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严重呼吸道疾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其特征,急性型呈现极高死亡率。给养殖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于1987年首次发现本病,此后蔓延开来,危害日趋严重,本病广泛分布于许多养猪国家,成为了猪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疫病之一。

一、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

AP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有两个生物型,生物1型的生长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

二核苷酸(金葡菌能够产生的物质),是主要的致病型。生物2型,致病性教弱。根据细菌荚膜多糖和脂多糖的抗原性可将APP分为15个血清型,其中1、5、9、11和12型具有很强毒力,血清型之间交叉反应不明显,同一猪群可以同时感染几种血清型。APP的毒力因子很多,其中溶血外毒素是引起肺部病变的主要因素。在APP的15个血清型中,目前已发现四种毒素,前三种是APP致病的主要毒素,具有不同的溶血性和细胞毒性,也是APP主要的保护性抗原。

二、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特点

1、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

(1)多发于4--5月份和9--11月份,气压低高发。

(2)北方发病比南方高,北方冬季发病比夏季高。

(3)在有应激情况下,可加速APP的传播,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2、潜伏期短 人工感染猪潜伏期约为1--7天,最快的在感染动物体内的繁殖周期不足12个小时,往往发病急,群发。

3、传播途径:APP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接触传播。

4、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由于初乳中母源抗体的存在,本病常发生于6周至6月龄的育肥阶段多发。但以育成猪最易感,应该与“14、18周龄墙”阶段有关。

5、APP为呼吸道寄生菌,主要存在于感染猪的肺脏和扁桃体,据研究表明,APP在4周龄便定居在猪的上呼吸道,所以防控难度较大。

6、与其他细菌病混合感染的情况多,常与猪肺疫、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混合感染。

7、一些免役抑制病,如PRRS、PCV2等可促进APP的发生。伪狂犬野毒抗体阳性的猪场,APP的发病率极高。

、由于被感染的猪不能产生很强的免疫力,常发生再度感染。

9、现疫苗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由于APP血清型众多,交叉保护不足,所以保护效果不确定。二是疫苗含有不同程度的内毒素,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10、早期发现,使用敏感类药物效果较好。但对于APP的急性发作期,不一定有机会治疗。

三、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此处省略)

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

1、免疫接种:可选择接种APP灭活疫苗,但存在一定的缺陷。

2、药物预防:使用对APP敏感的药物,如氟本尼考、替米考星、头孢喹肟、阿莫西林等,建议联合用药。

3、改善饲养管理,多点式饲养,因APP通过飞沫传播,改善通风,降低饲养密度有利于降低感染率。

4、降低应激源,减少可控应激,APP常发生在4--5月和9--11月,此时要时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不可控应激的预防措施。

5、提升非特异性免疫力:断奶为始至18周龄,全程增免为主,使用药物或其他增免产品。

6、依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方案。

上文提到的伪狂犬野毒阳性率高的猪场,常继发APP。在实际生产中,未合理免疫伪狂犬疫苗,育肥阶段的中大猪群,常发生反复咳喘,APP的临床症状明显,使用敏感类药物防控的同时,紧急接种伪狂犬疫苗,复发的机率较小,若未合理免疫伪狂犬疫苗,常反复发生APP。

断奶为始至18周龄,全程增免为主:使用药物或其他增免类产品。

结语:

APP是一种寄生性、条件性致病菌,同时也是兼性厌氧菌。受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影响较大,当免疫力低下,外界因素的不良刺激,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激发,均引起本病的发生。就目前而言,单单依靠某一种方法不足以防控本病。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对应的策略。依靠强硬的手段是消灭不了细菌性疾病的,已知的细菌性疾病有上千种,未知的何指万万,我们要做到与它们和平共处,这样才达到保健的目的 ---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