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光聽名字就讓人口水直流的廣東美食

話說廣東美食名滿天下,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廣東美食~廣東地方風味菜,即廣東菜,又稱粵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由廣州、潮州、東江三地特色菜點發展而成。廣東的菜式很多,美食多得數不過來。那麼,有哪些美食光聽到名字就讓人口水直流呢?

那些光聽名字就讓人口水直流的廣東美食

蠔皇鳳爪

蠔皇鳳爪是廣東省的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廣東人嗜食雞爪,吃法頗多。但此菜烹調方法制作精細,先煮後炸再燉而成。炸雞爪時要注意,抹過老抽的雞爪一定要晾乾後才能下鍋,否則會爆油。將雞爪剝去外層老皮,斬掉趾尖,用老抽拌勻晾乾。坐鍋點火放油,油熱後放入雞爪炸至大紅色撈出,用清水泡1-2小時,控幹水分備用。將炸好的雞爪加入蔥姜塊、白糖、雞精、料酒、老抽、清湯、大茴香、陳皮、花椒粉,用旺火蒸20分鐘坐鍋點火放油,油熱後放入雞爪、料酒、清湯、白糖、雞精、蠔油、蒸雞爪的原汁、胡椒粉燜2-3分鐘,用水澱粉勾芡,加麻油炒勻即可。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髮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還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那些光聽名字就讓人口水直流的廣東美食

蝦餃

蝦餃是廣東的傳統名點,是廣東人非常熟悉的特色小食,嶺南地區早、晚茶市有蝦餃。其皮爽軟,色白,晶瑩透亮,軟韌而爽,餃內餡料隱約可見;餡心鮮美,形態精緻玲瓏,味鮮香醇,一口咬下,Q彈爽滑,鮮美異常!蝦餃是廣東地區著名的傳統小吃,屬粵菜系,蝦餃始創於20世紀初廣州市郊伍村五鳳鄉的一間家庭式小茶樓,已經有百年曆史。那些地方盛產魚蝦,茶居師傅再配上豬肉、竹筍,製成肉餡。當時蝦餃的外皮選用粘(大)米粉,皮質較厚,但由於鮮蝦味美,很快流傳開來。城內的茶居將蝦餃引進,經過改良,以一層澄麵皮包著一至兩隻蝦為主餡,份量大小多以一口為限。

那些光聽名字就讓人口水直流的廣東美食

腸粉

腸粉是在羅定龍龕道場為六祖慧能與僧人惠積所發明,因而也叫惠積餈與龍龕餈,清朝期間乾隆到羅定州品嚐龍龕餈後改名為腸粉,從此腸粉一詞就出來了。腸粉也分鹹甜黨喲!鹹腸粉的餡料主要有豬肉、牛肉、蝦仁、豬肝等,而甜腸粉的餡料則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皮少餡多,味道豐富。豐順捆板味道鮮美,一般肉餡有:豆乾、鹹菜、香芋、蘿蔔、瘦肉、豆角、鮮筍、蘿蔔乾等,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入不同的肉餡,變換出不同的口味。豐順腸粉製作簡單快捷,口味豐富,在豐順地區已經成為日常飲食的重要部分!腸粉含有豐富的色素、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

那些光聽名字就讓人口水直流的廣東美食

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是客家人獨有的傳統美食,色澤清香,香氣撲鼻,吃起來肥而不膩。它與鹽焗雞,釀豆腐一起被稱為客家三件招牌菜。通常是將五花肉上湯鍋煮透,加老抽、油炸上色,再切成肉片。之後加蔥、姜等調料炒片刻,再下湯用小火燜爛。五花肉盛入碗裡,上鋪梅菜段,倒入原湯蒸透。走菜時,把肉反扣在盤中。口味:鹹鮮味。肉質軟爛,肥而不膩,梅菜濃郁芳香。當你咀嚼一塊,滿嘴流油的時候,你會感覺它一點不肥膩。梅菜吸油,五花肉又會帶著梅菜的清香,松仁的醇香,梅菜、松仁和肥五花肉的搭配真的可以說是恰到好處。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那些光聽名字就讓人口水直流的廣東美食

紫金八刀湯

廣東紫金縣的“八刀湯”,算得上是的客家人對豬的完美演繹。“八刀湯”是對著用黑麥草、番薯葉餵養的紫金藍塘豬的八個部位,切割一刀,分別包括豬心、豬腰、豬肝、豬粉腸、豬肚、豬肺、豬胰臟、瘦肉等等熬成的湯。廣東紫金縣的"八刀湯",算得上是的客家人對豬的完美演繹。"八刀湯"是對著用黑麥草、番薯葉餵養的紫金藍塘豬的八個部位,分別切割一刀,切下的豬件精華,在上面灑放少許的鹽花、胡椒粉、味精,倒入山泉開水裡,加蓋,煮十分鐘,掀鍋蓋,見豬件精華綻開如花,盛進蔥花墊底的大湯碗即可。在煮灼湯時,絕不準攪動翻轉豬件精華,以免破壞豬件的爽脆口感。

不僅僅是這些,廣州美食還有傳統炒河粉、幹蒸燒賣、酥皮雞蛋撻、鮮蝦雲吞麵等等,大家快動起來去搜羅這些美食吧!怎麼樣,看著有沒有口水直流呢?是不是很想品嚐一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