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糧食的價格漲到四、五塊一斤,對農民來說是好事嗎?

jinkie


中國作為發展國家糧食是個大問題,糧食價格太高可能造成社會問題,政府應該從財政上補助惑降低農資,化肥,農藥,電費價格讓糧食價格合理價位運行。無糧不穩,價高物高。可能造成新一輪漲價朝。


天津衛香酥雞蛋灌餅


應該不會是壞事!對城裡人來說既是麵粉五塊一斤,每個人每天1.5斤,也就7.5元,每月225元對三千元工資的一般人,影響不大。但是農民種地收入就很可觀了!每畝地秋夏兩季能落五六千元,不用擔心土地撂荒的問題了!再算一筆帳,就按北上廣每平房價十多萬,按現在糧價麵粉就算兩元,每個人每天三元夠了,每年1080元,活百年吃的麵粉,在北上廣只能買一平樓房,農產品跟其他物價怎麼比?糧食長到四五元每斤也不是不可取的!至於怕進口糧食衝擊,像保護民族工業的汽車業一樣,國家嚴格控制就行了!


LiHongMing


糧食漲價,對農民來說,其實是一件壞事!水漲船高的道理大家都懂。你的糧食如果漲一角,那麼人家的物價會翻好多倍,還是人民幣升值不升值的原因,不管漲多少,農民的兜兜裡還是沒錢!其實農民種地賺錢,真的很難!



冰翼夢語


漲價肯定都會漲價,但是糧食漲價很慢,一分錢一分錢漲!種糧食太容易了,一畝田的產量很高,畝產一千五百斤,一斤五元,我們農村裡都可以一個人種一百畝以上。種田的人都一年爆富了,外出務工的農民還出去幹啥?十億人口,農村只要一億人就可以了,這目標在中國需要三百年才能實現,主要是思想改變的慢!工業發達帶動農業,現在中國農業,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從事體力勞動,種出來的東西,都是基本農作物,產量低,品質差,工錢是不算上去的,就是種得自己吃,吃不完的餵雞豬牛……就說我們家,田租給別人了,一畝田租七百元,四畝多就三千塊錢,換米吃,地就種點一家人吃的東西,西瓜菜什麼的,生活來源靠打工掙錢……農業想要發展好,國家需要改革,農民都要拿工資,都要到農業公司上班,做體力勞動,因為現在在農村很多人吃飯不做事可惜了,農業公司的東西直接送到超市,小商販都不要了,環境衛生好些!東西便宜,人民生活就幸福,貴了,日子就難過!



新老狐


我個人認為糧食四五塊錢一斤,看似農民掙錢了,是好事。但未必是好事,首先你糧食價格是上去了,但種子化肥農藥的價格,包括春種秋收的人工費也會漲價,只是比現在多掙錢了而已。但多掙錢不代表就一定是好事,首先你得把糧食賣了才是錢,賣不了它只是糧食不是錢。而糧食又和往殖業和食品加工業有關,如果只是糧食價格上漲,而這兩個產業不漲,還是原來的樣子,那只有賠錢。誰願意幹賠錢買賣,如果這兩個產業的人少了,糧食賣給誰,糧食賣不出去,錢從哪來。


於野洋


對農民來說是好事,糧賤傷民,糧貴傷民,糧價貴了,農民收益多了,但反過來。糧價貴了,傷了其它民的心,所以說,糧食穩,人心穩,手中有糧心不慌,但願國家重視糧食要端在自己的飯碗裡,還要種在自己的地裡,糧價平穩即可,別象房子一樣價高攀不起,棄之可惜,食之無味,即怕降下怕漲,象豬一樣,有錢買,無豬賣,人為挫傷市場規律的運行週期,平穩即行,即不影響民的種糧性,又不破壞市場機制,涉及民生的緊迫性











墨軒國畫油畫裝飾畫


有好處也有壞處,咱們分開來說:


好處:農民的收入增加了,農民的種田積極性會大大增強,那些遠走他鄉的農民工都會回家種地,甚至會出現集體土地競爭承包的狀況。城市的建築,還有工廠流水線上的打工者,飯店服務員,家政服務員等,以後幾乎見不到農民工,這些都讓城裡人去幹吧,當然,這是在糧食價格漲四五元錢,其他物價都保持平穩不漲的情況下。

壞處:現在的糧食價格,以小麥為例:一斤小麥1.2元,要是漲到四五元錢一斤大約翻了四五倍,小麥做為基礎農產品,都四五元一斤了,那麼饅頭,麵包,餅乾等得多少錢一斤,城裡人在工資不漲的情況下,他們連飯都吃不起,還得讓他們去工地搬磚去,你感覺他們活的下去嗎?其實糧食漲到四五元,其他物價也會隨之上漲,真到了那個時候,其實和現在沒有什麼區別,農民掙了錢一買東西就沒了,還是農民沒錢賺。

綜上所述,糧食只能保持相對穩定,不能大幅漲價,要是真的大幅漲價了,農民未必會比現在好過。


米滿倉


糧價上漲其他的產業也會跟著相繼上漲,包括房租水電,如果單一的上漲是不可能的,賣肉的要吃糧,賣菜的要吃肉都是一個效應,最後變成錢越來越貶值,早20年10塊的價值比現在的100沒啥區別


總有民想害朕165134192


有人不知農村內情就在一旁貶說農村人…其實,說農村,說農事只有瞭解農村,和真正扶持農村的村幹部他們以及農民最瞭解農村…

就說一畝不缺水源的水稻田,通過買稻穀種(優質良種)再育種到耕田施底肥,整平育秧田,再移栽到田裡,再培管,再施追肥,再治蟲打藥治稻病防稻病,就說沒有天旱,沒有雨天過多,還有在抽穗期沒遇天旱與大風或連綿雨和沒有病蟲害,以及收割天天氣好稻子不倒伏和不遇連綿雨稻穀就不會發芽才有1200斤的收成,就按100斤稻穀1、2元的價賣出去,每一畝也只能賣1440元還要從這1440元裡除出買種穀的錢,買肥料買農藥的錢,一季稻得打幾次藥,還要出收割機的錢,這是單季中稻才有1200的產量,要是早稻那就只有一半的產量,而農藥化肥卻不能少,晚稻也就只有1000來斤,種子肥料農藥款一樣都不能少。還有耕田費呢?

所以,我說不是農民不內行,不是農民不會種田,而是半年才能收割一季稻子,一季也就只有這麼個收成!


王雪華


從我國形勢發展趨勢來說,希望糧食漲價並不是什麼好事,第一點農村農民土地並不怎麼多,每人田土平場一畝或幾分吧,再漲價也發不了什麼多少財的,反之是照顧到那此承包流轉土地作業的少數人群,大部份農民也還是在弱薄的壯態中擺度。第二點根據我國的各等建設還沒有基本完善,還得需要一長時期的建造,還需有大量農民工的投入和支援作業,一旦糧食價格漲了,無論是在工地上或城市裡生活,將增加不少的生活費用。比如糧漲價了,養殖的飾料也隨水漲船高,那就產生畜禽肉類等也要跟著大漲,理所當然地要增加大量的生活費用,生活費用增多,只有增長工資報酬,那就不止是工資問題,其它百市樣行都得跟風而上的漲著。真是這樣的話,國家為付足成本等費用,只得多印鈔票補充才行,這也只是加重造錢的成本費用。搞了半天,農民沒撈到什麼好處,還造成用錢時難得多數,豈不是成了三加二減五等於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