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千佛山:大舜石圖園

濟南千佛山,古稱歷山、舜山、舜耕山,相傳舜帝曾在此山開荒種田。

從千佛山正門沿山道而上,在臥佛東側百餘米的叢林中,有一座由9根石柱組成的大舜石圖園。

濟南千佛山:大舜石圖園


石圖園說的是圖像,又有圖騰之意。內容有神話、傳說、古史。神話系列為中心,,石柱上刻有鳳凰、三足烏、夸父逐日、羿射九日、嫦娥奔月、泰山玄女、黃帝戰蚩尤等故事。傳說系列,刻有象耕鳥耘、漁雷澤、淘河濱。古史系列,刻有堯帝求賢、四嶽薦舜、大禹治水。


堯舜相見:國君堯帝管理國家有方,自己生活簡樸,穿的是粗麻布,吃的是野菜湯,與平民無二,得到了百姓的愛戴,統治國家的近百年國家實力雄厚、國家強大無比,任何力量都無可奈何。年邁需選接班人時,他不把權位讓給自己的兒子丹朱,而是要尋找一個德才兼備的人。各部首領紛紛向堯推薦生活在農村的年輕人舜。舜品才兼優,他的父母經常虐待他,可他仍不失為孝,他在歷山下種田,謙讓於百姓,致使所居之處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堯聽到有這樣一個賢人,就決定親自造訪他。這就是流傳至今刻在石刻上的堯舜相見。


濟南千佛山:大舜石圖園


舜命禹治水:帝堯時發生了特大洪水,堯讓禹的父親鯀治水,用了九年時間,洪水依然危害著人民,受到處罰。舜繼位後,便又派禹去治水,他吸取了父親失敗的教訓,花費了十三年終於把洪水治服,後來繼承了舜的帝位。由於禹的努力,洪水終被治服,於是出現了“君臣相賀,普天同慶”的場面,他的治水精神和業績,全部鐫刻在了石圖園的第二根石柱上。


濟南千佛山:大舜石圖園


舜帝東巡:“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覲東後。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禮、五玉、二生、一死贄。如五器,卒乃復。”這段文字記載了舜東巡、祭拜泰山、制禮作樂的故事。舜的九個大臣:禹、棄、契、皋陶、垂、益、伯夷、夔、龍,上下排成三排,魚列出行。東巡的隊列行至泰山山前時,即點燃木柴祭祀泰山,祭祀場面宏大。舜召見東方個諸侯君長。舜和群臣相互告誡,接受各方諸侯的朝覲。根據自然規律,協調四時的月份和日數,又統一音律、度量衡,按照公侯伯子男的五個等級,制定了五種相應的禮節和五種圭玉的貢物。諸侯以三種顏色的絲綢作為貢品,卿大夫用活羊活雁作為貢品,士以一隻死雞作為貢品。朝覲完畢,再把五種圭玉歸還給諸侯。因為以文治國,所以就連三苗國也被感化了。


濟南千佛山:大舜石圖園


石圖園中央第四根石柱上鐫刻著多個故事,有皇帝戰蚩尤、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第五根石柱上刻的是東夷族的圖騰;第六根石柱鐫刻著是羿射和夸父追日的故事。


濟南千佛山:大舜石圖園


舜耕歷山:第七根石柱上鐫刻著舜耕歷山的故事,堯舜在歷山耕種,歷山的人都讓他在河畔耕種,在雷澤捕魚。雷澤的人都讓他居住,在河濱製陶,在那裡的陶器沒有不好的。一年後他所居住的地方就聚集起來,兩年後成了一個小鎮,三年後就成了一個都市。

虞舜三次罹難:第八根石柱,鐫刻的是虞舜三次罹難的故事。舜的父親瞽叟和弟弟象想謀害舜,讓舜修補倉房的屋頂,他們卻在下面縱火焚燒倉房,舜靠兩隻斗笠作翼,從房上跳下,倖免於難。後來瞽叟又讓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卻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將舜活埋在裡面,幸虧舜事先有所警覺,在井筒旁邊挖了一條通道,從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時間。瞽叟和象以為陰謀得逞,象說這主意是他想出來的,分東西時要琴,還要舜的兩個妻子給他做妻子,把牛羊和倉房分給父母。象住進了舜的房子,彈奏舜的琴,舜去見他,象大吃一驚,老大不高興,嘴裡卻說:“我思舜正鬱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順父母,友于兄弟。他們仍不死心,又設第三計,他們請舜喝酒,在酒裡下了毒藥,娥皇、女英事先得知此事,就用配置好的解毒藥讓舜飲用洗浴,結果瞽叟和象下的毒藥沒有生效,舜又逃出一災。雖然父母和兄弟連連設計害舜,然而他卻不記仇,仍然孝順父母、愛護兄弟,終於感化了他們,從此全家和睦起來了。

舜帝南巡:鐫刻的是虞舜南巡死葬蒼梧的故事。舜繼位後,曾經在堯時期的舊臣子密謀造反。時逢江河湖海肆意氾濫。舜授意鯀去各處研查。舉辦大典時,舜被刺客刺傷,為了查出幕後主使,舜帶上禹等人開始南巡。度過種種磨難,剷除了渾敦、三苗王等邪惡勢力,眾人主張殺掉三苗王等一干要犯,舜認為要想這片土地從此不動刀戈,必須從精神上征服強悍的對手。原本要繼承王位的丹朱是一切的幕後主使者,丹朱認為自己活著的目的就是戰勝不可戰勝的舜。舜繼續南巡恰逢鯀築壩防水,鯀得意的向眾人展示他的成果時,洪水突然決堤,鯀在自刎前向舜推薦自己的兒子禹來治水。丹朱率大軍前來進犯,舜帶領大軍與丹朱會戰,丹朱、三苗王具備擒獲。丹朱不願接受舜的赦免,自裁於獄中,三苗王終於心悅誠服。舜命禹治理水患,天下太平,四海賓服。


濟南千佛山:大舜石圖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