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越來越多外賣消失?

“美團再不降佣金!我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這幾天去公司樓下小飯館時,商家如此對我們抱怨。

疫情之下,餐飲行業可謂是海浪滔天。“一個月鉅虧七個億”“賬上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每天一睜眼就是幾百萬的虧損 ”餐飲企業西貝、九毛九等都在叫苦連天。

巨頭尚且如此,更遑論中小企業?

工信部對240萬戶雲平臺和電商平臺上的中小企業進行的監控顯示,目前全國中小微企業的復工率僅在30%左右。根據中國飯店協會調查,疫情開始至今,70%的企業營業額同比下降超過90%,40%的企業虧損金額佔去年全年營業額的50%以上。

2020,越來越多外賣消失?

被允許的營業時間遙遙無期,但是房租等固定成本照樣得支出;

想通過外賣來拯救自己,但是卻沒用戶接單;

菜價噌噌地上漲暫且不提,由於交通封閉、物流受阻等多方面原因,你有錢也買不到貨;

克服千難萬險好不容易有用戶接單,但是卻找不到騎手來送;

用戶等了四個小時,也等不到一杯奶茶.......

以上,都是小微餐飲的真實寫照。

而來自於平臺的佣金抽成,就是那根“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不是看到各種巨頭扶持中小商戶的優惠措施?

但這只是大家看到的表面,諸多商家表示“對於外賣並無卵用”。美團與餓了麼推出的“減免佣金”幫扶措施主要針對的是到店業務和口碑商戶,並不是外賣商家。

疫情爆發後,餐飲商家的堂食業務幾乎停擺,所以平臺的幫扶舉措對於餐飲商家的扶持效果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新冠肺炎對中國餐飲業影響報告》顯示,91%的餐飲企業表示,平臺的佣金費率並沒有優惠,2%的企業則表示,平臺的佣金費率還有所提高。

中國商報進一步指出,美團外賣目前對大型連鎖餐飲和中小型餐飲分別收取18%和23%的佣金,遠高於其他平臺。

“堂食的收入目前幾乎為零,一單60元的外賣,美團要從中抽取近15元,現在還讓我們承擔一部分配送費用。”

“不做外賣業務的話只能坐吃山空,做外賣業務相當於給平臺打工。”

“2020年,估計會有很多外賣商家消失.......”


平臺的這一番操作,引發了眾怒。目前已經有包括重慶、四川、雲南、山東等多個地區的行業協會喊話美團餓了麼,呼籲平臺降低外賣商家傭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2月16日,亞洲餐飲聯盟發出《關於全國餐飲人為爭取外賣平臺減傭而行動的通知書》,呼籲外賣平臺進行實質性降佣金。

2月18日,重慶市餐飲商會等四個餐飲相關行業協會聯合發佈《關於餐飲外賣平臺全面降傭的建議函》,呼籲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減免佣金。

2月20日,四川省南充市火鍋協會以公開信形式向南充市政府舉報美團存在突然提高佣金、壟斷經營及不正當競爭兩方面問題。同日,河北省飯店烹飪協會發布《致電商平臺的公開信》,呼籲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降低外賣佣金費率。

2月22日,雲南省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發布《雲南省22萬餘家餐企致美團外賣等平臺的公開信》,希望外賣平臺降低外賣佣金費率,文中提及,“餐飲企業與外賣平臺一直相互依託”“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2月24日,山東省飯店協會、山東省級涉餐飲協會及16市行業協會,代表全省37萬餘家餐飲企業,向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公開發布《關於強烈呼籲外賣平臺全面降費的公開信》。信中指出:“線上外賣平臺高額佣金費率的巨大壓力,讓餐飲企業苦不堪言、雪上加霜。”

2020,越來越多外賣消失?

除了吸血商家之外,有的行業協會還指出,美團搞排他經營,強迫商家“二選一”!

四川南充火鍋協會指出:“美團要求商家只能與該平臺合作,若商家除美團外還在其他外賣平臺上線,則商家的佣金將從20%上調至30%。若該商家已在餓了麼等平臺入駐,則會要求商家在其餘平臺下線後,才能入駐美團。”

美團為何對外賣商家下這麼大的狠手?

原因在於,構建“food+platform”戰略、想走大平臺發展路線的美團,目前的收入大頭仍然是靠“food”這一部分。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餐飲外賣業務佔公司總營收的57%,第二季度的佔比則為56.6%。

要知道,美團可是一家上市公司,不交出漂亮的財報,不交出好看的數字,股東們自然會用腳投票。

因此,自打2019年以來,一直有商家反映美團的抽成比例在不斷上調。從最早的18%調到22%,升至25%,甚至部分地區的30%。

而美團Q3財報之所以大幅地扭虧為盈,來自中小商家的抽傭功不可沒。美團財報顯示,美團向入駐餐飲商家收取的佣金達到了15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9%,但其營收增長為30.4%,佣金增速高出交易額9個百分點,佣金再加上相關的廣告、商家服務等,美團從平臺商家身上賺取的利潤,成了財報中淨利潤的主力軍。

好傢伙,這就相當於美團一天要向中小商家們抽取近2個億的費用!


不過,逐利向來都是資本家的天性。如果從冷冰冰的純經濟學角度,企業當然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

前段時間鬧的沸沸揚揚的租房市場,不也是如此?蛋殼一手要求房東免租,一手卻仍然收租客房租,兩頭賺差價;自如更是乾脆,直接漲租客們的房租。

沒辦法,甲方和乙方的話語權本來就是不對等的。身為甲方,無論是外賣平臺、還是租房平臺,自然要從乙方身上賺錢,比如中小商戶、比如我們廣大租客。

尤其是這個甲方還牢牢佔據市場壟斷地位的情況下,就更容易發生“店大欺客”的行為。比如美團,就佔據了接近市場65%的份額,外賣日活用戶人數達到6985萬。而國內長租公寓的前十名中,排名第一的自如幾乎相當於其他九名的總和。

更進一步講,這還會影響到我們廣大消費者的福利。“羊毛出在羊身上”,商戶經營成本加重,自然會變著法的轉嫁到消費者頭上,比如漲價、比如減少分量;商戶不堪重負而倒閉,也勢必會影響到我們選擇的多樣性。

2020,越來越多外賣消失?

但問題在於,“甲方”和“乙方”,真的是完全對立的嗎?

這早就不是傳統社會“地主”和“長工”的年代了,商戶完全有平臺轉移的可能。而且美團的平臺屬性還不像天貓這樣的平臺,對於商戶的綁定程度相對有限。商戶選擇平臺的唯一標準就是,你能不能給我帶來更多的用戶,能不能讓我賺到錢。

尤其是在美團最大的競爭對手,餓了麼還在一邊虎視眈眈。目前已經升級為“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的餓了麼,可謂是火力全開,自打去年起就推出了一系列扶持中小商戶的措施。

不說其他的,就看兩家公司的佣金費率,雖然現在美團商戶數量眾多,但商戶的遷移動力是顯而易見的。

有資料顯示,美團點評外賣抽傭規則是,對大型連鎖餐飲執行18%抽傭;對小型餐飲執行23%左右。餓了麼外賣抽傭規則是對大型餐飲連鎖執行15%抽傭;對小型餐飲18%-20%抽傭;新籤用戶16%-17%抽傭。

其實,危機的苗頭早已開始顯現。從美團財報來看,2019年Q3的活躍商家數量約為590萬,相比Q2增長為0,而去年這一數字的增速高達44.3%.

早在2019年年初,央視、人民網等多家主流媒體都曾報道過美團大幅“漲傭”導致商戶大批逃離美團。

2020,越來越多外賣消失?

對於巨頭平臺來說,他們其實是與商戶繁榮共生的“命運共同體”。只有商戶的數量足夠多、服務足夠好,才能夠吸引到足夠的用戶,平臺才能有強大的號召力;只有商戶的經營得到維持、利潤得到保證,平臺才能長久地賺到錢。

這一點,相信美團、自如們不是不明白,只是在“短期可見的真金白銀”與“長期的可持續發展”之間進行取捨,還需要一定的魄力。

同舟共濟,共度難關!希望巨頭們,在通過社會大量賺錢的同時,也能負起應有的責任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