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开封地势无险可守,为什么北宋王朝还要定都开封?


明知道开封地势无险可守,为什么北宋王朝还要定都开封?

北宋,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王朝。它结束了自唐朝之后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建立了一个以文人为中心的政治权利体制。继承了唐朝文学的繁荣,也为明清时期的文学打下了基础。北宋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没有迁都的王朝之一,都城开封对于北宋的兴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是北宋王朝最重要的统治基础。

但是开封仅仅是中国六朝古都之一,它的历史地位相对于洛阳和长安还是要次一些。在北宋的历史上,只有赵匡胤提出迁都西京洛阳,后经考虑之后取消了这个计划。之后北宋的统治者一直没有推行迁都计划,可见都城开封对于北宋的重要性。那么北宋王朝始终定都开封的缘由在于那些方面呢?

明知道开封地势无险可守,为什么北宋王朝还要定都开封?

一、北宋定都开封的政治因素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以“禅让”形式取代后周,兵不血刃,实现了改朝换代。由于追随赵匡胤起家的文臣武将大多为后周旧臣,他们在汴梁安居多年,置下了产业,早已过惯了汴梁的安逸生活。定都汴梁符合多数大臣的心愿,甚至可以说是顺应民心。也正因如此,当赵匡胤接出西迁洛阳时,那些安土重迁的大臣才纷纷反对,以至于使宋太祖在赵光义“在德不在险”的劝说下,不得不对这种强大的习惯势力做出妥协。

这种妥协,对于开封来说,是福音,是机遇,因为它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与鼎盛。可是对于赵宋王朝来说,却是隐患,是灾难,因为它为这个王朝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病根。

二、北宋定都开封的经济因素

城市经济的繁荣对封建王朝定都有很大的影响。当时的长安和洛阳,由于连年战乱,受到极大破坏,经济凋弊不堪。对于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在京城驻守着庞大军队的赵宋王朝来说,要解决官府和军队的给养问题,汴梁无疑是建都的首选城市。开封漕运发达,宋初,汴河每年便可漕运粮食百万石,以后更达六百万石,最多时则达七八百万石,再加上黄河、惠民河、广济河的漕运,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北宋定都开封的军事因素

开封无山川之险,不利于守,却未必不利于攻。北宋政权在初期也只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由于后周世宗的改革,逐渐强大起来,加之南方其他割据政权在此时普遍衰落、腐败,统一天下的重任就落在了宋太祖和宋太宗的手里。开封处于四战之地,拥有发达的漕运,是发动军事进攻的绝佳之地。赵匡胤为实现统一,战略上是攻势而非守势,在别人的土地上摆开战场,对自家后院的担心似乎有些多余,定都汴梁仍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明知道开封地势无险可守,为什么北宋王朝还要定都开封?

小结

北宋定都开封顺应了政治重心东移,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潮流,是政治、经济、军事、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是综合比较古都长安、洛阳的产物。定都汴梁符合多数大臣的心愿:开封水运漕运的发达,天下货物聚集于此,为开封建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大约地处中原中心,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便于对全国的控制,抑制地方势力的过分膨胀,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宋初积极进取的军事战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