做到这个位置的太监都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太监了。位及人臣、权倾朝野、大多数太监一旦到了这一步就变质了,想着自己苦心经营了这么久才有了如今的地位,可待过把瘾了玩命的折腾,君不见刘瑾、魏忠贤等。王承恩可不一样,王承恩虽然已经做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位高权重,但还是和之前一样,奉公守纪、谨小慎微、对崇祯皇帝忠心耿耿,从不滥用职权,忠心辅佐崇祯帝十七年,这十七年中从未做过擅权专政的事,不失为一代名宦。崇祯十七年北京城破,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王承恩也随崇祯帝殉葬而死,与刘瑾、魏忠贤相比,王承恩的殉葬光辉得多。在一个朝代即将覆亡、几十万人“解甲”的时候能够护佑君主,不畏强敌,这表现了强烈的忠贞性格。于是他的死充满了悲壮的意义。


二蛋哥读史


明朝的坏太监很多,好太监也不少。

最著名的要属马三宝,也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七下西洋的郑和。郑和如前所述,原名马三宝,居住在云南地区,回民,信仰伊斯兰教。

当时傅友德率军攻打云南,胜利之后,按照惯例,明政府俘虏了一批当地民众,女的充作宫女,而男的就被捉去当小宦官。而马三宝,就在其中。

后来马三宝追随朱棣,服侍在朱棣左右,曾立下过战功,后来朱棣赐姓为郑。而郑和重要的功绩,就是著名的七下西洋了。

与郑和这样青史留名的太监相比,张敏就显得默默无闻。张敏是成化年间的太监,服侍明宪宗朱见深。

在当时万贵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心存嫉妒的万贵妃,容不得其他妃子们有孩子。每当她得知,有哪一个妃子怀孕之时,她都会派人威胁打掉怀孕妃子的孩子。

某日万贵妃在得知,多年前曾威胁打掉纪宫女的孩子,竟然出生以后,万贵妃便派张敏前去杀掉孩子。

然而张敏并没有完成她的任务,心存善良的他,放过了纪宫女和她的孩子。与此同时,他还暗中资助养育这个孩子。

再到后来,张敏冒着生命危险,将此时告诉了明宪宗朱见深。随着秘密的被公之于众,张敏最终自杀而亡。

另外与张敏同一时期的怀恩,也是一位不错的太监。明宪宗在其执政的后期,多次有过想要废黜太子的想法。

一次明宪宗在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怀恩以后,怀恩便跪地求谏。言太子是天下之根本,轻易不能动摇。

怀恩最终为他心中的道义付出了代价,愤怒的明宪宗将其贬到南京。





历史二十五画生


郑和

无需赘言,首先当数郑和。

郑和,原名马和,十岁时因云南之战的关系,被明军俘虏阉割成宦官,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靖难之役时,郑和追随朱棣转战南北,战功赫赫,被赐姓为郑。朱棣即位升任其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宦官最高品为四品)。

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向海外诸国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实力,还推行和平外交,扩大了大明的属国版图,也首次打通亚非航路,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的壮举。

刘永诚

提起这位,大家可能都很陌生,但看过他的经历,你就会发现此人确实很厉害,太监中的翘楚。

刘永诚,也是追随永乐皇帝的宦官,曾经作为偏将,多次随扈成祖朱棣北征大漠。也是久历军阵,战功赫赫。

宣德、正统年间,刘永诚又领兵征讨兀良哈,后来监军镇守甘、凉,征战沙漠。

土木堡之变后,也先大军兵临北京城下,也是他跟随于谦一起负责京城防务,并击退瓦剌立下战功。景泰年间,开始执掌京师团营(于谦编练的京营禁军)。英宗复辟后,刘永诚带兵归顺英宗,受到英宗信重。

成化初年,刘永诚以御马监太监掌管禁军,这个御马监可不是管理御马的,是掌管一定禁军的,某些职责相当于外廷的兵部。

成化八年,刘永诚去世,宪宗下旨赐刘永诚祠堂匾额“褒功”,以褒奖刘永诚的战功。

怀恩

怀恩在史书的名声特别好,得到了士大夫们的一致赞扬,是宪宗亲自提拔重用了二十年的司礼监掌印太监。

“太监怀恩,自愤其被刑,笃志力学,每以唐张承业自待。宪庙知之,任之以政。”

“其为人公廉直谅,识义理,通典故,在宪宗朝左右承弼,动必以祖宗为准,直言正色,无所避忌,宪宗雅重之。”

作为权势最重的司礼监掌印,怀恩素有贤明,被视太监为洪水猛兽的清流们不吝赞美,有明一代实属罕见。

汪直

成化朝是个名臣辈出的朝代,同时有名的太监也不少,其中被史书大加批驳的权宦汪直,却是被文官们骂的体无完肤。笔者之所以将其列入好的太监之中,并非笔误,实在是经多方史料佐证,汪直所作所为值得称道。

汪直本是大藤峡瑶民,幼年作为明军的俘虏被送入宫中为宦官。因聪明伶俐被宪宗擢拔,年纪轻轻就为御马监太监,十多岁时,还是少年的汪直被宪宗任为西厂掌印。执掌西厂时办了几件大案,无不是大快人心、为民做主的案子,但因损害文官集团利益,被多方污蔑。后来汪直监军征剿叛乱的女真,大获全胜。只是对女真的战事因后世清朝的缘故,被故意删略。他还与名将王越击破过鞑靼老巢,数年镇守边关,打得达延汗望风而逃,战功赫赫。这样的一个太监着实没得黑。

除了上述几位太监,明代不错的太监还有嘉靖和隆庆朝的李芳、崇祯朝的太监王承恩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云谈青史


明朝有哪些好的太监?其实这个问题应该从不同方面看的。

普通人都很少有正常意义上的好人,何况太监这种身体长期有残缺的能够是真正的好人。

首先,明朝建国后,朱元璋特意在后宫立了一块碑文,上面写着后宫不得干政,这个后宫不只是对后宫的女人还有宦官,而且当时的太监是不识字的,所以早期在明太祖及成祖时太监并没有多少实权。到了宣宗朱瞻基在后宫设立了个小学堂,让外朝的臣子教授小太监读书,至以后明朝的太监开始识字,有的文化水平更是不低。后来宣宗更是将朱批的权利给了司礼监的大太监,从此以后明朝的太监有了干政的路径。

次之,明朝早期,前几代的帝王能力都是较强,可以完全掌控外朝臣子,可是到了英宗(九岁登基)年幼,国家的治理只能依靠外朝,但却不能完全放心,于是有了明朝第一个大太监王振出现,与外朝制衡。但英宗太信任王振了,导致后来的土木堡之变,使得明朝葬送了所有精锐。虽然如此,但明朝皇帝为了自己的统治权利,一直都有重用太监的情况出现。

最后,明朝的好太监,如果是站在明朝皇帝位子上,基本都是好太监,如果站在外朝臣子这方看,只有死的太监才是好太监。就拿王承恩来说,虽然陪着思宗吊死在煤山,但在活着时仍是很贪财的。不过太监有忠义之心且有能力为国家做事,在明朝还是很多的,如郑和。


言午野记


明朝有哪些好的太监

很高兴为你解答

众所周知,我们在电视剧或者电影里面看过很多的坏太监,宦官、阉党,太监专政,其中就有几个经常在大众眼中出现,魏忠贤、曹化淳、刘瑾、这些都是比较坏的大太监。

其实在历史中还有很多好的太监,只是我们看电视剧看习惯了,也就认为太监很多都是坏的,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对皇帝不离不弃的太监

王承恩

王承恩是曹化淳的亲信,在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时候陪伴在崇祯皇帝身边的仅有王承恩一个人,原本崇祯皇帝是要王承恩逃命去,但是王承恩不肯,当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老槐树上时,王承恩也随后吊死在边上的海棠树上,死后也要侍奉崇祯皇帝。

欢迎了解历史,历史就在我们身边,祝您天天开心



小司马的童话


知道几个,其中一个郑和,郑和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七次下西洋。郑和原名马三保,由于在靖难之战中为明成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被赐姓“郑”。这位深得明成祖喜欢的宦官在明成祖上任不久就被任命出使西洋。郑和七次下西洋是明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他不仅将大明朝威名名扬四海,更是为我们的航海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为我们播撒下了强而不霸,仁爱之邦的盛名,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再者冯宝是明朝不多好太监,这位明朝著名的宦官是当时首辅张居正的政治盟友,后又升职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当时他达到了人生权利的最高峰,这位识大体的太监联手张居正,改变明朝一贯文官和宦官斗争的政治局面,使得张居正政令的实行畅通无阻,成功的开创了当时新政的局面,给大明王朝带来了最富裕的十年。


仔仔的领悟


大部分太监都不坏,只是坏太监做大了被我们知道了。

成化年间太监张敏,在万贵妃的滔天权势下,硬是把朱佑樘给保护了下来。

还有跟着崇祯殉国的太监王成恩。

崇祯真假太子,太子的老师都不敢说是真的。但是陪在太子身边的太监就敢说是真的。


东江宴翁


明朝最出名最被世人熟悉的几个太监郑和 刘瑾 王振 魏忠贤 王承恩等 毁誉都参半吧 纵观历史皇帝掌权大多都伴随着宦官和文人两大集团的较量 但是最后都是文人胜利了而他们往往掌握了写史修史的。再者说宦官说句难听话就是皇帝养的一条🐶 所以有些事情也是替皇帝背锅 。除非那种想造反弄死皇帝想自己独掌大权的。


三十三宫阙叹歌吟


郑和,魏忠贤虽说专权,却因为他清军未能入关,比起只会空谈的东林党人要好上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