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均每年8.8萬人死於流感,來源於哪,可信度如何?

楊默晗


當然可信,中國每年春秋兩季都會爆發流感,會死很多老年人,特別七十歲以上的,流感引起肺部感染,各種併發症,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很多老人就是這麼病逝的,流感是病毒,傳染性強,當你感冒了去醫院發現很多人和你一個症狀時就是流感了,流感是傳染病,年輕人也要十天八天才好,很多也咳成肺炎,扁桃體發炎,吃不下飯。總之對老年人殺傷力非常大,特別身體虛弱的老年人。


巴蜀天棒


不用爭論了,每年中國流感死亡8.8萬人

總有人嘲笑美國,說流感都能死1萬多人,說中國流感死亡就幾百人。這是因為中美兩國統計口徑不一致。如果統計口徑一致,美國流感死亡1萬多人,中國是8萬多人(因為中國人口多,更因為中國人流感疫苗接種率低)。現在有中疾控的紅頭文件證實了,每年中國流感死亡8.8萬人。看圖。此問題以後不用爭論了。


長江一口


專門查了一下,去年的南方都市報健康新聞對此有報道,具體看截屏,內容如下:

一項研究揭露出了中國過高的流感死亡率。近日,發表在《柳葉刀·公共衛生》上的一篇論文,分析了中國 2010年-2011年到2014年-2015年間的流感死亡率。 研究發現,中國每年有超過8.8萬人死於流感,8成以上為60歲以上老人。這一結果遠高於官方發佈的數據。 研究者表示,現有證據表明,流感在中國造成了相當大的死亡率,若加大對相關公共衛生服務的投資,可顯著降低死亡率。

不知道南方都市報跟這個健康啥關係?既然掛了南方都市報的牌子,極有可能是南方都市報健康新聞板塊的一個號,具體還不清楚,裡面有詳細的報道內容。

我覺得這個不太可信,首先報道的媒體,雖然掛著南方都市報,但究竟是不是他們下面的,不好說,南都也沒有出來說,報道的媒體權威性大打折扣,何況,畢竟南都屬於市場化的媒體,其官方味不濃厚,信息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其次是,這只是一篇文章,不是報告。這只是一篇文章,也就是發表在《柳葉刀·公共衛生》的一篇文章,而不是權威機構的數據調查。

再就是哪個機構,沒說。就是這個研究機構,哪個機構,文章沒說,有點莫名其妙。


最後就是所有內容,均是推測,沒有任何紮實有效的調查數據,不可信。

流感死亡,全球病例,每年確實有大量人員死亡於流感,但數據多少?有沒有8.8萬?我覺得雖然沒有公佈具體數據,但也不至於達到8.8萬那麼高,幾千人,我信,8.8萬,不可信。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說美國去年有一百多萬人患上流感,一萬多人死,這個數乍一聽起來很嚇人,所以我就出於好奇,百度一下中國每年有多少人死於流感,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數據表明我國平均每年有8.8萬人死於流感,按理說能在百度上查到的數據應該不會有假。平常我們不太注意流感病毒,好像它司空見慣,但今年與以往不同,因為我們懷疑美國的流感病毒就是新冠狀病毒,因為好像費用問題,美國只檢測流感病毒,不檢測新冠狀病毒,所以對新冠狀病毒一無所知,如果不是中國暴發這次新冠狀疫情,美國將會一直矇在鼓裡。



山的東面有群狼


在統計口徑一致前提下,中國和美國的流感死亡數據比較

2月5日外交部發言人華大媽主持網上記者會時稱,根據美國媒體報道,美當季流感已導致1900萬人被感染,1萬多人死亡。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境外感染病例不到中國國內病例的1%。由此,美國因流感每年死亡一萬多人,中國新冠肺炎到目前死亡人數也只有二千多人,美國應對疾病、傳染病的措施、手段和效果比中國差遠了,美國人民很不幸的說法開始流行於中國各大自媒體。

很顯然,用流感與新冠肺炎對比,原本就不可比,不科學。那麼,在統計口徑一致的前提下對比中美兩國流感死亡人數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呢?

流感不僅在美國,在全世界都時有發生。美國天普大學劉易斯·卡茲醫學院家庭與社區醫學系主任瑪格特·薩沃伊(Margot Savoy)認為,“將冬季往往會感染的所有病毒性疾病混在一起,會讓我們覺得流感只是‘重感冒’。我們低估了它的致命性” 。即便是對流感死亡人數展開最低估計,結果也十分驚人。

薩沃伊還介紹說,美國疾病控制中心依據流感監測和死因監測系統數據,利用模型預估,美國每年至少有1.2-1.4萬人死於流感。(備註:依據流感監測和死因監測系統數據,利用模型預估流感死亡人數是世衛組織推薦的全球統一的估算方式)。

CNN在1月30日關於美國流感死亡人數的報道亦來自於此。華大媽所稱“根據美國媒體報道,美當季流感已導致1900萬人被感染,1萬多人死亡”,相信來自於CNN的報道。而CNN是一直秉持堅定的反特朗普政府立場,由其報道出來的負面數據,相信絕不會隱瞞、縮小。

2月26日晚間,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官員等一同出席新聞發佈會時,特朗普還指責有人蓄意歪曲誇大了流感病毒的規模。他表示,(有人渲染)每年美國死於流感的人數在2.5萬到6.9萬之間,相比之下,(中國)只有2700人死於新冠肺炎,“這驚呆了我”。他表示,目前還不能確定冠狀病毒的致死率是否高於流感。

之所以很多人借華大媽的數據嘲笑美國,說美國每年流感都能死1萬多人,而中國流感死亡就幾百人。這是因為持有該說法的人引用的兩國數據統計口徑不一致。因為死亡幾百人很顯然僅是醫院的不完全的病例統計。

如果統計口徑一致,中國的流感死亡人數是多少呢?

不僅美國疾控中心用模型測算流感致死人數,中國疾控中心也做了同樣的工作。畢竟依據流感監測和死因監測系統數據,利用模型預估流感死亡人數是世衛組織推薦的全球統一的估算方式。上面這份中國疾控中心的文件告訴我們,基於全國流感監測和死因監測系統數據,採用模型方法估算,中國平均每年有8.8萬人因流感相關呼吸疾病死亡。我們常說的中國流感致使人數只有幾百人,來自於流感監測的樣本數據,並非全面統計數據。

使用同樣的統計口徑的數據顯示,美國流感死亡1.4萬多人,流感死亡率約萬分之0.43。中國是8.8萬人,流感死亡率為萬分之0.63。中國每年流感死亡率和世界相同平均水平萬分之0.63相同,但比美國流感死亡率高46.5%。中國流感死亡人數是美國的6.2倍,原因在於,中國人口規模是美國的4.28倍,更主要的是,中國人流感疫苗接種率比美國低得多。

另外,據國家統計局官網數據,2018年中國城鎮呼吸系統死亡率為68.02/10萬,農村死亡率為77.67/10萬,城鎮人口83137萬人,鄉村人口56401萬人,2018年中國因為呼吸系統死亡的總人數是100萬人。

這裡要普及一下常識。為什麼中美都是用基於全國流感監測和死因監測系統數據,採用模型方法估算流感的死亡人數?因為流感病例無法全面檢測登記,很多流感患者根本不進醫院,完全靠自愈。所以流感只能依據類似於抽樣調查的方法,利用已經掌握的部分樣本數據來估算。世界各國的流感均用該方式估算數據。很多統計數據也是利用類似方法獲取的。比如CPI數據、人均可支配收入與支出數據、千分之一人口抽樣調查數據等。西方國家因為沒有類似中國的全面統計系統,除了人口等幾個十分重要的數據來源於普查數據之外,其他的均來源於抽樣調查數據。


躺在床上喝咖啡


算一個賬,如果每年有8.8萬人死於流感,那麼每年每個省應該有3000個人死於流感,具體到每個省下面的市縣或地區,每年每個市或地區應該有150個死於流感,如果每年你所在的地方有150左右的老人死於流感,你會沒聽說,或一點不知道嗎?反正我確實聽說過有人死於流感,但是這麼多年只是總共聽說過一兩次,所以我覺得這就是一種不懷好意的謠言。


愛笑的甜甜973


可信度為零。

只要在頭條搜索關鍵詞 流感 2019 就能查到權威信息:通過梳理國家衛健委定期發佈的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我們發現,自 2016 年以來我國流感發病率就已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

數據顯示,2018 年我國報告流感發病 76.5 萬例,是 2017 年的 1.7 倍;2018 年我國報告流感發病率為 55.09/10 萬,高於 2017 年同期水平。

2019 年 1-10月,我國報告流感發病 215.1 萬例,同比增加了 252% 。

可見我國流感感染人數一年就200-300萬,考慮到死亡率一年就幾千人死於流感。

另外,很多人狡辯說美國流感死3萬多一年是由於把各種併發症也算進去,這種完全是胡扯,因為感染人數都在千萬量級,難道感染人數也會因統計方法不同而不同?何況我們人口是美國四倍,感染人數卻小十倍,公共衛生是相當不錯了


子hong


外媒認為中國每年8.8萬人死於流感?可靠嗎?

隨著新冠肺炎的全球性爆發,我們原來越認識到流行性感冒這個概念。這一切主要來自於寶島和日本的猜測——美國18000人死於流感,中間相當部分其實是新冠肺炎。

就在寶島和日本猜測美國到底有多少流感病例被當成新冠肺炎時,一條消息引爆了網絡"中國每年有8.8萬人死於流感"。

這種說法可靠嗎?我們今天來好好分析。

最早提出這一說法的是《柳葉刀·公共衛生》上的一篇論文,這篇論文分析了中國 2010年-2011年到2014年-2015年間的流感死亡率。經過分析,這個雜誌給出了這樣一條結論——中國每年有超過8.8萬人死於流感,8成以上為60歲以上老人。

同時期權威機構給出的結論是,我國每年死於流感的人數不過幾十人上百人。2018年,中國官方共報告流感發病數76.8萬例,死亡144例。

《柳葉刀公共衛生》上面的論文是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餘宏傑課題組的研究成果。這是一個比較有實力的研究團隊,而《柳葉刀》世界醫學共同體公認的權威刊物。

這裡斷言誰的說法對,或者誰的說法不對,我覺得都是比較武斷的行為。

我只能給出更多依據,幫助大家一起來判斷。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距,有一個原因是統計口徑不同。

我們通過上圖可以看出,從2016年到2019年,我國流感死亡人數有明顯增長趨勢。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給出了一個解釋:流感疫苗接種率低,以及醫院檢測能力的提升。"很多過去認為是普通感冒的,現在隨著檢測水平的提高,可以診斷出是流感。"

如果說流感死亡人數因為統計口徑不同,造成了巨大差距。那麼流感疫苗接種率較低,也會讓人暴露在流感病毒的侵襲之下。數據顯示,中國流感疫苗接種率接種率僅為2%~3%,遠低於世界水平。

當然,復旦大學給出的研究成果,如何得出8.8萬人的數據,我猜想也不是靠社會調查,更多是靠著數學模型的推算。

比如這次報道的美國流感造成2900萬人感染,28萬人住院,1.8萬人死亡。這些數據其實都不是來自於實際的調查,而是按照固定的數學模型去計算的!

比如,美國疾控中心會進行樣本測試,對已經掌握的信息進行測算。比如掌握了5萬多的病例,測試樣本陽性有多少計算感染率,然後區分h1n1,h3n2等不同類型。然後再結合往年數據,各州數據,放入所謂的計算模型中,最終得出1.8萬人死亡的結論。

這種數學模型,到底能多大程度還原流感傳染的實際情況,我覺得不好說。

我覺得預期是在辦公室計算數據,不如讓更多人瞭解流感和流感疫苗,多接種、早治療,治好一個算一個。

實事求是的實證態度,才是我們提倡的方法。


歷史知事


柳葉刀這種歐美製藥公司控制的媒體,有幾次是客觀公正的報道中國的?為了幫助他們幕後主子賣藥,還不得可勁黑中國醫療保健系統?中國人對流感的抵抗能力,遠遠高於歐美人種,幾千年從沒有像西班牙流感那樣死幾千萬人的情況。去看看中國疾控中心的報告,中國每年感染流感人數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死亡從幾十到幾百不等。整個呼吸系統疾病(包括幾十種疾病)的死亡人數才是八萬多。外媒斷章取義,以臆測方式胡編亂造出來的,無恥之極。


元守道


所謂的8.8萬是患者人數,而死亡率可對比下面公開的資料,左側為患病人數,右側為死亡人數,中間為每年患流感的人數統計。事實勝於雄辯,有圖有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