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恭王府,為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後作為大貪官和珅、慶親王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親王奕訢成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園兩部分組成,佔地面積約6萬多平方米。王府花園,靜謐、安詳,景色如畫,坐在湖心亭中,有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的超然之感。王府花園裡有座巨大的太湖石假山,山下有個秘雲洞,洞裡有塊刻著一個大大“福”字的石碑,此碑上的“福”字由康熙親筆御題,被稱為天下第一福。遊客來恭王府玩,必須要摸一摸這福字,沾沾福氣。但是,遊客們卻是不能拍照的,每日接待成千上萬遊客,秘雲洞內狹窄,只能容下一個人通過,遊客拍照的話,會給自己和他人浪費很多時間的。

這個“福”字很有講究的,別看它是一個字,它其實包含了5個字,單看左半邊是一個“才”字,再把點擋上來看是一個“子”字。單看右半邊是一個“壽”字,右上角是一個“多”字,右下角是一個“田”字。所以這個福字是意味著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壽。

王府花園內,還有一高5米左右的獨樂峰,遠看,就像是婦女抱著孩子一樣。據說,這是和珅為求子特地從太湖運來的太湖石。恭王府還有一座大戲樓,供親王們觀戲,大戲樓結構巧妙,即使在戲樓邊緣處,也能聽清戲臺上的唱詞。

花園前面,就是王府住宅,辦公區了。銀安殿,也叫銀鑾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節日時才打開,和珅認為,皇帝有的他都要有,皇帝不是有金鑾殿嗎?那我就來個銀鑾殿。也正因為這個,成了嘉慶皇帝給和珅訂的罪狀之一。和珅的臥室,他的床鋪和皇帝是一樣的,同樣用金絲檀木製成,千年不腐。所以現在他的臥室是不開放的,也是怕遊客們損壞文物吧。

後來,和珅因罪賜死,嘉慶皇帝遂將這座宅第轉賜給他的弟弟慶郡王永璘。永璘是個不愛江山愛豪宅的主,他曾說:“將來不論哪位哥哥當上皇帝,只要把和珅的這座豪宅賞給我,我就知足!”

再後來,就是恭親王奕訢了。他參與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其後的幾乎全部重大政治活動,他把慈禧扶上垂簾聽政的寶座,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奕訢,整部中國近代史不會改變。

恭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獨樂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