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御窯,以明清兩朝專門燒造皇家御用瓷器聞名


明清御窯,以明清兩朝專門燒造皇家御用瓷器聞名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昌江區楓樹山蟠龍崗,佔地83公頃,是集文化博覽、陶瓷體驗、娛樂休閒為一體的文化旅遊景區,是全國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旅遊景區。

明清御窯,以明清兩朝專門燒造皇家御用瓷器聞名

專為明清兩代皇帝燒造瓷器的御用瓷廠-明清御窯,就深藏在古窯民俗博覽區這片樹木掩映、錯落有致的古代建築裡面。

明清御窯於明代洪武二年正式設立御器廠,清代康熙年間改稱御窯廠。當年所有御窯產品在理論上一律貢歸皇帝,他人不得使用。

明清御窯,以明清兩朝專門燒造皇家御用瓷器聞名

據歷史文獻記載,明清景德鎮御窯廠“為窯式六:曰青窯、曰龍缸窯、曰風火窯、曰色窯、曰爁熿窯、曰匣窯”。明清兩朝專門燒造皇家御用瓷器,數不清的國寶精瓷誕生於此。

“御窯”與“ 官窯”的區別,所謂“官窯有別於民窯,官窯有別於御窯。”御窯的解釋有兩種,一種是指百餘件官窯作品中品相前十名,上貢皇室使用,為御窯;而 品相一般的給下一級使用,或者賞賜,為官窯。另一種御窯的解釋是官窯中極為特殊的品種,有可能在一朝當中只做一件,才可以完完全全體現出皇家的富貴之氣。

明清御窯,以明清兩朝專門燒造皇家御用瓷器聞名

窯式六也稱六式窯,就是以燒製品的不同而命名。其中青窯專門燒製小件青花瓷,是明清御場數量最多的瓷窯。窯室寬1.75米,進深1.58米,高2.1米。每窯燒製青花瓷器300餘件,品種有碗,鍾,盤,碟等。器型多種多樣,滿足明清宮廷的大量需求。

明清御窯,以明清兩朝專門燒造皇家御用瓷器聞名

古人認為燒窯需藉助依賴風火,所以瓷窯統稱為風火窯。風火窯燒製多品種的御用瓷。窯室寬2.4米,進深2.15米,高2.4米,可以同時燒製大小件圓器,琢器,青花瓷和顏色釉瓷等。

明清御窯,以明清兩朝專門燒造皇家御用瓷器聞名

龍缸窯窯室寬2.1米,進深2.1米,高2.25米。每窯只能燒製一口龍崗,每窯燒煉需溜火七日夜,緊火兩日夜,歇火冷卻數天後才可開窯。大龍缸是所有窯裡燒造時間最長的,而且成功率不到5%,可見燒製大龍缸之難!

明清御窯,以明清兩朝專門燒造皇家御用瓷器聞名

童賓是明代萬曆年間景德鎮的燒窯把樁師傅,在燒造御器大龍缸時,跳進窯火中,用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換來了大龍缸的燒製成功,後人奉他為“窯神”,尊他為'風火仙師"。

明清御窯,以明清兩朝專門燒造皇家御用瓷器聞名

龍缸窯燒製大龍缸。因其燒製的瓷缸大多繪畫青花雲龍,所以稱為龍缸。

明清御窯,以明清兩朝專門燒造皇家御用瓷器聞名

色窯燒製高溫顏色釉瓷;爁熿窯燒製中低溫瓷;匣窯燒製匣缽。

明清御窯,以明清兩朝專門燒造皇家御用瓷器聞名

明清御窯廠在清王朝滅亡後,御窯熄滅了爐火。但是,御窯廠的六式窯為瓷製品的燒成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傑出貢獻。另外,它的制瓷技藝達到了中國傳統手工制瓷的最高水平,也創造了影響世界的輝煌成就。

(照片拍攝於2018年10月26日江西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