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預計時間還剩2年,“延遲退休”真的會來嗎?

一說到有關於“延遲退休”的事情,那麼必定會引起不小的爭論。延遲退休,就意味著我們在達到原定的法定退休年齡(現行退休年齡為男性60週歲,女性幹部55週歲,女工人50週歲,從事特殊工種的勞動者可提前退休)的時候,需要再繼續多工作幾年才能退休。

這也就是意味著,延遲退休的人群要多交幾年社保,晚領幾年養老金了。

離預計時間還剩2年,“延遲退休”真的會來嗎?

要是這麼說的話,可能大多數國人都不能接受“延遲退休”的政策。所以,早在2013年6月份的時候,因為人社部考慮到就業壓力等種種原因,就已經擱置了延遲退休的思路,只是從研究著手,進行學術探討。

但是,在近幾年不斷傳出“國家養老金告急”以及“國家老齡化問題加重”的時候,“延遲退休”的風聲又開始傳了出來......

離預計時間還剩2年,“延遲退休”真的會來嗎?

2013年11月份,我國已經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並且指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當時,人民網聯合多家機構做了一份調查問卷,其中有73.5%的受訪者支持實行“彈性退休制”。

這又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政府規定一個退休的年齡段區間(例如58週歲至65週歲),那麼員工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間點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

“彈性退休制”算是給了退休群眾一個選擇的機會,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情況,身體狀況或者是任何突變的情況來選擇何時退休。而“延遲退休”的話,可能就是制定一個退休年齡,沒有可供勞動者選擇的機會。

這樣比較下來,難怪不少人會贊同“彈性退休制”。那麼,為什麼國家會提出“延遲退休”的政策呢?

離預計時間還剩2年,“延遲退休”真的會來嗎?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我國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但是,隨著人們平均壽命的延長,老齡化的加重,退休年齡偏早,其實我國的勞動力正在減少。另外,養老金的發放緊張也是原因之一。退休的人不斷增多,就意味著每年發放的養老金也在增多,但是每年繳納養老金的人卻在減少。

可能很多人對“延遲退休”依舊是充滿疑惑,但是我們可知的一件事是,延遲退休年齡已經是必然趨勢。

人社部早就明確提過,在2017年年底推出延遲退休的方案,並且通過5年時間的過渡期,再在2022年正式實施。如今已經是2020年了,不出變故的話,那麼延遲退休距離我們只剩下了2年不到的時間。

如果2017年出臺,2022年落地實施,那麼最先受到影響的是“這三類人”:小於等於50歲的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女性);小於等於55歲的女性幹部(1967年以及以後出生的人);小於等於60歲的男性(196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人)。所以說,我們總說70後可能是“第一波”受影響的人是錯誤的!60後的一些人說不定也能趕上。

離預計時間還剩2年,“延遲退休”真的會來嗎?

很多人擔心實行“延遲退休”之後,自己的身體會跟不上工作進度,也擔心著企業會裁員。針對這些問題,日本早就考慮到了。

日本是一個老齡化非常嚴重的國家,所以延遲退休的年齡也不是第一次了,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日本還特地出臺了保障老人工作的政策,嚴禁企業裁員......

那麼,結合你目前的自身情況,你覺得“延遲退休”會對你造成哪些困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