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畫冊”,發現一個9歲孩子內心的黑色深淵

此篇接上一篇《親愛的小孩,不用說話,你的畫筆已然出賣了你的內心》,點擊我的主頁即可查看全部內容。

作為一名研究藝術療愈的央美畢業生,我有過十餘次美術家教的經歷。

不誇張地說,畫作能體現出一個人內心最真實的世界,並且現在已有通過繪畫手段來精準治療人們心理的“藝術療愈”。

藝術療愈是一種表達性的治療方式,它通過藝術的創造性過程改善參與者的生理、心理和情緒健康狀態。

藝術療愈師通過讓參與者自我表達的過程和產生的藝術作品,幫助他們理解情感衝突、增加自我意識、管理行為、減壓、培養社交技巧及增強自尊心。

從事了多年的美術家教工作,我的學生類別跨度很大,

從別墅區無憂無慮的富家“小公主”,到北京CBD的精英白領,到貴州貧困區飯都吃不飽的留守兒童,再到前半生很幸福但苦於更年期階段的婦女……

打開“畫冊”,發現一個9歲孩子內心的黑色深淵


我能深深感到他們內心不同的狀態和渴求。有時看到他們的畫我甚至會落淚,他們的畫是內心的語言,或是歌唱,或是呢喃,或是傾訴,或是在求救……

下面繼續分享我學生的例子:

注:因隱私保護原因,學生部分個人信息會進行模糊和修改

貴州留守兒童小張

見到小張可謂是歷經周折。

從北京坐飛機到貴州,

再坐大巴到縣裡,

再由當地司機開車載我們支教的學生到達大山深處的極貧村。

群山環繞,道路崎嶇,沒有水源,也沒有任何店鋪。這便是小張的生長環境。

打開“畫冊”,發現一個9歲孩子內心的黑色深淵


小張是個留守兒童,今年9歲,父母在外地打工,從小由奶奶帶大,村民們說他性情頑劣,不愛學習,是同齡孩子們裡最皮的一個。

小張對我們帶來的畫布和顏料很感興趣,眼睛發亮,目不轉睛地盯著我們的畫材。

本以為他會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裝搞破壞,沒想到當我把畫布鋪好,把筆遞給他,他還是坐在那裡看著,望著白色的畫布發呆。

打開“畫冊”,發現一個9歲孩子內心的黑色深淵


我和他說想畫什麼都可以。他搖搖頭,竟表現出羞澀的不知所措。

我告訴他,你可以畫現實中你看到的山和水,樹和鳥,也可以畫想象中的動畫人物呀,電影角色呀…

這時村長告訴我,他們這裡的孩子沒有機會看動畫,也沒有機會看電影。

小張除了上學看書,平時能接觸到的都是大山裡的事物。

打開“畫冊”,發現一個9歲孩子內心的黑色深淵

“小張,那你就畫大山吧”,

可話剛說出口我就後悔了,小張的眼神立刻暗淡下來,顯然是對大山沒有多大興趣。

不過他好像終於知道能畫什麼了,

終於可以打破畫布一般空蕩蕩的沉寂,他點了一抹黑色,在畫布上塗出起起伏伏的一筆。

黑色,是同齡孩子創作中極為罕見的色彩。

小張對於第一筆顏色的選擇,竟然是明度和純度都不足以吸引孩子注意的顏色。

由此可見他心中一定有不同於其他孩子的地方。也許是陰沉,也許是孤獨,這個孩子絕沒有大家看到的“頑皮”這麼簡單。

打開“畫冊”,發現一個9歲孩子內心的黑色深淵

在之後的教學過程中,小張告訴我一個秘密,那就是他不喜歡數學,就在數學作業冊子上進行了各種塗鴉,然後不敢交作業了,和老師說本子丟了。

在小張的引路下,我在他的櫃子裡找到了那本作業冊子。

與其說是作業冊子,不如說是畫畫本,

上面畫滿了小人和小人打架的樣子:

雜亂的線條,

反反覆覆覆蓋的圖形,

扭曲的小人形體,

暗喻暴力行為的情節,

以及全篇單一的顏色——黑。

打開“畫冊”,發現一個9歲孩子內心的黑色深淵

通過這些畫面,能強烈而直觀感到,

他內心是充滿鬥爭的,

他渴望某種解脫,具體是什麼呢?

他說過,渴望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

也許這就是留守兒童普遍的心結

這些雜亂的筆觸和描述各種鬥毆動作的小人兒,是他內心的掙扎與宣洩。

他渴望愛,渴望父母的出現讓他的童年充滿溫暖和陽光,和不是雜亂的稜角和一抹黑色。

打開“畫冊”,發現一個9歲孩子內心的黑色深淵


我和村長就小張的情況進行溝通,村長對於小張的內心感受很是驚訝,因為在村裡人看來,小張平時調皮好動,看不出來他內心也有壓抑苦悶的角落。

截至目前,小張的藝術療愈還在進行中。

我們通過繪畫的形式發現了他內心的脆弱,在物資捐贈的同時,也同樣重視小張的心理健康。

其實,這樣的留守兒童在中國還有很多。

打開“畫冊”,發現一個9歲孩子內心的黑色深淵

希望我們在重視語數外等基礎教育的同時,

在給予孩子物質幫助的同時,

還能夠關心孩子的心理。

通過美育手段發現他們的內心世界,可以為他們創造以繪畫為語言抒發內心想法的條件。

打開“畫冊”,發現一個9歲孩子內心的黑色深淵


我是裕潼,來自中央美院的藝術療愈心理創作者。

藝術與心靈相通,希望在我的幫助下,你能發現內心深處特別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