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分享丨運用這七種方法,輕鬆打造家庭式英語啟蒙環境

轉載自:Starkids星童英語啟蒙

說起家庭英語環境,很多寶爸寶媽會想到

讀繪本故事、聽英語童謠、看英文動畫片等,很難再想到其它的內容了。

如果你也是隻用以上三種方式進行家庭英語啟蒙,那麼這篇文章將使你腦洞大開

下面乾貨都是我不斷地試錯並親力親為一路走過來的,希望寶爸寶媽們也能學習並馬上操作。

以身作則(Demonstration)

有句話這樣說:“你無法給與孩子自己所沒有的東西。”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歡閱讀,從來不讀書,恐怕讓你的孩子喜歡閱讀,很難!

乾貨分享丨運用這七種方法,輕鬆打造家庭式英語啟蒙環境


寶爸寶媽們可以在晚飯後,或者一天某個固定的時間,自己拿起一本書來。跟寶寶說,“爸爸媽媽要看書啦!你要不要看書呀?”

有的家長朋友說,“我有時工作忙,離不開手機!怎麼辦?”

我的建議是:挑本厚皮書,挖開中間,把手機藏進去,在看書這十幾、二十分鐘時間裡,裝樣子也要裝的像!

興趣導向(Interests)

寶寶在小的時候都對動畫片、玩具感興趣。

我的建議是從寶寶的興趣著手

乾貨分享丨運用這七種方法,輕鬆打造家庭式英語啟蒙環境


比如家裡有千金的話,可以選擇《芭比系列》,《迪士尼公主系列》等類型的動畫片給孩子看,她們會很感興趣!也願意模仿裡面的人物學公主喜歡吃什麼,喜歡穿什麼?

男孩的話,一般對汽車,機器人,恐龍等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東西。

同時寶爸寶媽們可以挑選相應的書,和寶貝一起學習。

比如國家地理雜誌有一本專門講恐龍的書,可以挑給男孩兒看。你可以指給他看:“Look!Big dinosaurs, small dinosaurs, giant dinosaurs!”他會很喜歡!

情境化(Situation)

比如,每天早上叫寶貝起床的時候,可以說:“Good morning!”,晚上睡前,可以說:“Good night!”帶著寶貝出去玩,出門等公交車的時候,可以說:“This is a bus.”吃飯的時候,可以問:“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你喜歡喝點什麼?)等等。

藉助場景,反覆刺激,寶貝在生活中,就建立了句子和意思的聯繫,聽到一定程度,寶貝就會自己表達。

鼓勵(Encouragement)

寶寶們的年齡階段,認知特點,決定了他在這個年齡段,不可能很快地學會一句話。所以需要寶爸寶媽們不斷鼓勵寶寶,經常讚揚寶寶的進步!

乾貨分享丨運用這七種方法,輕鬆打造家庭式英語啟蒙環境


比如我家孩子(童童),開始聽Hello歌的時候,沒有什麼感覺。我就在每天洗腳的時候,拍著手,打著拍子,放著歌,一遍一遍唱。

到了有一天,童童突然說,“麻麻你別唱了,你唱錯了!聽我來唱!”於是開始自己拍手變唱歌,表情很陶醉的樣子!我心裡暗暗高興:妥了!

還有很多旋律動聽,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的兒歌,比如《Three little ducks》、《Lollipop》、《If you feel happy》等等,寶爸寶媽們可以和寶寶一起,邊做動作邊唱歌。

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肌肉反應比語言能力要強。配合上動作,記憶又快又牢,還樂在其中!

藉助工具(With the help of tools)

相信大家都有使用卡片帶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的經歷,我也不例外。

最初,我是從新華書店買了一套英語學習卡片,因為內容少,沒多久就學完了。於是,我開始自己製作卡片。

乾貨分享丨運用這七種方法,輕鬆打造家庭式英語啟蒙環境


我將童童能夠聽懂的英語單詞,即聽力詞彙,製作成卡片,通過反覆訓練,將他的聽力詞彙,轉化為認知詞彙。

這真的是一個不錯的方法,省錢又實用。父母有英語基礎的,可以在卡片上只寫英文即可,如果不是很好,可以在卡片正面寫英語,背面寫漢語,千萬不要把英語和漢語都寫在一面上,就變成漢語卡片了。

動作(Action)

動作意思是父母說英語,孩子做動作。其目的是幫助孩子積累聽說詞彙,培養聽說能力,而不是為了背單詞。

例如,我說:Touch your nose. 我家孩子(童童)就會用手摸自己的鼻子。當然,在此之前,父母需要先做示範,然後孩子再模仿父母的動作,最後再形成條件反射。

最好的方式,是在實際生活中使用,將學英語生活化

例如,當刷牙的時候,一邊刷一邊說,brush my teeth。洗臉的時候說 wash my face。關燈的時候說 turn off the light。這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基礎英語。

通過這種方法學會的英語,記憶比較牢固,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每天使用,重複的遍數比較多,所以不容易忘記。

堅持(Adhere to)

我一直堅信,靠堅持積累起來的優勢,是無法用捷徑打敗的。

乾貨分享丨運用這七種方法,輕鬆打造家庭式英語啟蒙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