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处清道光年间农家院落,距今170年,是傅作义将军故居


抗日名将傅作义将军故居位于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从临猗县向西行,约三十多公里到达黄河边的安昌村,在村西头,有一处清道光年间的院子,这就是傅作义将军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傅作义故居由傅家院、旧居屋和部分附属景点组成,坐北朝南,东西宽6.1米,南北长24.1米,距今已有170余年。傅作义在这里同祖父母、父母生活了十多个年头。

在故居东侧,有一处绿植葱茏的小花园,为村子于近两年所修建。花园两侧的墙上展示着傅作义将军生平大事纪要,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对他的评价。读着这些记载,傅作义将军的一生在眼前铺展开来,“宁做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口号,犹在耳边。

故居由傅作义的祖父傅文鼎修建,属于典型的清末北方普通农家院落。大门上有砖雕“福临”二字,古朴而沧桑。目前,大门两侧悬挂着黑底金字的对联,上写着“功勋彪炳千秋史、品德传承万代人”,彰显着傅作义将军的高尚品德。该故居目前属于临猗县文化旅游景区,同时也是临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从故居门厅向东,有三间西房,这里是傅作义父母居住的房间。1895年6月27日,傅作义便出生在这间屋里。傅作义,字宜生,从小在本村小学堂读书,后去太原上陆军小学。1911年响应辛亥革命,参加了太原反清起义,任学生军排长,到娘子关一带作战。民国成立后,他被保送至北京清河陆军中学,后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军校。

傅作义将军从陆军军官军校毕业后,带军作战英勇杀敌,迅速成为一代名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36岁的傅作义高呼“誓死保国土,以尽责任,不惜牺牲,以雪耻辱”的口号,紧急操练军队,随时准备奔赴抗日前线。1932年3月,日军进抵长城一线,傅作义率59军防守独石口、镇岭口、怀柔一线,负责掩护长城一线中国军队北翼。图为傅作义将军出生时的房间土炕。

1949年1月底,天津解放后,傅作义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条件,在当年1月22日率25万北平守军起义,同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进入北京。这一举动获得毛泽东高度评价:“和平解放北平,宜生功劳很大,人民永远不会忘掉你。”图为故居内悬挂的傅作义将军青年时期的照片。


故居东边新近修建了傅作义生平展室,讲述了将军一生的辉煌业绩,同时还展出了傅作义和毛泽东、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的书信。作为中外闻名的抗日爱国名将和著名爱国人士,傅作义家学渊源崇尚俭朴,对子女要求严苛,他的长女傅冬也曾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突出贡献。图为展室内展出的珍贵照片。

走出故居,有一颗百年老槐,夕阳下树干苍虬有力,这棵树是傅作义幼年亲手所栽,有其立志成才、长大报国之意,此树被后人称为“报国树”。1938年,日寇进安昌村时,曾挥舞战刀在挺拔健壮的树身狂砍数刀,至今刀痕依稀可见。乡亲们为了铭记日寇血洗安昌村的历史,把“报国树”更名为“抗战树”。1957年4月中旬,傅作义回到安昌村,曾在这颗“抗战树”前沉默许久。

为进一步传承将军的光荣传统,铭记将军的丰功伟绩,2012年5月,临猗县委、县政府对故居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并对“仁义巷””、“铜铸像”、“报国树”、“杏林园”、“荷花池”等景点进行了开发。图为一片绿色掩映中的傅作义将军半身铜像。


现如今的安昌村,还生活着傅家的后人。今年46岁的傅敏杰,他的家就住在故居旁边,据他介绍,他的爷爷叫傅作让,是傅作义的堂弟。在傅氏家族中,他的爷爷辈是“作”字辈,分别起名为“仁”“义”“礼”“智”“信”“温”“良”“谦”“恭”“让”,傅敏杰的爷爷排行老八。图为傅敏杰在介绍傅家家族情况。

傅作义故居所在的巷子名为“仁义巷”,巷子的牌坊是民国十七年所建,牌坊上的对联写着“为中华民族建奇功,在历史关头担大义”,这也是将军一生的写照,在此敬仰将军的英勇智慧,缅怀将军丰功伟绩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