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写幅对联贴门口,算命先生奉承几句,他很以为然,后来被枪毙

每到过年的时候,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由于春联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未来,表达了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此人写幅对联贴门口,算命先生奉承几句,他很以为然,后来被枪毙

但偏偏有的时候,本来是好事也会变坏事,今天,介绍一个人起因为贴了副春联,却祸起萧墙,最后被枪毙。

此人写幅对联贴门口,算命先生奉承几句,他很以为然,后来被枪毙

话说1924年11月24日,曾经落败的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东山再起,又进北京城,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执政,志得意满的段祺瑞上台后,任命曾经担任过他旧时幕僚的梁鸿志为秘书长。爱做官的梁鸿志非常高兴,立即把家从天津搬到北京,在城西租下一套宽大的四合院住下来。

此人写幅对联贴门口,算命先生奉承几句,他很以为然,后来被枪毙

梁鸿志看着这座四合院本格板正,古雅大气,一看就是富贵之家的住宅,可谓是意气风发,春风得意马蹄疾,他搬进去住的时候,恰好是走马上任,又逢是过新年的时候,凑巧的是,租住的这套房子,正是原清末名士杨度,在给袁世凯当幕僚时,帮助袁世凯复辟称帝住过的房子。

此人写幅对联贴门口,算命先生奉承几句,他很以为然,后来被枪毙

于是,他写出了一副春联——“旁人错认杨雄宅,日暮聊为梁父吟。”张贴于门上。

此人写幅对联贴门口,算命先生奉承几句,他很以为然,后来被枪毙

春联张贴出去后,次日一早他起床的时候,看见一个著名相士一直站立春联处沉吟不走,一见到他出来门口,这江湖术士鉴貌辨色,投其所好蒙他:此乃大吉之兆也。

此人写幅对联贴门口,算命先生奉承几句,他很以为然,后来被枪毙

接着这算命先生卖弄起学问来,称先从春联说起这副对联上下句皆有出处,上联出自杜甫七律,集句成联,上下辉映,的确是妙手偶得的佳作。先看上联,“旁人错认杨雄宅”,其中的典故在‘杨雄宅’三字上。杨雄,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汉成帝时曾任给事黄门郎,王莽当政时,任校书天禄阁,官为大夫。

此人写幅对联贴门口,算命先生奉承几句,他很以为然,后来被枪毙

上联的意思大家都以为,在这座房子里,住着一位像杨雄那样的大才子,大文豪,而且还隐隐把自己的这套四合院比成了杜甫的草堂、杨雄的子云亭、刘禹锡的陋室,反正是风雅的不得了!

此人写幅对联贴门口,算命先生奉承几句,他很以为然,后来被枪毙

再看下联,“日暮聊为梁父吟”,其中的典故在‘梁父吟’三个字上。 陈寿传记:“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此人写幅对联贴门口,算命先生奉承几句,他很以为然,后来被枪毙

这就是梁父吟的出处,简单的说,梁父吟就是诸葛亮在隆中时,作词作曲,自娱自乐写的一首流行歌曲,内容讲的是晏子的故事,就是那个在历史上留下了晏子使楚,二桃杀三士等典故的矮个子齐国大夫,思齐晏婴而自比管乐,就是诸葛亮终其一生的政治抱负。

此人写幅对联贴门口,算命先生奉承几句,他很以为然,后来被枪毙

接着,这算命看相的名士,盯了他良久,故作惊讶地称,书此联者必定是“岁在戊寅,东山再起,位至阁揆。” 他装模作样谦虚了一番,这著名相士颇善观颜辨色,进一步给他解释,称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印堂发亮,禄自东方之类……

此人写幅对联贴门口,算命先生奉承几句,他很以为然,后来被枪毙

没有想到的是,十分热衷功名的梁鸿志,一听大喜过望,所谓“阁揆”,即丞相的地位,这不刚好和诸葛亮的位置一样么,所以,一直以来他认为命该当此大官,坚信自己上应天命而为之。于是,吩咐下人大大地赏了这算命先生一把。

此人写幅对联贴门口,算命先生奉承几句,他很以为然,后来被枪毙

有了这种想法的梁鸿志,从此以后便开始想入非非了,就在“七七”事变时,正值国难当头之际,日本强盗趁机大炮向华北全面进攻,攻下平津,攻近黄河之时,并暗中召集奸党奸徒,准备把华北来一个彻底大拍卖,组织伪政府,卖国求荣,梁鸿志便便投到日本强盗怀抱里。

此人写幅对联贴门口,算命先生奉承几句,他很以为然,后来被枪毙

于是,梁鸿志成为第一个率先落水的老牌汉奸,曾“风光无限”地出任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行政院长”。这一年,也正是农历戊寅年,要求按照民国行政院长这级别,也的确算是阁揆高位。可惜这是一个汉奸性质的傀儡政权,这头衔前面还需加上一个“伪”字。从此,梁鸿志正式踏上了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汉奸生涯。

此人写幅对联贴门口,算命先生奉承几句,他很以为然,后来被枪毙

这级别,正是“阁揆”,象诸葛亮一样当了丞相呀!真的使他好不欢欣鼓舞,使梁鸿志更没有想到的是,也正是他“阁揆”,即元首级别,使他成为“荣列”重量级臭名昭著的特大汉奸。

此人写幅对联贴门口,算命先生奉承几句,他很以为然,后来被枪毙

良辰美景奈何天,政治风云瞬息万变,多年后抗战胜利,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经几次庭审后,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1946年11月9日下午1时20分,梁鸿志鼓起最后的风雅,嘴里还吟咏着“年到六十四,行步移法场……”还没有念完,背后枪声响起来,结束了他可耻的一生,并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