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风少年》:14岁非洲男孩,用一本书,一双手,走出新人生

水,是生命的源泉!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与水有关的故事吧!

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只能看到非洲大地上人们在生活中的一次次困境。《驭风少年》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影片,它从真实的视角出发来看待14岁的少年威廉是如何一步步依靠自己的努力带领身边人走出生存困境。

故事的背景是非洲的马拉维,这是一个贫瘠的国家,位于非洲的东南部。国土面积狭小仅有1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00多万。作为非洲小国,马拉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这里的民众被干旱、饥荒、疾病所包围。每一个生下来的人,毕生都要面对的就是在马拉维生存下去或者逃离这个让人不舒适的地方。主人公威廉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家里五口人凭借着不够肥沃的土地维持着基本的生活。14岁的威廉一直以来对干农活不感兴趣,只喜欢研究那些电子小东西,经常去废料厂捡一些小零件,帮人修修收音机等物件。父亲对他的行为甚至都有些反感,因为种地才是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驭风少年》:14岁非洲男孩,用一本书,一双手,走出新人生

作为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拍摄的人物励志片,电影中的威廉出身贫苦,在干旱季节的他想要发明风车发电,抽水灌溉。但他的想法得不到父亲的支持,即使这样他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最终将水源带给了这个被烈日炙烤的村庄。

14岁的孩子总喜欢在自己的领域里摸索前进,坎威廉的父亲又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地地道道的农民,有着自己心中的执念,以为用心耕种和祈祷就一定能够换来甘霖的到来。威廉需要冲破来自身边的压力,将自己的思考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才知道结果如何。因为这是他们在干旱季节里唯一生存的机会。

《驭风少年》:14岁非洲男孩,用一本书,一双手,走出新人生

在马拉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对于出生在马拉维的人来说,出生后就要学会面对自己的命运。因为在这块贫瘠的非洲土地上,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干旱和洪水时不时的会让这里的土地陷入困境,不作为的机构根本无法救助所有灾民,对于他们而言,困境中只有自救。一场灾难,意味着一切又要重新开始,而面对这样的问题已经成为马拉维普通人必须学会的技能。

这里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驭风少年》关注的不是大人世界,而是孩子们的实现自身创造力的事情。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成长。在马拉维许多本应该在学校里读书学习的孩子,因为没有足够的学费而成为校外之人。

威廉喜欢物理,他好奇的研究起老师自行车上的电灯是如何亮起来的。被赶出学校后,为了能够学习物理,研究发电,他必须到学校的图书馆去看书学校。为此,他去求了图书管理员,好在他被允许私自来图书馆看书。但是干旱带来的结果是学校因为经费不足而关闭,他一个人的学习生涯也要暂告一段时间。

没有学校,没有老师……在马拉维学习是奢侈的,威廉的知识全凭一个人努力的从零开始。

《驭风少年》:14岁非洲男孩,用一本书,一双手,走出新人生

镜头之下,我们看到少年在干旱的土地上向父亲展示着自己用风车发电带动收音机的发明。可是父亲关注的是他没有和他好好种地,还踢散了他的发明。威廉为了说服其他孩子相信自己能够发电,他一个人在众人面前修好了收音机。为了打破周边的质疑,威廉一个人做实验,做设计,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马拉维,困境中的人们要时刻准备着从零开始。而威廉要打破所处的困境,一个人从零开始学习,开始实验,开始证明自己!

《驭风少年》:14岁非洲男孩,用一本书,一双手,走出新人生

质疑与支持,困境中的“破与立”

威廉是一名正在成长的创造者,在他的历程中有一个人的角色尤为重要,这便是他的父亲。家庭中的父亲是充满责任心的丈夫和父亲,他愿意为这个家庭每天在土地上努力。也是他帮威廉凑够了学费,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知识的意味。可也正是他的父亲,成为了他创造过程中的最大质疑与阻碍。

想必所有的父亲都有着一副严厉的面孔,总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跟随自己的脚步,成长为男子汉。当干旱来临,家里没有存粮的时候,威廉的父亲希望他能够到地里去耕种。但是坎宽巴却一心想着造风车发电的事情,竟然还和同伴一起威胁父亲交出家里最值钱的物品“自行车”来帮助自己造风车。这直接惹恼了他的父亲,在父亲眼中威廉就是个不学无术混子,他讨厌儿子所做的一切。为此,他还强迫儿子每天到地里耕种。

《驭风少年》:14岁非洲男孩,用一本书,一双手,走出新人生

这是一种来自家庭的质疑,作为儿子本想获得父亲的承认与支持,去将心中所想付诸实际。但在这个过程中曾深爱自己的父亲,却发出了最大的质疑声。

家中的黄狗因饥饿死去,威廉亲手埋葬了与自己亲近的宠物。这一切被父亲看在眼里,他明白,饥饿还会持续,如果再没有办法解决问题。接下来饿死的将是自己的家人。作为负责任的男人,他是不会让自己的家庭走进那一步。

他选择抛下自己的质疑,将最后的希望压在儿子威廉身上。他终于贡献出了自己的自行车,并招呼身边的伙计来一起听从儿子的调遣,一起制造风车发电。

《驭风少年》:14岁非洲男孩,用一本书,一双手,走出新人生

从最大的质疑到最大的支持,威廉的父亲看到了现实中的死亡。是黄狗的死亡,让他明白了困境中的自己和家庭有多渺小。一味固守着自己内心的传统,始终无法改变现状,或许相信孩子打破常规才是出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破不立”吧!

《驭风少年》:14岁非洲男孩,用一本书,一双手,走出新人生

一个孩子,如何让这一切不再艰难

大人们总活在自己固守的思想世界里,孩子们则总在一步步探索发现这个世界,这也是他们被称之为未来的原因。在马拉维面对大自然的灾害,为什么威廉能够成为那个带领人们走出困境的人呢?

非洲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大陆,在这里你或许常年生活在饥贫中,但你一定会更多地领略这块大陆的别样风光。威廉站在干涸的地里,被带着热浪的风尽情包围着。他在风中思考着,这常年不散的风到底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呢?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达尔文发现生物进化论……我们知道有太多的科学家发现了大自然的秘密。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对喜欢探索自然,发现自然。威廉作为孩子,他对自己生存的地方也充满了好奇,他喜欢用心去感受它,用手去触摸它。是这里的风给了他灵感,让他懂得在艰难的马拉维,永远不缺的就是“风”,这就是大自然赐给他们的礼物。

《驭风少年》:14岁非洲男孩,用一本书,一双手,走出新人生

对知识的渴望,应该是所有成功者的秘诀。在我看来,知识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结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都有无数人在为探索新知识而努力。威廉对这些知识充满的饥感,他爱思考,爱读书,即使家里没有学费了他也厚着脸皮去上课,去图书馆看物理书。对于一个非洲普通孩子而言,知识就是他们改变命运的重要渠道。也正是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威廉接触到了风能够发电的秘密。这一切正应了高尔基所说的那一句: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

《驭风少年》:14岁非洲男孩,用一本书,一双手,走出新人生

我们总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少年威廉如何才能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只有亲自动手成功,才能得到身边人的信任。从小风车带动收音机,从大风车带动抽水泵,这些都是威廉一次次实验的结果。通过读书,我们吸收知识,通过动手,我们明白知识。电在我们生活中是稀松平常的能源,而在马拉维的人眼中具有拯救生命的力量。少年威廉凭借着一本书,两只手以及一辆自行车,利用天然的风力发电从而将生命的源泉带到家乡的土地之上。

单纯执着的少年威廉,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他努力的学习知识并用双手亲自制造出了属于马拉维的奇迹。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了新的道路。

我们没有能力抉择出生,但我们一定有能力在困境中选择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