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下葬後,工匠該怎麼從墓裡出來?

鼓坊萬達分部周老師


古代的皇帝,對身後事是十分看重的,而且,這已經不再是一種個人的行為,更是一種國家的行為。古代的皇帝認為,如果死後,沒有葬的很好,會影響到子孫後代。古代皇帝靠的是自己葬禮來實現這樣的願望。

墓葬文化,在原始社會時期,就已經有了雛形,他們不再隨意的埋葬自己的親人,尤其是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物,這些人大部分都是部落首領,或者是在部落中有著特殊威望的人。

在龍山遺址、仰韶遺址以及更遠的山頂洞人的遺址中,已經看到了一些完整的墓室,雖然這些地方沒有啥太多值錢的東西,卻也出土了不少具有部落特點的陶器、骨器、石器和少量的玉器。

這些陪葬也從一個側面證明,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在中國大地上生活的人們,已經開始思考生死這樣的事情,並且開始重視死後的事情。

從厚葬到薄葬的漫長演變

從原始部落開始,人們第一次意識到墓葬的重要,一些有權有勢的人,貪戀生前的富貴,想要死後也享受。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慾望變得更加明顯,同時墓室也變得更大更豪華。

從殷墟中看到的一些墓室中,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青銅器,青銅器越多,越精美,墓主人的身份越高。甚至在墓室裡,還出現了主墓室、側墓室,殉葬坑,這些墓室明顯有功能區的劃分,像極了生前享受的東西。

但解讀甲骨文的工作依然還在艱難的進行著,因此,沒有太多的資料來證明,商朝的墓葬到底有什麼樣的標準和講究。但從出土文物看,這裡面一定是大有門道的。

從書面上對墓室的規格進行劃分,還是要到西周時期,周禮中嚴格的劃分了天子、諸侯、士大夫的墓葬級別,通過這些墓葬級別,來顯示等級的高低。周禮的墓葬制度已經相當的完善,但這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有理由相信,商朝已經有了足夠墓葬規格的要求。

整個西周、東周、戰國、一直到秦朝,厚葬成了主流。而且,統治者對墓葬非常痴迷,很多人從一當皇帝(或者諸侯王)就開始尋找風水寶地、設計墓室形狀,安排陪葬物品,最後還要設計一層又一層防盜措施。

秦始皇把這種厚葬發展到了高峰,從史料上記載,秦始皇從即位開始,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這種行為,在現代人看來,有些晦氣,但對於統治者而言,這不是晦氣,而是一種地位的象徵,更希望通過選擇一處風水寶地,來保佑子孫千秋萬代。

前無古人,後大概也無來者的秦始皇墓

秦始皇的墓,到現在都是一個千古之謎,大家都知道秦兵馬俑。實際上,能夠給人們參觀的,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而整個秦兵馬俑,只是秦始皇陪葬的一部分。秦始皇陵墓,無論從規模,陪葬數量,陪葬質量,都是前無古人,也許也可能是後無來者,至少從現在發現的古墓看,沒有哪個可以望其項背。

而秦始皇墓,除了前面說的一些東西,在史記上記載的防盜技術,也讓人驚奇,史料上記載甬道里佈置了機弩,墓室裡還有水銀,甚至還說了用寶石來仿造天上繁星而製造的墓室頂。

這些東西,還沒有得到全面證明,但經過專家檢測,秦始皇陵墓範圍內的土壤中,汞的含量,確實有些異常。

為了防止墓室的機密洩露,秦始皇陵墓在製造時,據史料記載,一些機關,像是閘門一些的,不單是為了防止外面人進來,也防止裡面的人出去。因此,大量工匠在竣工前夕,也被當做殉葬者埋在了墓室裡面。後來,這種手段被很多後世統治者利用。因此,一些工匠為了活命,往往也會留一手,給自己找一條後路,但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畢竟每一次修墓,都會動用數萬人甚至數十萬人,皇帝不可能把這些人都殺了,只會秘密處理掉一些核心的人物。

秦始皇的墓並沒有讓秦朝千秋萬代,卻耗盡了國力,因此,從秦朝往後,兩漢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墓葬都是以薄葬為主流,無論從墓葬規模還是出土陪葬的數量,都與秦始皇陵,甚至不能與西周戰國的陵墓相提並論。而且陪葬也從陶俑,青銅器,變成了一些陶器和漆器以及少量瓷器。

從秦朝以後,除了隋朝和唐朝安史之亂之前,還曾經有過厚葬的風尚,但整體墓葬,雖然規格很高,但相對來說,顯得寒酸很多。

各種繁文縟節,寒酸其實只是相對而言

說起後來的墓葬寒酸,其實也只是相對而言的,我參觀過十三陵中的定陵,幾十個人沿著陰暗潮溼的甬道,直通到地下,看到了萬曆皇帝和他兩個嬪妃的巨大石棺,這樣的工程量已經是令人歎為觀止。

相傳,萬曆皇帝雖然很“宅”,但他對自己死後的事情,像其他皇帝一樣,十分重視,多次到現場監督工程進度,據說,這個陵墓,花費了超過八百萬兩。

而定陵外面的地方,也是非常大,簡直像是一個皇家花園。據導遊說,這原先有著大規模的建築群,後來因為戰爭而毀掉,所留下來的,只是數量稀少的一些城樓亭臺而已。我們在這個園子裡轉了大半天,才轉了一個大概。可見,雖然後世沒有像秦始皇陵那般恐怖,但也十分驚人。

除了這些令人讚歎的地上地下建築以外,古代皇帝的葬禮,也是異常奢華,不同朝代,有著不同的講究,從一些清朝野史資料上看,清朝皇帝送葬過程中,光抬棺槨的民夫,每班就有128人,分三班倒,前面打招魂幡的有六十四人,儀仗隊超過一千人,後面還要跟著八旗貴胄以及禁衛軍。

這些人加起來,足有數千人之多,何況還有文武百官皇親國戚,這樣一個浩浩蕩蕩的隊伍,趕得上一場小規模的戰爭了。

從駕崩,到葬禮結束,至少也要一個月,其中還要包括選擇吉日的時間。這樣的耗費,難以計數。而皇帝死後,一般情況下,還會要所有百姓百日內不準有娛樂活動。

當然了,這些也只是在清朝全盛時期,至於後來,其實歷朝歷代都一樣,國力衰退時候,墓葬自然就不會講究這些排場了,對於很多末代皇帝而言,別說葬禮,有個棺材,已經是不錯的了。


小小嬴政


慈禧太后陵墓被孫殿英盜竊,就是因為有一個工匠從陵墓中逃了出來,當了孫殿英盜墓大隊的領路人。

這個工匠姓姜,是修建晚清慈禧太后陵墓的一名石匠,也不幸成為了最後封閉陵墓口的81名匠人之一。據姜石匠描述,當時建工對他們說封閉完洞口還有一出口,讓大家出去,誰都知道這是哄騙小孩的把戲,所以大家當時特別沮喪,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姜石匠也不例外,當時他才40歲左右,妻子剛生了孩子,自己第一面還沒有見到,想到這姜石匠不免傷心走神。就在這時,一塊石頭掉下來正好砸在姜石匠的頭上,把他砸暈過去了。

陵墓未修建好死人是不吉祥的,因禍得福,監工以為姜石匠死了,怕他玷汙了皇陵,便把他抬出去扔在了山崗上。姜石匠醒來後,發現自己在陵墓外邊,欣喜不已,撿回了一條命,真是大難不死呀!也是因為姜石匠沒有死,所以後來成為了孫殿英的引路人。

古人能活到老真的不容易,戰爭時候抓壯丁參軍,和平時候抓壯丁修陵墓都是常有的事情,這些都是有去無回的行當。

當然也有仁慈的皇帝,後周太祖皇帝郭威就是這樣的。他下令自己的陵墓一切從簡,不許打擾百姓,也不許放大量的金銀財寶。

修建陵墓是大工程,要想把工匠全部殺死並非易事,也會招惹民怨,所以更多的皇帝只是把封閉洞口的工人殺死或者圈養起來,只有極少數如秦二世和成吉思汗那般殘暴。

關注歷史,更關注被歷史忽略的角落!


尬聊歷史


一般來說,修陵墓的工匠是沒有機會活著出來的。但是人挪死樹挪活,工匠們腦洞大開之後,為自己尋得了一條活路。


我國殉葬歷史悠久,那些被用來殉葬的人當中,有一個很特殊的群體,那就是修陵墓的工匠。之所以將工匠也用來殉葬,無非就是統治者為了保證陵墓的隱秘,防止被盜。這些工匠生前努力修陵墓,陵墓修好了竟然也成了自己的墳墓,實在可悲!

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規模最大的殺工匠殉葬的事件發生在秦朝。

據記載,秦始皇死後,秦二世除了讓秦始皇未生孩子的妃子全部殉葬之外,還將所有參與修建秦始皇陵的工匠全部關在陵墓之內,讓他們給秦始皇陪葬。秦二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秦始皇陵的寶藏太多,他擔心工匠們將陵墓的內部結構和機關洩露出去,所以殺了全部工匠,防止被盜。

據文獻記載,秦始皇陵前後動用了七十萬人,花費了三十八年的時間來修建,到秦始皇去世的時候都還沒修好。修陵墓的人數如此龐大,我們可以大膽猜測,那些參與陵墓內部建造的工匠數量自然也不少。那麼這麼多人就不反抗被秦二世殉葬嗎?

其實當時秦二世耍了一個小心眼,在秦始皇的靈柩安放完畢之後,秦二世下令工匠們到陵墓中領取賞賜,等到工匠們都進入陵墓之後,秦二世便命人將陵墓的門全部關閉封死,然後在門外用封土封住。那些工匠在裡面鬼哭狼嚎數日之後,活活被渴死餓死,無一倖免。

我國曆史上最成功的殺工匠防止盜墓的陵墓是成吉思汗的陵墓。

公元1227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西征西夏的途中暴病身亡。按照蒙古人密藏的習俗,成吉思汗的子孫將他的靈柩用駱駝來送靈,一路上遇到任何人都會被殺死,然後帶到陵墓殉葬。等駱駝到達陵墓之後,士兵會將修陵墓的工匠和全部送靈的人全部殺死殉葬。而那些駱駝一樣會被殺死殉葬,只是因為駱駝善於記路。

最後,士兵們掩埋完陵墓之後,會騎著馬將地面踏平,不封不樹,等到上面長滿野草之後方才離開。當然,這些士兵回去後也是會被殺死的。就這樣,連成吉思汗的子孫都不知道他葬在哪裡,更不用說盜墓賊了。時至今日,成吉思汗的陵墓依然是未解之謎,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都曾尋找成吉思汗的陵墓,但是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

雖然說,古代皇帝為了防止陵墓被盜而將工匠殉葬的事件時有發生,但是我們也不得不佩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工匠們學會了“陵墓逃生術”,以後就再也不用擔心修完陵墓出不來啦。

我國曆史上比較出名的“陵墓逃生事件”發生在明朝,具體來說就是萬曆皇帝的定陵。

當時我國在發掘定陵的時候,考古工作人員怎麼也推不開地宮的大門,突然有個工作人員突然發現門縫裡面有東西,湊過去往裡面一看,原來是一塊長約1.6米的石塊抵住了門。

這塊石塊就叫做“自來石”,它就是我國古代工匠的發明。

簡單來說,就是工匠們在修好陵墓之後,會被要求將陵墓大門反鎖。但是要想反鎖大門,人就只能待在裡面才能做到,這不是死路一條嗎。工匠們自然不甘心死在裡面,變成殉葬品,於是發明了自來石。具體做法就是,地宮大門關閉後,工匠在裡面將自來石豎起一定得角度再打開門,人就可以出去了。等到人出去後,關上門,自來石就會因為自重而傾斜,門完全合上之後,自來石就剛好卡在大門內側的突起物下面了,這樣門就完美密封了,也沒人知道工匠逃脫了。

那麼能不能在外面打開大門呢?當然古代人不知道里面的機關,自然是不知道如何打開的,但是現在我們通過考古發掘知道了自來石的原理,我們通過使用一個叫做拐釘的工具就可以打開大門了。具體做法是,將拐釘從門縫塞進去,套住自來石,慢慢將它抬起,然後使勁推大門,等到自來石完全豎起的時候,大門就完全打開了。

當然這個方法也不是每個人都想得到的。孫殿英當年盜掘清東陵的時候,也是遇到自來石擋住了大門,他們開始是用炸彈炸開了乾隆皇帝的陵墓,最後將許多寶物給炸壞了。等到盜掘慈禧太后陵墓的時候,他學乖了,讓幾十人拿著工具將大門撞開,裡面的自來石都給撞斷了。自始至終他就沒動腦筋想想怎麼輕鬆地打開大門,沒文化真可怕!


圍爐煮酒話春秋


皇帝死後有一套繁瑣的喪葬程序。皇帝死了不能說是死了,要說 “駕崩”。

駕崩的皇帝首先要處理屍體,將屍體淋浴後,塗抹各種香料,然後穿壽衣,嘴內放上玉或者珠子,名叫“口含”。

太子和其他子孫都要身穿孝服守孝,普天之下百日內不準奏樂,四十九天內不得屠宰牲畜,一個月內禁止婚嫁。


服喪期內天下寺廟、道觀每日整點鳴鐘一百零八下。 先皇遺詔頒佈後,僧侶們開始進入靈堂誦經。

此時抬棺人員開始在德勝門演練,要求在一根萬斤的獨龍木上放一碗水,抬這個木頭時要做到沒有一滴水灑出來。

同時民夫們日夜搶修通往陵墓的御道。 接下來將皇帝入殮“梓宮”,移到乾清宮,停放27天,進行祭奠。

守靈大臣在此期間不得離開靈堂。二十七日後,梓宮移到景山壽皇殿,等待擇日入葬。

到了吉日,六十四位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在前面引路,接著是一千六百人的滷薄儀仗隊,再下來是七十二名槓夫抬著皇帝的“梓宮”,出東華門往陵寢而去。


“梓宮”後面是全副武裝的侍衛,然後是皇親國戚和文武百官的送葬隊伍,連綿數里。

至於皇帝安葬入陵後,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就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的智慧了。

我們以萬曆的定陵舉例。

定陵地下玄宮外部是由23層城磚疊壘的“圭”字形封牆,後面是六十多米的長方形隧道,前面連接著金剛牆,兩壁用九層石條疊砌,頂部用灰磚起券,地面同兩券一樣,也由光滑的石條鋪成。

由地面至券頂通高7.3米,隧道後部與地宮大門相連。位於金剛牆內的地宮隧道,實際上是石隧道的最後部分,也是地宮的引導建築,這部分建築稱為“隧道券”。券門之下,就是兩扇輝煌威武的石門。

石門內有石條把兩扇大門死死頂住,使外來的衝擊力無法破門而入,防止有人打擾皇帝的靈魂。

這塊封門石是怎麼進去的呢?放石頭的人又怎樣出來的呢? 首先可以排除是殉葬的放置的封石。


殉葬者都是殺死之後和皇帝的棺槨一起入葬的。地宮也不可能有別的秘密通道,讓人用石頭把門堵死後再從秘密通道爬出來。

只能是安葬完畢後,墓門在外面關閉,裡面的封門石自動將門堵住。

宋元時期有些皇陵墓道的石門,是採用石球滾動的方法將門頂住的。

先在石門內側做成一個斜坡石面,門檻處鑿出溝槽,槽的頂部放好石球,用敞開的門擋住。

入葬完畢,人走出門外,兩門逐漸關閉,石球便沿著地面斜坡滾動,直到石門完全關閉,石球在兩門交合處的一個更深的石槽內停住,門也就被堵死了。

明清皇陵墓門是用封門石條封住的,這就必須使用一種特製的工具——“拐釘鑰匙”。

顧名思義,這是一個由一根長條形鐵製成有拐彎的鑰匙,頭部折成一個“∩”形,墓門關上後,將這把鑰匙豎起來順著石門中間的縫隙的最高處塞進去,套住封石的上部往下一拉,立著的石條就斜倒下來,靠在門後,在外面無論使多大的力氣,再也推不開了。

這樣就不需要人工在裡面關門,也不存在怎麼出來的問題了。 怎麼樣,看到這個辦法,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剛日讀史


其實大部分都是出不來的,只有小部分能出來!

大部分都會陪葬,少數能在自己挖的暗道中跑出來,但僅僅是少數,就算跑出來也是隱姓埋名,所以說在古代給皇帝建皇陵是件悲傷的事情,妃子陪葬還會有大量金銀珠寶,然後有一個棺木做歸宿,而工匠們可能在建成陵墓的那一刻便被殺頭了吧!有可能很多是客死他鄉,屍體就那樣被扔在一邊。盜墓賊來了可能還會將骨骸踩的七零八落。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孫殿英盜取慈禧墓,為什麼那麼輕鬆,據說有當時活下來的工匠幫助其指路,但也可能是猜測吧,反正孫殿英是把慈禧的墓盜的一乾二淨!

其實,每一個陵墓的建立,都離不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陵墓建成後他們的命運大多數都是殉葬,因為你知道整個陵墓結構,怎麼敢讓你活著回去,因為裡面寶物太多了!這是其一。

其二,就算你不來盜墓,好多人畫一副地圖,留給後世,讓後世去盜墓,或者家裡沒落了,地圖流失,被另外的專業盜墓賊得到,那不就搞得墓陵太熱鬧了嗎!



少爺無情


古代皇帝的陵墓都是由勞工、苦役和囚徒等人挖掘而成的。

據史料記載,挖掘秦始皇的陵墓動用了上百萬勞工,明朝朱元璋修建明皇陵動用了50萬的民工……

不過在關鍵的掃尾工作中就不需要這麼多人了,留下的是掌握陵墓核心機密的工匠,這部分工匠最後從墓中如何出來呢?

有些人片面認為皇帝肯定不會讓這最後的工匠活著出來,因為這些人知道秘密,會被關在裡面殉葬。

我只能說這是臆想,皇帝建陵墓都是活著時就建好的,換言之,陵墓要放置n年才啟用的。



當然也有個例,比如明朝的亡國之君朱由檢(崇禎),由於他忙於和農民起義軍死磕,沒時間、沒精力和金錢修建陵墓,死後被埋在了一個妃子陵墓裡了,最後還是清朝為他修建了明思陵。

大多數皇帝稱帝穩定下來就開始考慮修建陵墓,這叫“先造死後造生”,比如朱元璋45歲開始修建明皇陵,漢武帝劉徹22歲開始修建自己的茂陵……

古代普通老百姓尚且知道提前為自己準備一口上好的棺材,擺在一間屋內以備不測。比如《水滸傳》中的王婆靠賣茶水打造了一口好棺材。何況皇帝乎?

換言之,皇帝的陵墓並非完工就啟用,而是等皇帝哪天駕崩後才用的,所以不存在著把工匠關閉在裡面活活餓死的情況。

皇帝不至於那麼弱智,為了保住秘密提前讓工匠享受自己豪華陵墓!

也就是說,在修好陵墓後,工匠是能夠順利出來的。

關鍵問題是皇帝下葬後最後的一個人如何出來?

皇帝陪葬了許多金銀財寶,機關暗道必須設置好。換言之,地宮的門兒必須關好。(問題來了)最後一個人是從裡面關門把自己悶死在裡面,還是從外面關門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古代工匠發明了“自來石”,最後一個工匠從外面關上門,裡面的“自來石”自動頂住了門,可謂“一石當關,萬夫莫開”。

“自來石”是在郭沫若主導開掘的明定陵發現的。(明定陵就是那個28年沒上朝朱翊鈞的陵墓,崇禎的爺爺墓)

當時考古人員被定陵地宮的石門擋住了,人們發現這扇石門沒有把手、沒有門栓之類的東西,顯然大門是從裡面頂死的。

考古學家從門縫裡發現門是被裡面的一條石柱頂住了,這意味著,只要移開裡面的石柱,石門就能打開。

經過一番的折騰,石柱終於被移開了,考古學家到裡面一看,恍然大悟,紛紛感嘆古人的聰明和才智。

“自來石”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先將石門門軸的上下兩端研磨成球狀,目的就是開關靈活。

然後在兩扇石門中間齊門縫的相同部位,鑿出一個表面凸起的槽,然後再在門內中軸線不遠的石頭鋪成的地面上,鑿出一個前淺後深的槽來。



關閉石門前,工匠先將“自來石”放在地面的凹槽內,並慢慢讓其前傾,使之與石門接觸。

當人們從地宮中撤出後,“自來石”藉助其自身傾斜的壓力自動地推著石門關閉,直到它的頂端落在石門的那個凹槽內,這時若要從外面將石門推開,簡直比登天還難!



服了吧?古人就這麼聰明,為我們的祖先點贊。

後來我查閱了許多相關資料和盜墓日記,發現從外面關門還有其他方法,(這也反證工匠不可能被關在裡面的觀點)聰明的小夥伴們知道幾種呢?不妨留言分享知識。


秉燭讀春秋


古代皇帝下葬後,工匠該怎樣出來?

古代皇帝的身份都相當尊貴,生前享受了榮華富貴,死後對於自己陵墓的修建也格外重視。有些皇帝在自己還沒有去世時,就已經命令工匠去修建自己的陵墓了。有些工匠都是從民間召集而來的,但是古代皇帝入葬之後,這些修建的工人到底是怎樣出來的呢?


其實每個皇帝都不希望自己的陵墓被盜墓賊盜,下葬之後墓室的入口就會被堵住,按道理這些給皇帝修建陵墓的工匠,基本上都會給皇帝陪葬,可是皇帝已經去世了,所以難免有些工匠想要活命,自然就會給自己留條出路。而且在漢朝之後,很多皇帝就禁止用活人殉葬,畢竟這樣的事情很不人道,而且後代也會被其他的文人所批判。



古代的工匠的確有方法出來,首先在皇帝去世之後,太子和大臣都要先齋戒49天。下葬之前負責抬棺材的人員進行演練,以重達萬斤的龍木作為實驗對象,而且還會在木頭上放一碗水。在演練的過程當中,必須要保證碗裡的水不會灑出去。等到真正下葬後,工人們就會按照之前演練的方式將皇帝的棺材抬進去。按照道理陵墓的大門的確會被頂死,而這些負責把皇帝棺材安放好的工匠手裡會有一把名為“拐釘鑰匙”的工具。之所以會有這個工具,是因為在他們進入到墓室之後,其他人會通過外力的作用將千斤的石頭頂在大門上,進入墓室的工人就會利用這個工具開動封鎖的石門。這個鑰匙的形狀非常特殊,呈現出了一個倒u型。最後一名工匠出去之前,就會通過這個鑰匙慢慢的繞開石門。之後再用鑰匙勾住後面的巨大封石,只要用力拉動封石就會有所傾斜,慢慢的倒下最終靠向石門。這樣其他人就沒有辦法進入到皇陵當中了,必須要通過一些特殊武器爆破或者是從其他的地方才可以進入到皇陵中。之所以會採用這樣的方法將石門封上,是為了讓工匠能夠更好的出去,不需要費多大的力氣,利用角度的問題就可以把陵墓的門口封死。

所以說通過這樣的方法,最後一個工匠離開內室之後,再利用特殊的鑰匙將石門徹底封死。之前有不少人都覺得是其他人將外界的石門封好之後,下葬的工匠會用工具挖一條出路,但是挖任何條路,都有可能改變整個陵墓的結構,很容易發生意外,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更方便工匠進出。


以史正衣冠


古代帝王陵墓的修建,規模都很大,動則幾十年,耗費金銀無數,拿秦始皇陵來說,動用了70多萬人修建才成。

古代陵墓是皇帝死後的歸宿,他們很在意,所以他們不希望後人來打擾,於是設置了無數的防護機關,例如秦始皇陵的墓裡就有無數水銀,形成山河湖泊,讓人望而生畏,不敢盜掘。

一般皇帝陵墓的最後封存辦法,都是採取的內封,也就是在墳墓內進行關閉最後的出口,這樣比門外封鎖的好處是門外很難打開。

但是內封的話,最後封門的人就無法出來,怎麼做到的呢?

第一,心甘情願的死士。

皇帝身邊總少不了有幾個心腹之人,他們隨時願意為皇家主子效死。

秦始皇找到這樣一個人自然不是難事,就算是困難,找一個絕症的人,作為最後封門人,給他家人照顧好,留下一杯毒酒即可。

這樣以死士內封門,是最合理的情況,這樣做既可以做到內封堅固,又能避免活人冤死墓中。

也就是說,工匠直接放出,只犧牲一人。

第二,機關內封。

最廣為人知的機關內封法莫過於“自來石內封法”。

這種內封的方式類似於咱們農村在房門內用棍子頂住的形式,在墓葬門口,做一個凹槽,裡面立一根石頭柱,同時在墓葬門上做一個橫檔,在人出去後,石頭柱向門外方向傾倒,最終將門在內關死,同時抵住門橫檔,使門在外無法打開,同時可以不用人在內封門。

但是這種情況,儘管工匠門不用在內死亡了,但是出來的工匠們也沒什麼好下場,他們會被集體殺掉,因為他們製作的機關他們很瞭解,萬一他們帶人進入墓葬,那就壞了,所以皇室會殘忍的殺害他們,以保墓葬萬全。

不過他們殺工匠的做法顯然沒啥用,例如慈禧的墓葬,孫殿英直接用大炮開轟,根本不管什麼機關。

有一種說法,是讓工匠們陪葬,就是說直接採取外封門的模式,將所有工匠封死在墓室中,活活餓死他們。

其實這種說法漏洞很明顯,如果工匠真的被封在墓室裡,那麼他們知道自己必死,死之前你覺得他們會幹嘛?難道就不會把皇帝的屍體碎屍萬段嗎?

所以工匠在墓內陪葬不現實,放出來殺掉還是比較可信,活人陪葬,那就是給皇帝的遺體找虐。

所以,工匠們是從正門出去的,只是留好了機關,鎖死墓葬門。

第三,暗洞離開

有些工匠很聰明,在施工的時候留下一條暗洞,他們很清楚做工匠的下場是什麼,於是他們想自己保命,在工匠都離開的時候,他們藏起來不出去,等大家都出去了,他們在單獨走自己預留的通道,順手還能帶走點寶貝。

當然了,這種操作難度極大,但是還是有人能夠做到,畢竟很多事情想要做絕並不容易。

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

那就是少數民族風俗了,這裡說成吉思汗密藏,這種密藏,是由工匠、官兵組成隊伍,工匠修建,不留墓葬包和碑,只踩成平地,官兵殺掉工匠,再駐守一年,等墳墓環境和周圍一致再撤離,撤離之前,他們需要殺掉駱駝,否則駱駝記路。



等官兵回到營地,再被集體殺掉,從此墓葬成迷。這種情況下,工匠也是被殺,或者乾脆活埋了。

古代帝王陵墓工匠出來,主要還是依靠機關,不過就算出來,生存的概率也不高了。畢竟他們知道的太多了。


野史日記


其實古時候負責給皇帝修建陵寢的人都很可憐,他們需要拋家舍業一直修建皇陵,有的皇陵會持續幾年的修建時間,有的則需要幾十年的時間,而且很多帝王還會讓這些負責修建皇陵的人給自己陪葬,很多工匠因為被關在陵墓中而送了命,可見在封建社會帝王對於底層人民有多殘忍。那麼這些工匠是否有辦法從陵墓中跑出來呢?

大部分工匠自然是無法從墓中出來的,因為在封建社會,帝王的命令無人敢違背,就算明知道是死路一條也不能抵抗,更不要說,當時帝王讓工匠陪葬是不會事先告訴他們的,所以工匠即便有聰明才智,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關在陵墓中也是無計可施。對於工匠來說,辛苦了這麼久還要陪葬確實不值,而對於掌權者來說,因為這些工匠參與了皇陵的修建過程,所以他們對於地宮的機關都十分了解,如果將他們放出去,這些工匠難免會暴露地宮的情況,到時候地宮中所陪葬的寶貝可能就會被盜走,所以統治者會選擇將他們都關在地宮中陪葬。

在歷史上秦始皇陵墓中的陪葬人數是非常多的,秦始皇陵的修建前前後後持續了三十多年,在這幾十年間,有七十萬左右的工匠參與到皇陵的修建工作中,雖然陪葬的人數沒有達到這個數字,應該只有後期收尾的工匠慘遭噩運,但是人數應該也不少。秦始皇陵在秦始皇離世時還沒有完工,胡亥登基後依然在修建中,後來工程在收尾階段,胡亥想出了一個方法將這些工匠封死在地宮中,當時他下令,讓所有參與皇陵修建的工匠們到地宮中領賞,這些工匠聽說有賞自然都跑到地宮中等著,就在這些工匠滿心期待的時候,胡亥下令將地宮的門封死,就這樣這些工匠們都被關在裡面無法出來了,他們都成為了秦始皇的陪葬品。

但是在一些朝代中,有的工匠也考慮到在工程結束後可能會被關在墓裡無法逃生,所以他們為此發明了自來石,自來石的設計十分巧妙,當所有人都離開地宮後,只需要事先將自來石設置成一定的角度,然後再將大門關上,這樣自來石就會將地宮門徹底封鎖,也沒有人會被關在裡面了,只不過在自來石發明之前,工匠們想要活著出來基本上不可能的。


歷史課課代表


古代皇帝的葬禮,每個朝代都不盡相同,但下葬過程卻都大同小異。古人崇信“事死如事生”,皇帝的葬禮自然要表現出莊嚴與豪華。皇陵修建完後,最後一位工匠都是掌握地宮入口機密的,通常是不會活著出來。

皇帝的下葬過程是怎樣的?

我們就以清代為例,清代時皇帝的葬禮與登基、婚禮等大典一樣重要,通常是由禮部和鑾儀衛共同牽頭辦理。從順治皇帝的葬禮開始,清代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帝王喪葬制度,之後的皇帝都是按照此制度舉辦葬禮。

首先就是陵寢的選址與修建,清代帝王陵寢都是在東、西兩陵範圍內按昭穆制度進行選址。陵寢的修建通常都是在皇帝生前就要完成,但也有駕崩才修建的特例。像順治的孝陵和光緒的崇陵都是在駕崩後才動工的。

清代皇帝駕崩後,喪葬儀式很是隆重。駕崩後尚未安葬的皇帝被稱為大行皇帝,大行有一去不復返之意。葬禮的第一道程序就是小殮,小殮通常是在當日就要完成,而且需要根據欽天監選擇出的吉時良辰入殮。

首先要為皇帝穿戴好衣服鞋帽,嗣皇帝及皇子、皇孫,都要穿上孝服,摘掉帽子上的紅纓,剪去自己一縷頭髮。之後宮內自皇后以下的嬪妃、宮女,都要摘掉首飾與頭飾。最後在屍體上覆蓋由活佛進貢的陀羅經被。

在小殮完成後的次日要進行大殮,其實在小殮之還有個對屍身防腐處理的過程。大殮通俗的講就是將皇帝移入棺柩,皇帝的棺柩又稱梓宮,是由金絲楠木打造而成。大殮完成後,皇帝梓宮要被移到乾清宮正殿。

殿內設大行皇帝的靈堂,宮門外置織金九龍綺丹旌。皇帝喪禮要頒詔天下,梓宮在乾清宮停放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27天。在此期間,諸王公大臣都要入乾清門,瞻仰大行皇帝遺容。嗣皇帝及皇子們都要行大殮禮。

服喪期間,嗣皇帝對朝臣的奏摺,一律改用藍筆批示,各部院衙門也要用藍印。之後頒發大行皇帝遺詔,宣佈全國致哀,27天內不許有娛樂活動。清代不論皇帝駕崩在什麼地方,大殮後都要將梓宮運到乾清宮停放。

在梓宮從宮外運回乾清宮過程中,嗣皇帝必須要跪迎。如咸豐的梓宮運抵紫禁城時,嗣皇帝同治則跪迎於東華門外道旁的。乾清宮的儀式舉行完畢後,梓宮就要被移送到殯宮等待下葬,殯宮是景山的壽皇殿或觀德殿。

梓宮在殯宮停留的時間根據陵墓竣工的情況而定,有幾個月的,也有數年的。梓宮移送殯宮時,先用小轝(yú)抬梓宮出景運門,再更換大升轝運送梓宮。該過程通常在黎明進行,文武百官從東華門到景山跪道哭送。

出殯之前,都先要對下葬過程進行模擬演練。槓夫要按出殯的規模和要求,在德勝門演槓十天。在演練期間,民工要對通往陵墓的道路進行御道改造。送葬是最後的一個隆重儀式,首先當天要燒掉造價昂貴的大法船。

之後是72人的小槓將梓宮抬出東華門,送葬隊伍最前面是64人的執幡隊,接著是1628人的儀仗隊,之後是蓋著圓頂棺罩,四周圍有繡龍帷帳的吉祥轎,裡面放有梓宮。抬棺的槓夫有60班,每班128人,總替補240人。

梓宮之後為武裝護衛,最後面是文武百官和皇親國戚的送葬車隊。在和尚、道士的誦經聲中,梓宮被送入幾百裡外的地宮,最後封閉墓門。在寫完皇帝牌位並將牌位放在紫禁城東側的太廟中後,皇帝葬禮宣告結束。

最後一名工匠會有什麼結局?

封閉地宮石門的最後一名工匠通常是掌握核心機密的人員之一,眾所周知,皇帝陵墓最核心的機密就是地宮的入口,這個機密一旦暴露,皇帝的陵墓就會遭到毀滅性的盜掘和破壞。因此,對這個機密的守護很重要。

最後的這名工匠一般是不會活著走出地宮,在前代之前,為了保障皇陵免遭盜掘,都會對修陵的部分工匠有一個統一的處理方法,那便是殺死知道地宮入口的工匠,其他不知情的一些工匠則會被放掉。

而清代除此方法外,還創造性的發明了一個比較人道的方法,那就是將核心工匠治成啞巴或者使用皇家培養的啞巴工匠,這些啞巴工匠都不識字,再加上古代沒有聾啞人專用的手語,即使知道秘密也無法洩露出去。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孫殿英在盜掘慈禧定東陵時,找到的那位姜石匠,就是知道地宮入口的機密核心人員。據說這位姜石匠當時是冒充啞巴工匠,在施工過程中意外受傷暈死過去,結果被監工以為是死人給扔了出去。

正是因為他的洩密,才讓孫殿英輕易的找到地宮入口,讓定東陵遭此大難。清代以前都有殺死工匠的先例和記載,但並不是將所有參與修建陵墓的工匠都殺掉。他們會選擇一些知道核心機密的人,將他們殺死陪葬。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藏皆知之,藏重即洩。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復出者。”

因為秦始皇墓中的一些機關是工匠設計製造的,而且他們對隨葬品瞭如指掌,出去容易洩密,因為當他們封閉地宮和中間墓道,到達墓道時,突然關閉墓門,把這些工匠和放置隨葬品的人全部封殺在其中。

據考古發現,秦始皇陵西南方發現的一處墓葬,白骨雜亂的鋪了一層,有人認為這就是被坑埋殺害的修陵工匠和伕役。還有吳王闔閭的虎丘墳冢,劍池附近有“千人石”,這就是殺害築墓工匠和伕役的地方。

總之,皇帝的下葬過程是非常莊重與豪華的,下葬儀式比較繁雜。修建陵墓的工匠和伕役也有一套處理方法,最後一名出來的工匠,在清代通常都是啞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