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去哪裡

前幾天,袁金松接到了企業復工通知,回到了崗位上。劉洪順也在收拾店面,等待疫情退去春暖花開的那一天。他們之間達成了一個默契:“抗擊疫情,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去哪裡!”

今年33歲的劉洪順和38歲的袁金松是廣陽區九州鎮人,他們是和睦友好的鄰居。自疫情發生後,劉洪順響應號召,將自家商店關停。在企業打工的袁金松也延長了假期。閒下來的兩人商量著要為打贏這場戰役助力,於是變身“戰士”,走上了抗疫一線。

通過網絡報名,二人如願成為了志願者,並於2月7日在廊坊空港九州防疫檢查站上崗執勤,配合鎮政府工作人員、公安幹警、醫護人員排查過往車輛。

這個站點是進入市區的重要通道,全市每天一半以上的進廊車輛都來自這裡,高峰時期日排查達2700多輛次。

在執勤中,劉洪順遇到一輛無償獻血車,與司機交流得知,疫情防控期間,血液招募工作受到了影響。他將這個消息告訴袁金松,兩人約定,在輪班休息時去獻血。

2月19日上午,輪班休息的劉洪順、袁金松發動了4名親友,一行6人輾轉去到了位於市區的京客隆愛心獻血屋。經過各項檢測,劉洪順和其中兩名親友符合獻血條件,完成了獻血,袁金松因其中一項指標不合格,未能獻血。

當天下午,二人又匆匆返回到崗位上。執勤時,袁金松覺察出劉洪順臉色不好,向領導彙報後,扶劉洪順到帳篷內休息。不到半個小時,劉洪順又主動申請上崗。他對領導說:“每個崗位都有相對應的職責和任務,我不能撤下來。”那段時間,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為戰“疫”貢獻著力量。

2月22日,依照上級指令,廊坊空港九州防疫檢查站撤崗。劉洪順和袁金松又閒了下來,他們在廣陽區青年志願者工作微信群中,看到廣陽區世錦名城小區需要志願者支援。該小區在市區光明東道與東安路交口,離他們住的地方有14公里,兩人顧不上考慮路程遠近,立即報了名。

“您好,請出示一下出入證。”3月3日,在世錦名城小區的一處公寓樓前,劉洪順、袁金松正在執勤。自疫情發生後,世錦名城小區全體物業人員上崗執勤,工作一直處於飽和狀態,劉洪順和袁金松的加入緩解了他們的壓力,可以讓他們騰出時間吃飯、休息片刻。幾天前,世錦名城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進展順利,不再缺人,劉洪順和袁金松又一次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逆行知勇士,危難見人心。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像劉洪順、袁金松一樣的無數凡人勇士挺身而出,守望相助,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注入了磅礴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