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抗“疫”銀髮生輝——如東法院老幹部黨支部組織愛心捐款

“同志,您好,我是法院退休老黨員陳堯坤,我年歲大了,微信不會轉賬,家住在岔河去縣城也不方便,麻煩把這500元轉交給組織,這是我對抗擊疫情的一點心意!”3月11日上午9時許,如東法院岔河人民法庭,一位拄著柺杖、戴著口罩,花白頭髮的老人來到法庭接訪室。說來也巧,此時庭長柳小進正在接訪室交待疫情防控事項。柳庭長見狀忙招呼老庭長坐下,寒暄兩句得知老庭長今年已85歲高齡,自疫情爆發後一直想為抗擊疫情做點什麼,但因年歲已大,心有餘而力不足,自接到老幹部支部發動自願捐款通知後,便第一時間想方設法把自己的特殊黨費交給組織,以此為抗“疫”一線奉獻愛心。

無獨有偶,同一天同一時段,在如東法院政治部辦公室也來了一位“特殊”訪客,目的也是一樣,捐款。說他“特殊”,因為他1947年就參加革命了,當時他才13歲,在“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歲月裡已經在紅星照耀下爭當先鋒;說他“特殊”,也因他命運坎坷,配偶早早去世,兒子精神病二級殘,女兒身患白血病。本應在86歲高齡安享晚年的他,卻常年在醫院照顧子女,因較大的醫療費用支出,生活較為困難,他也是組織常年看望慰問、關懷救濟的對象。得到組織號召全體黨員為抗擊疫情自願捐款的消息後,他二話不說,趕忙從醫院趕到單位,從入不敷出的每月退休金中拿出200元作為特殊黨費上交組織,為戰“疫”盡一份微薄力量。

眾志成城戰“疫”情,銀髮生輝助打贏。連日來,如東法院老幹部黨支部針對疫情期間無法聚集、老黨員居住分散、腿腳不便的實際,採取多種方式、多種途徑靈活組織捐款。“年輕”的老幹部在支部微信群裡來了一場又一場“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紅包雨,“輪椅”上的老黨員委派兒子女兒、孫子孫女上門代捐,“健碩”的老同志則就近找機關黨委下屬黨組織代為轉交老幹部支部。而支部書記李國群做完手術還未完全康復,更是拖著病體,不辭勞苦地實行“上門服務”,老伴更是看在眼裡、急在心理,跟著一路“保駕護航”……

眾人拾柴火焰高,點滴愛心築防線。100、200、300、500……5500元,一筆筆捐款,並不是一個個簡單的數字,更多地表達瞭如東法院這些老院長、老庭長、老法官們的特殊感情。危難時刻見覺悟、時艱之時顯真情,這正是東法老黨員踐行初心與使命最好的詮釋!正如老幹部支委於義勇所說:我們雖然不能像年輕人一樣抗戰在一線,但作為黨員必須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該出手時就出手,用實際行動奉獻力量,體現我們老黨員“銀髮也能生輝”的責任與擔當!(吳春熊、王海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