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互聯網金融行業?

luckrill


要了解互聯網金融首先就要了解其和傳統金融的不同點。

和傳統金融接收資金不同的是,客戶無需到櫃檯填寫一系列表單,並承諾瞭解風險之後才能簽訂合同。同時在客戶需要資金的時候,也無需親自上門辦理。互聯網金融有著先天的低人工成本和速度的優勢。

還有就是大家在互聯網金融上面基本可以迅速查看多家公司,從而選擇一家進行辦理。這就造成了互聯網金融更注重控制成本之後的效益。

有了以上的不同,互聯網金融降低了傳統金融的資金門檻,無論投資還是借貸,都可以以較小金額快速進出。

對於投資類的互聯網金融,因為小資金快速進出造就了一個大數據的資金池概念。就拿支付寶的餘額寶來說,大約資金總量為1.4萬億左右,按照一年進出估算每天在資金池(已經投入,但是當天不產生如何收益)每天保守估計有四十億左右的現金。實際上面估計是這個數字的5—10倍(沒有幾個人一年只存取一次的),等於這部分收益屬於免費獲取的。

其次,因為門檻低,參與者多,資金量大。就意味著資金管理者對於市場有相當的控制能力。不說想漲就漲,想跌就跌。至少大資金收益率遠高於小資金的公司。而且,做為長期有序經營,其收益率也是要扣除手續費等加權才會體現到投資人賬戶。

對於借貸類互聯網金融依託就是大客戶群體加大數據對客戶進行畫像。借用了等額本息等一些一般人不熟悉的算法,低成本獲取客戶產生高收益。記得有人分析過花唄,借唄等的實際年化收益,基本都在10%以上。有電商的平臺不但能獲得借款人的借款利息,同時也要從商戶扣除手續費。一般為0.6%—0.8%左右。加上資金都在自身平臺流轉,其資金複用率最少在8倍以上。(已經是非常保守的估計了,實際可能還有翻翻)

對於純借貸類的,除去等額本息的較高利息,其實還有砍頭息或手續費等。按照正常利息換算下來,年化收益率30%起步。加上客戶無法償還,相互間轉化客戶,保守收益率在50%以上。這樣解釋了他們為什麼敢大面積進行放貸原因。

個人建議是投資類互聯網金融可以瞭解,畢竟這是基本趨勢了。借貸類互聯網金融敬而遠之,就算萬一有需要,也儘量找傳統銀行或大企業所推出的項目。


救贖者vlog


我覺得互聯網金融是時代發展下的產物。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應運出了互聯網金融

由於我國互聯網的發展,原本線下的很多行為都開始互聯網化。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網上購物了。人們不再只進行線下購物,而更多的喜歡在網上貨比三家。發大的物流可以讓我們足不出戶就享受全球的好物。

還有呢?

移動支付不也是一樣麼?你現在出門兜裡還會揣紙幣麼?一張100塊錢是不是帶在身上好幾個月都花不出去?

在這種大環境下,金融也避免不了互聯網化。最開始是金融機構互聯網化,比如說我們知道的手機銀行。後來有很多大型的互聯網企業開始進行金融類的相關業務,於是乎互聯網金融開始普及。

互聯網金融業務種類繁多

互聯網金融其實包含移動支付,在線支付,網絡借貸,眾籌,門戶類網站等多個業務領域。但現在人們比較傾向於把它單單等同於網絡借貸,其實這樣理解是不對的。

如果我們其他的都不看,只看網絡借貸這一個領域的話,也分為網絡小貸,助貸業務,消費金融業務,P2P業務等。

其中,主要從事消費金融業務的消費金融公司屬於非銀行業金融機構,正兒八經的持牌經營。門檻要求甚嚴。目前僅有的二十幾家消費金融公司中,90%都是銀行持股的。

而網絡小貸公司更是近兩年各大公司競相成立的熱門。上到房地產公司,什麼恆大,碧桂園的。下到互聯網企業,阿里,百度就不必說了,還有美的,美拍,滴滴等等都來分一杯羹,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其他板塊這裡咱們也不著重介紹了。

但在這個過程中,金融業務互聯網化後,各種風險也相繼出現,所以在監管防控風險方面,互聯網金融還需加強。

總而言之,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是應需而生,未來互聯網金融會發展的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全面。


莫吝金錢


互聯網金融是金融藉助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等業務,通過線上進行交易,打破了以往線下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既不同於銀行的間接融資,也不同於股票、基金直接融資。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

一、模式。互聯網金融常見的類型包括網絡小貸公司(即P2P模式)、第三方支付平臺公司、以及商業銀行普遍推廣的電子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網絡小貸公司即由具有資質的第三方公司作為中介平臺(網站)。資金需求方在平臺借款,資金富餘方在平臺向借款人放貸的行為。比較典型的網絡貸款公司包括陸金所、宜人貸、人人貸等。第三方支付公司主要是由於買、賣雙方在交易過程中缺乏足夠的信任,有一個可供雙方信任的 “中間平臺”完成資金支付,典型的公司包括支付寶、財付通、銀聯等。    

二、優勢。 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包括,一是方便交易。它突破地域和時間上的限制,可以讓相隔千里的人們交易。彌補了傳統金融在覆蓋範圍上的缺點,提供了更加廣泛的資金尋求渠道,從而使人們享受到廣泛的金融服務。如現在的我們即使在偏遠的農村,也可以給對方轉賬、網上購物啊,不需要去銀行、去市場,大大方便了我們。二是降低費用。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有效地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提高了交易效率。它不僅節省了消費者的交易成本和中介費用,還降低了金融機構人工成本和開設網點的成本。三是促進消費。近些年來,互聯網金融正在逐步完善,轉賬、支付、在線交易等一系列服務可以在短時期內實現,而且讓用戶更好的體驗,極大地促進了用戶的消費行為,正因為此以阿里巴巴、京東為首的電商實現快速發展。

三、挑戰。由於時間短,發展速度快,互聯網金融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一是互聯網開放性所帶來的安全隱患,這其中不乏一些虛假消息和虛假宣傳,如果不能對客戶信息進行有效的辨別,就有可能讓一些信息不實的不法分子鑽空子,給金融行業帶來損失,如新聞媒體不時爆出p2p投資騙子公司紛紛捲款跑路,給投資者帶來了較大的損失。二是金融信息可能洩露。對於金融業來說,互聯網的安全更是極其重要,沒有安全的運行環境,容易造成金融信息外洩,從而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三是監管體系不健全。互聯網金融是金融的新事物,涵蓋支付、信貸、保險、理財等多種業態,混業經營趨勢明顯。原有的金融監管體系其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同時互聯網、移動通的虛擬特性,也加大了監管難度。雖然近些年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體系逐步出臺,但仍然有部分業態的監管相對滯後,並未形成完整的監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互聯網的發展。

四、措施。針對存在的挑戰,一是加強先進技術融合。如部分互聯網金融公司已經涉足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瞳孔識別等高級別的防偽技術以保障客戶信息安全。人工智能通過大數據而判斷用戶的實際需求。大數據風控可以完成大量用戶的貸款申請審核、反欺詐等工作,並可通過積累的數據推測不同群體的違約概率、投資風險偏好等,降低金融風險。二是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信用體系的完善能夠提高金融服務的有效性,降低信息不對稱,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三是完善監管規則。包括完善互聯網金融行業產品的進入和退出相關機制,加強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相關主體、交易業務環節的進行監管,加強對用戶的保護力度,監管體系的完善,有利於互聯網金融持續健康的發展。





懂信貸的會計師


金融必須迴歸本質,互聯網只是金融產品抵達客戶的一個渠道,因此互聯網只是一個渠道,一個工具,方便客戶獲取金融產品和服務。


2018年到2019年,P2P行業平臺倒閉的特別多,很多省份都進行了全面清理,野蠻生長為什麼最後是一地雞毛?主要原因還是違背了金融的嘗試,P2P本質是互聯網借貸,傳統銀行那一部分的客戶他們搶不到,通過提高收益率來獲取一些其他客戶,其實有點類似於把民間借貸互聯網化的味道,更有一些平臺不把錢投入到實業或者項目中,而玩起了新貸還舊貸的龐氏騙局,最後東窗事發只是時間問題,因為他們違背金融的本質,並不創造價值,對於金融普惠也沒有起到什麼推進作用,反而成了人們投資理財中的一個個坑。


反觀那些存貨下來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基本上都是接受監管,嚴格遵照金融的本質運行的,比如螞蟻金服,從一開始的一個支付工具,到後來基金銷售平臺,到後來便民服務,一步步發展壯大。還有東方財富的天天基金,他本質上只是一個基金超時,做的是金融電子商務,提供給人們一個購買基金的渠道而已。


不管是互聯網金融還是金融互聯網,都必須迴歸到金融的本質,為民服務,為實體經濟服務,方能健康長遠發展。


heart心隨勇動


“互聯網金融”早已不是一個新鮮詞,但在兩會報告再次提及,顯示出互聯網金融勢不可擋的趨勢。從互聯網金融產業鏈看,包括資金募集、理財、支付、網絡貨幣、金融信息服務等多個環節,資金募集的模式包括股權眾籌、P2P貸款、電商小貸等;理財包括互聯網公司與券商合作發行產品,與基金合作的貨幣基金以及銀行推出的各類理財產品等;支付包括網上支付和移動支付;此外,還有一些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主要是利用互聯網已經成熟的技術和思維在金融細分領域中的應用。“互聯網+”處於風口浪尖,而互聯網金融則處於浪潮之巔。在經濟轉型、創新的大趨勢下,今年互聯網金融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然而不管怎麼樣,互聯網金融作為順應歷史潮流而湧現的新事物,發展前景無疑是廣闊的。在整個行業面臨重新洗牌之際,誰具有核心競爭力,誰將站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的最前端。


互聯網電商觀察員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互聯網與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將對金融產品、業務、組織和服務等方面產生更加深刻的影響。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有利於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深化金融改革,促進金融創新發展,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構建多層次金融體系。

如今,互聯網金融已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以下是幾種互聯網模式,簡單概述如下:

1、互聯網支付。互聯網支付是指通過計算機、手機等設備,依託互聯網發起支付指令、轉移貨幣資金的服務。如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

2、網絡借貸。網絡借貸包括個體網絡借貸和網絡小額貸款。個體網絡借貸是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的直接借貸。

3、股權眾籌融資。主要是指通過互聯網形式進行公開小額股權融資的活動。

4、互聯網基金銷售。是指基金銷售機構與其他機構通過互聯網合作銷售基金等理財產品。

5、互聯網保險。保險行業通過互聯網銷售保險產品,提供有針對性的保險服務。

6、互聯網信託和互聯網消費金融。

互聯網金融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擴大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是現有金融機構難以替代的,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開了大門。這是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結晶,更為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打下了結實的基礎,讓我們一起努力,打造高質量的生活平臺和營造愉快祥和的生活氛圍。


劉軍218


怎麼看互聯網金融行業?首先要把互聯網金融搞明白了。互聯網金融(ITFIN)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1: 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產生是為了更好適應新的需求,新模式,新業務。2016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新興領域。

2: 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歷程短於美歐等發達經濟體。 〈1〉1990年~2005年左右是傳統金融行業互聯網化階段。〈2〉2005 - 2011年前後的第三方支付蓬勃發展階段。〈3〉2011年以來至今的互聯網實質性金融業務發展階段。短於美歐等發達經濟體。

3: 互聯網金融行業可為是四處開花,前景無限。近年來,互聯網金融行業正處於融合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金融科技發展階段。大數據可以對各類海量金融數據進行分析篩選,為各環節金融業務開展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圍繞能更智能、更便捷、成本更低,互聯網金融行業後期技術研發能力和數據信息服務能力的重要性將會愈加突出。




偉哥財經


互聯網金融(IT FIN)是指以依託於支付、雲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絡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於金融業務所採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於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徵。[1] 理論上任何涉及到了廣義金融的互聯網應用,都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包括但是不限於為第三方支付、在線理財產品的銷售、信用評價審核、金融中介、金融電子商務等模式。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歷了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個人貸款、企業融資等多階段,並且越來越在融通資金、資金供需雙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傳統金融業務的核心。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最基本功能是融通資金,資金供需雙方的匹配(包括融資金額、期限和風險收益匹配)可通過兩類中介進行:一類是商業銀行,對應著間接融資模式;另一類是股票和債券市場,對應著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模式。這兩類融資模式對資源配置和經濟增長有重要作用,但交易成本巨大,主要包括金融機構的利潤、稅收和薪酬。


律科技


互聯網金融定義:互聯網金融(ITFIN)就是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功能的有機結合,依託大數據和雲計算在開放的互聯網平臺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業態及其服務體系,包括基於網絡平臺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服務體系、金融組織體系、金融產品體系以及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等,並具有普惠金融、平臺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異於傳統金融的金融模式。

那麼現在大家探討的互聯網金融到底是什麼呢?事實上,目前業內存在的各種互聯網金融的探討,其實也一直處於概念模糊之中,各種模式,千差萬別,很難用一個統一的定義來進行界定。所以有必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梳理,否則大量的討論都建立在基礎定義不同的基礎之上,很難有實質性的意義。

總體而言,目前市場上,習慣把所有涉及到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化經營模式,都定義成“互聯網金融”,當然業內還有一種傾向,其實是更直接、簡單的理解,就是隻有互聯網企業,介入了金融領域,才是互聯網金融。

而金融企業使用互聯網手段,則不是互聯網金融,而習慣性界定為“金融互聯網”。這種劃分,單純的其實就主體劃分,習慣性將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對立起來,這種對立的後果是引發了業內大量的口水,實質的意義卻非常有限,因為人為排斥了兩者融合的可能性。

暫且撇開定義,我們就現象來看,目前最普遍定義為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大概區分其實是四個模式。

第一個模式是線上P2P模式,(當然P2P背後也開始了很大的分化,拍拍貸模式,人人貸等模式,陸金所、有利網模式等,至於宜信模式,我個人認為是屬於P2P模式,但是更多是線下運作的概念,跟互聯網關係不大,所以暫不為定義互聯網金融。)還有一系列眾籌網站(這個模式目前處於起步階段,國外發展有一定的成績,國內暫時沒看到太多的實質性業務網站,點名時間是個代表,但是帶有一定的公益特徵,還有待觀望)。

第二個模式是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介入金融領域,所形成的各自互聯網金融模式,阿里最具代表性,衍生的金融模式也較多。

第三個模式其實是涉及到銀行支付結算體系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上存在了以支付寶、財付通為代表的200多家支付企業。

第四個模式則是大量的互聯網企業介入的金融服務領域,他們更多還是以服務金融機構為主要運營模式,本身不介入金融領域,例如東方財富網等基金代銷網站,還有如融360、好貸網的金融信息服務模式的網站。

如果還有一塊互聯網金融模式的話,那就是比特幣的出現,很多人把比特幣跟Q幣等同,我認為兩者是截然不同的。Q幣背後是等值人民幣作為信用基礎的,所以Q幣的誕生過程是不創造信用的,社會總體貨幣體系是均衡的。無論你怎麼玩Q幣,都不會給社會貨幣總量產生衝擊。

而比特幣不是,比特幣其實理論上是創造了一種貨幣體系,他存在的信用基礎是人們基礎於對恆定貨幣總量的預期,這種貨幣體系,創造了信用,理論上可以理解為發行了新的貨幣,規模如果足夠大,對社會會產生各種衝擊。

我自己對金融的理解,金融背後第一屬性絕對是政治屬性,也就意味著社會不可能產生脫離政治屬性的金融體系,比特幣的悖論就出現了,如果自娛自樂,那跟金融本質是無關的,一旦影響社會貨幣體系,必須納入監管。去中心化的比特幣,也就只是政治體系裡發行多元化貨幣的一種,所謂的顛覆也就無從談起。

目前市場上,最熱門討論最多的互聯網金融模式是P2P模式和阿里模式,P2P的發展從07年開始,到09年之後發展非常迅速,引起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由於進入門檻較低,監管空白,使得這個模式從一開始就處於了充分競爭的格局,為了保持各自的競爭優勢,P2P開始了出現各種分化,分化的背後使得大量的P2P模式。

總體而言,已經脫離了其最早誕生時候的初衷,現在的P2P的本質其實已經是批了互聯網外衣的金融機構了,只是這樣的金融機構沒有牌照準入,也沒有監管涉及,通過這一次金融改革的方向後,未來肯定不僅會發展得很好,而且也會有相應政策來維護這個新新的市場的!



奮鬥的檸檬


(1)互聯網銀行逐漸風行

互聯網銀行是一種利用互聯網遍佈全球的地理優勢和它不受時間以及空間的約束,可互聯網銀行是在傳統銀行的基礎之上,將銀行的各種業務都拓展到互聯網上進行,這樣能夠通過互聯網將本來有限的營業網點的業務拓展到更多的客戶中,在同樣的時間內,接待更多的客戶,吸引投資人的商業計劃書定製,找Zboshi007,提高效率。還有一種是完全建立在網上的虛擬銀行,主體在互聯網上,但設有一些實體分支機構。這種銀行現在還沒有被大規模使用。互聯網銀行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智能記錄客戶的信息,並進行篩選分析。能夠通過數據分析客戶的行為習慣,識別不同客戶的金融需求、消費習慣等信息,並根據這些數據為客戶設計相應的需求、金融管理等金融產品。並不斷優化設計,開發軟件,進行創新,使互聯網銀行的應用能夠更加契合人意,深入人心。

(2)線上支付的進一步普及

如今我們已經接觸並且能夠熟練運用許多線上支付方式了,比如支付寶、微信支付。許多企業將線上線下融合起來,許多實體商家或者網絡企業都支持第三方線上支付,線上支付為我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以前說,出門帶上錢,現在,帶個手機就可以了。但是如今在某些經濟比較落後的地方,線上支付還並未普及使用,加之線上支付技術出現的時間還不長,很多老年人並不會使用第三方軟件進行消費,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所以在將來,不僅要加大線上支付的宣傳力度,擴大其影響力,也要努力探究並解決線上支付存在的一些信息安全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3)信用體系建設逐步完善

涉及到金融方面,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信息安全的問題,只有一個讓大家信賴的品牌才可以做大做強,同理,互聯網金融的建設也是這樣。要想使互聯網金融事業做大,就要得到群眾的信任。為此,未來要一直致力於完善互聯網金融的信用體系建設,也正隨著互聯網金融信用的積累,可以讓互聯網金融在更多的方面得到相應的優勢,從而加強互聯網金融的建設,加快發展的腳步,推動其發展。

(4)產業鏈金融模式將深度拓展

傳統金融模式下的產業鏈的運營理念根深蒂固,現在要轉型,這將是一個困難的過程。第一件事就是要改變傳統的企業金融視角,從產業鏈金融視角出發,解決相應的問題。產業鏈金融模式同樣需要一套完整可靠的相關方的支持,我們要時刻確保這個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萬無一失,以前是注重企業內部的培養,現在對這些相關方也要做好服務。還有就是產品服務,要拓展到多個方面的金融產品,要保證金融產品的出口、銷售、售後、後續使用的過程都非常地清晰完整。這樣也為互聯網金融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總結

如今互聯網金融已經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以傳統金融不具備的新特點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它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讓金融市場擁有了一種新的運營模式。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金融一定會全面普及,人類已經離不開互聯網金融。現在,在互聯網金融方面,人類將投入更多的資源與技術,努力完善互聯網金融機制,爭取在互聯網金融方面會取得新的突破,未來的互聯網金融一定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會在更大範圍與各個層面完成更大的機制完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