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为何外族不敢入侵?

导语:东汉末年,汉统衰弱,宦官专权,黄巾起义造反,大将军何进无能,董卓等人霍乱朝纲,诸侯四起,纷争不断。各方诸侯却只顾争夺领土,导致民不聊生,这个时候华夏民族内部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为何从来没有外族入侵呢?

天下战争,大多遵循“趁你病,要你命”的做法,当华夏内部乱成一团的时候,外族难道没有乘虚而入的想法吗?先有汉朝初年的匈奴战争,后有西晋时期的五胡之乱,但是为何三国时期却没有外族入侵成功的事例呢?外族当然有过这个打算,不过被乱世之中的英雄挡在了境外。

董卓之乱后,乌桓人听说南方有油水可以捞,就乘机派军队过来抢掠,谁知却遇到了当时最强的特种部队白马义从。这是公孙瓒率领的三千幽州骑兵,能征善战,弓马娴熟,威震一时。史书上说:

瓒每与虏战,常乘白马,追不虚发,数获戎捷,虏相告云:‘当避白马’。

意思是:公孙瓒经常乘坐白马和外族人战斗,追过去就不放手,多次获得大胜。外族人都奔走相告:出去抢东西,避着点骑白马的人,太恐怖了!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为何外族不敢入侵?

公孙瓒的这只特种部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公孙瓒曾经率领2万特种兵击败30万黄巾军,实力真不是盖的。只可惜,最后公孙瓒因为轻敌败在了袁绍的弓箭兵手上,落得一个兵败自杀的下场。

乌桓国听闻白马将军公孙瓒不在了,又在伺机行动。但这个时候,另外一名英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就是曹操曹孟德。曹操灭了袁绍之后,他的儿子袁尚、袁熙逃到了乌桓。曹操可不能让自己的背后悬着一把利剑,不顾朝臣的反对,出征乌桓。在曹操的英明领导,郭嘉的神机妙算,张辽张郃的奋力拼杀下,白狼山战役大获全胜。张辽斩杀蹋顿单于,群龙无首的乌桓骑兵四处逃窜,最后别曹操收编。这些乌桓骑兵佩服张辽的英勇,愿意跟随作为他的部下出生入死。后来张辽威震逍遥津带的兵不少就是这些乌桓骑兵。辽东暂时平定。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为何外族不敢入侵?

辽东的公孙渊在归属曹魏之后并不老实,曹操死后更是变本加厉,意图勾结孙权夹击曹魏。面对叛变的公孙渊,曹操的孙子曹睿派司马懿前去征讨,数月就把辽东彻底拿下,将整个辽东纳入曹魏的领土。那个时代的外族在乱世中的英雄面前,都是这么不堪一击吗?

再说西凉边境,马超被羌人称为神天威将军,那都是因为佩服马超的英勇和武艺。说的直白一点,羌人就是被打怕了。边疆的这些羌人多次来进犯,都被马超轻易杀退,数千里防线,寸土未丢。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为何外族不敢入侵?

蜀国的南方也有孟获的蛮军虎视眈眈,逮到机会就搞事情。这一点让诸葛亮很苦恼,于是在北伐之前先把南方平定了。于是便有了《出师表》中的那句“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来到南方,想尽了各种方法打败孟获,于是就有了“七擒孟获”的故事流传。南方人再野蛮,被人打败了七次,终于还是服气,不再冒犯了。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为何外族不敢入侵?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更是英雄辈出的年代,英雄们内斗水平一流,面对外敌更是不留情面。

乱世三国中,三大势力各守一方,边关外的一只敌人的苍蝇都飞不进来。曹操管北边,刘备防西边,孙权看着南边!就如同用铁桶煮开水,锅内沸腾,却滴水不漏,华夏领土不容侵犯!古今皆是如此!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为何外族不敢入侵?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为历史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