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黑人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看她作品十句話,感嘆文筆真細膩


你知道這位託妮·莫里森女作家嗎? (單選)
0人
0%
知道
0人
0%
第一次聽說
<button>投票/<button>

託妮·莫里森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黑人女性作家,她也是美國文學界的國寶,這是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在社交媒體上對託妮·莫里森的評價。


首位黑人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看她作品十句話,感嘆文筆真細膩

託妮·莫里森出生於1931年2月18日,也就是89年前的今天,她們一家人住在俄亥俄州。她的父親是一名焊接工,母親在白人家做傭人。為了躲避種族歧視,父母從美國中西部搬到了美國南方,後來又為了工作原因搬到北方。父母對黑人文化很自豪,她從小便很喜歡讀書,在黑人文化的耳濡目染中,對文學很感興趣。


首位黑人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看她作品十句話,感嘆文筆真細膩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她是班裡唯一的一位黑人學生。18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專門為黑人開設的學校,學習英語和古典文學。畢業後她又進入了康奈爾大學,並獲得碩士學位。畢業後,她在幾所大學裡邊任教。

《最藍的眼睛》是她的處女作,發表於1969年。她的其他幾篇代表作品,如《所羅門之歌》、《蘇拉》也被文學界和評論界廣泛關注,並反響強烈。1988年她獲得美國普利策文學獎。


首位黑人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看她作品十句話,感嘆文筆真細膩

1993年,她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了文學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黑人女性作家。莫里森一生創作了11部小說,5本兒童讀物、2部話劇,還有一些歌曲和歌劇。她的作品大多以美國黑人生活經歷為主,文筆細膩流暢,人物和情節非常生動逼真,可以說是汗暢淋漓地描繪瞭如今黑人民眾的生存境遇和境況。

邪惡的人以邪惡的方式去愛,殘暴的人以殘暴的方式去愛,軟弱的人以軟弱的方式去愛,愚蠢的人以愚蠢的方式去愛。——託妮·莫里森


首位黑人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看她作品十句話,感嘆文筆真細膩

她就這樣陷在緊緊束縛著她的信念中,只有奇蹟才能讓她解脫,如此她將永遠都看不到自己的美,她只能看到自己能看到的東西:別人的眼睛。——託妮·莫里森


首位黑人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看她作品十句話,感嘆文筆真細膩

你看著他們,心裡好奇他們為何如此醜陋;你仔細觀察,卻找不出根源。然後你意識到這醜陋來自信念,他們的信念。——託妮·莫里森


首位黑人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看她作品十句話,感嘆文筆真細膩

愛,像楓樹的汁液般稠密黝黑,慢慢湧入那扇裂了縫的窗戶。我能聞到它,嚐到它的滋味——甜美,陳腐,深處帶點冬青的味道——在那幢房子裡,愛無處不在。——託妮·莫里森


首位黑人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看她作品十句話,感嘆文筆真細膩

深夜,當我的咳嗽變得乾燥又劇烈,就會有腳步踏進房間,就會有大手重新把毯子蓋好,把被子掖好,然後在我的額頭上停留片刻。因此,每當想起秋季,我想到的都是某個人和她的雙手,這個人不想讓我死去。——託妮·莫里森


首位黑人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看她作品十句話,感嘆文筆真細膩

她的嗓音是那麼甜美,她的眼神是那麼醉人,使我不禁對那些艱難歲月心生嚮往,渴望自己能生長在那一文不名的年代。——託妮·莫里森


首位黑人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看她作品十句話,感嘆文筆真細膩

除了浪漫的愛情,她又產生了另外一份幻想——美麗的外貌。這也許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具毀滅性的兩種幻想。二者都源於忌妒,在缺乏安全感時最為活躍,終將以幻滅結束。——託妮·莫里森


首位黑人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看她作品十句話,感嘆文筆真細膩

我們在與她的醜陋比鄰時都感到自己無比美麗。她的質樸裝飾了我們,她的罪過反襯出我們的聖潔,她的痛苦讓我們的健康顯得光彩照人,她的笨拙讓我們覺得自己充滿幽默感。——託妮·莫里森


首位黑人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看她作品十句話,感嘆文筆真細膩

他們將是她所愛的一切。然而這種愛如同在火上熬得太久的糖漿,成了又硬又甜的一灘泥,粘在鍋底刮不掉,只剩下甜味。——託妮·莫里森


首位黑人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看她作品十句話,感嘆文筆真細膩

他們對待醜陋的方式各不相同。布里德洛太太看待自己的醜陋就像眼緣看待道具:為了凸顯性格,為了強調她市場想象的那個屬於自己的角色——殉道者。——託妮·莫里森


首位黑人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看她作品十句話,感嘆文筆真細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