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欧洲早期的这个文明,可能也是使用象形文字

欧洲的铜器时代主要集中在希腊地区,从公元前3200-前1200年左右,是比较混乱的时期。最重要的事件是中亚民族大举迁徙和入侵欧洲,一般认为这些民族是原始的印欧人(欧洲人和印度人的共同祖先),但也有其他看法。此时部落个体之间首次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差别,在巴尔干地区还出现了欧洲第一个已知的君主制政权。

欧洲史:欧洲早期的这个文明,可能也是使用象形文字

米诺斯青铜像

米诺斯文明是欧洲青铜文明早期的代表,"米诺斯文明"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克里特贤王米诺斯。米诺斯文明出现于大约公元前2850年-前1450年的克里特岛上。克里特岛是早期地中海上一个良好的贸易港口,与古埃及和小亚细亚有密切的商业联系,因此米诺斯文明也可以看做是亚非文明在地中海岛上的次生文明。

欧洲史:欧洲早期的这个文明,可能也是使用象形文字

米诺斯文明壁画

荷马记录说克里特岛有90个城市,城市没有城墙,岛上很少有武器被发掘。米诺斯的城市由石子铺成的路连接,石子是用铜锯切成,道路有排水系统,上层社会还有粘土制成的下水道。米诺斯的建筑通常有两三层楼高,他们用石块和泥砖造墙,用横木来支撑屋顶上的天花板,用灰泥、木或大石板铺地面。传说米诺斯王建造的王宫,千门百室,曲折相通,被古希腊神话称为"迷宫"。

米诺斯人似乎属于古印欧民族,主要从事海外贸易。它有一个与希腊、塞浦路斯、叙利亚、安纳托利亚、埃及、西班牙及美索不达米亚通商的网络,说明他们有高度的组织性。米诺斯人饲养牛、羊、猪、山羊、蜜蜂,种植小麦、大麦、野豌豆、鹰嘴豆,培育葡萄、无花果、橄榄、石榴以及罂粟。农民使用皮革包住把手的木犁,由驴或者阉牛拉犁耕地。米诺斯文明最重要的艺术遗存为米诺斯陶器、壁画、宫殿建筑、石雕以及印章。陶瓷制品有三角、鱼骨纹、乌贼、鸟和百合等图案,出土的壁画和女祭司雕塑显示了男人和妇女可以参与同一个体育项目。

欧洲史:欧洲早期的这个文明,可能也是使用象形文字

米诺斯体育“跳牛”

米诺斯的男人穿褶皱短裙,缠腰带,妇女穿敞开至肚脐的长袍,配以短袖和镶边的裙子,服装上的花纹多为对称几何形状。米诺斯人可能采用象形文字,不过残存的文字至今无人可以解读。米诺斯的宗教中,对于女神的描写大大超过了男神,比如掌管生育的母神、主宰动物的女性,保护城市、家庭、收获、冥界的女性等。米诺斯的宗教多为口耳相传,存世的克里特神话又被后世希腊文人借题发挥,最后只在希腊神话中留下一些克里特名。米诺斯神圣的符号包括公牛和献祭的角、双面斧、立柱、蛇、太阳圆盘和树,可能还有人殉的习俗。

欧洲史:欧洲早期的这个文明,可能也是使用象形文字

米诺斯文字

克里特岛最早有人类居住是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最早的定居者带来了牛、羊、猪、狗,以及一些谷类和蔬菜。后来岛上人口逐渐繁荣,大约在前1900年,克里特进入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正当鼎盛时的米诺斯文明瞬间消逝得无影无踪。在诺索斯以北约130千米,托里尼火山岛突然喷发,火山灰覆盖了整个地中海东部地区,几乎在一瞬间,岛上的城市被埋在厚厚的火山灰下,克里特岛遭到了灭顶之灾。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随后再次袭击了克里特岛,最终使辉煌的米诺斯文明毁于一旦。少数生还的人,渡海来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将米诺斯的文字、艺术和先进技术带到这里,逐渐发展起灿烂的迈锡尼文明。1420年左右,克里特岛被迈锡尼人征服,大多数克里特城市走向了衰亡,岛上的诺索斯城保留了行政中心地位,直到前1200年。

欧洲史:欧洲早期的这个文明,可能也是使用象形文字

托里尼火山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