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行省的設置體現了蒙元部族政權的“私心”?

國學大師錢穆在論述元、清兩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時提到“部族政權的私心”這一概念。

拿元朝來說,它設立四等人制: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其中蒙古族作為統治階級享有政治特權,而漢人和南人則是被統治者,受到政府的軍事管制和監視。

四等人制當然是元朝“部族政權的私心”的一種體現,而其創立的行省制度同樣蘊含了這一意味,下面就來說說行省政區的劃分是如何體現元朝的這一政治特點的。

為什麼說行省的設置體現了蒙元部族政權的“私心”?

元世祖忽必烈


一、行省的創立:集權於中央

錢穆同樣說元朝的政治制度建設“不像樣”,怎麼個不像樣法?就是抄襲,抄宋朝的、抄金朝的。

具體到元朝的行省制度,其直接來源就是抄襲金朝的行尚書省。

金朝的這一機構原來是尚書省大臣出鎮地方時臨時設置的,掌管一方軍政,權力很大。到了元朝這裡就將行尚書省改頭換面了,成了行中書省,簡稱為“行省”,作為地方上的一級政區。

元朝總共設置了十一個行省,分別是嶺北行省、遼陽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陝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肅行省、雲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廣行省,還有一個特別行省——徵東行省,行省丞相由高麗國王兼任。

從“行省”的字面意思來理解,它是中書省的派出機構。行省的長官為平章政事、部分行省則設丞相,屬員有左右丞、參知政事等。從這些官職可以看出,行省的官職設置是和中書省一樣的,都是京官。

換句話說,在行省這一層面,可以說名義上元朝是沒有地方官的,其長官是來自朝廷的中樞機構中書省,是代表中央來管轄地方的。行省是流動著的中央政府,如此是不是可以說元朝的地方政區絕對無權,權力都集中到了中央呢?至少在法理上是這樣的。

為什麼說行省的設置體現了蒙元部族政權的“私心”?

元朝疆域


此外,元朝還抄襲了宋朝的地方政制——路,但更是抄襲得亂七八糟。

“路”是宋代的創制,本是一級政區,路下設州(府),州府有屬縣,為三級制的地方行政制度。

元朝則在“路”之上設立一級政區行省,有些路直接管縣,有些路又管著州,州再管著縣。這就造成了地方政制的不統一,有些是三級有些是四級,非常影響行政效率。

更誇張的是,哪怕是路這一行政單位,幅員大小也是參差不齊,有的路有十幾個縣之多,有些路只有兩三個縣。

儘管元朝的地方官員如此之多,但掌管實權的只有“達魯花赤”,漢語譯為“斷事官”。“達魯花赤”在各級地方政府均有設置,掌管地方軍政,是地方上真正能說上話人。而達魯花赤一般只能由蒙古人擔任,意義何在?不言而喻吧。

蒙元作為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多數民族的部族政權,立國基礎首先要考慮到如何維穩,防止地上勢力坐大,因此吸收並改良了行省制度,剝奪地方權力,而在行省以下又層層劃分,儘可能削弱地方實力,再加上“達魯花赤”坐鎮,可以說元朝對地方上管控嚴到了骨子裡。

二、行省“犬牙交錯”,消除割據地理基礎

具體到各行省之間的幅員與邊界的劃分,元朝統治者也是費了好一番腦筋。

中國古代政區的劃分原則一般有兩種,分別是“山河形便”和“犬牙交錯”。

“山河形便”原則指的是根據自然山川的走向來劃分政區,《尚書·禹貢》中關於九州的劃分就是這一原則的體現:

“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禹敷土, 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大禹設置九州的原則就是以高山大川為疆界,其中濟水與黃河之間為兗州、渤海和泰山為青州、東海、泰山及淮河之間為徐州,不再一一舉例。

為什麼說行省的設置體現了蒙元部族政權的“私心”?

禹貢九州


宋之前,中國政區的設立原則主要是“山河形便”

,例如秦漢的郡、隋唐的道,試舉幾例:

漢朝的豫章郡,三面以山一面以江為界,邊界和現在的江西省幾乎一致;再如山西,其東、南、西三面分別以太行山和黃河為界,在當時剛好是太原郡、河東郡和上黨郡的邊界,這條邊界現在也是山西、陝西和河北的省界。

為什麼說行省的設置體現了蒙元部族政權的“私心”?

漢豫章郡


至於唐代的監察區“道”(後來逐漸演變成正式政區),從名字上看顯然也是根據“山河形便”的原則劃分的,如黃河以南、淮河以北為河南道;黃河以東、太行山以北以西為河東道;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為河北道,以下也不再一一舉例。

為什麼說行省的設置體現了蒙元部族政權的“私心”?

唐開元十五道


以“山河形便”原則來劃分政區優點很明顯,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以同一個地理單元作為一個政區,更容易整合當地的經濟、文化,有利於促進當地的社會發展。但“山河形便”的缺點也十分突出,並且是歷代王朝非常忌憚的,即容易形成地方割據。

熟悉中國史的讀者知道,歷史上的四川是最容易形成割據政權的地區。為什麼?因為四川是“四塞之國”,其東邊有三峽、北邊是秦嶺、西邊是青藏高原、南面是雲貴高原,在亂世,統治者足以據險自守,形成獨立的小王國。

為什麼說行省的設置體現了蒙元部族政權的“私心”?

四川地形圖


中國歷史的發展趨勢是,地方權力越來越削弱,中央集權越來越強化。

宋朝從立國開始,就處心積慮消除武人造反和地方割據的隱患,因此,在政區設置上,採取了以打破天然高山大川為政區邊界的“犬牙交錯”原則,如之前提到的豫章郡,宋代把它一分為二,東北部屬於江南東路,其餘部分與現今湖北的東南部分組成江南西路,達到同一地理單元內互不統屬的目的。

作為外來戶的蒙古人,更是將這一原則發揮到極致,在行省這一一級政區的劃分上大範圍實行“犬牙交錯”原則。

還是拿我們熟悉的四川舉例,以我國的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來看,漢中處於秦嶺以南,語言、生活習慣和生產方式等與秦嶺以北的陝西其他地區格格不入,漢中人看起來更像是其南邊的四川人。而從歷史上看,漢中在很長時期內也都與四川處於同一政區之下。

為什麼說行省的設置體現了蒙元部族政權的“私心”?

漢益州


作為四川北部的門戶,漢中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東漢末割據益州的蜀漢政權的實力啥時候達到頂峰的?正是劉備擊敗曹操,取得漢中。此後,蜀漢就處在一個完整的地理單元之內,易守難攻。

對四川如此重要的漢中是啥時候脫離四川併入陝西的?答案正是元朝。

從地圖上看,元朝的陝西行省囊括了秦嶺以南的漢中地區。假如元朝時有人割據四川自立,那必定是叫苦不迭的,人家的一隻腳都伸到家門口了,隨時可以暢通無阻一腳踹進來,還怎麼得安身?元朝是從北自南統一中國的,在“犬牙交錯”的基礎上,還體現了“以北制南”的特點。

為什麼說行省的設置體現了蒙元部族政權的“私心”?

漢中在元朝時屬於陝西行省興元路


漢中的情況不是個例,而是典型。元朝無視歷代與政區劃界密切相關幾條重要山川邊界——秦嶺、淮河、南嶺、太行山的存在,把中國劃分得支離破碎,使得任何一個行省都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地理區域。

除了陝西行省之外,湖廣行省越過南嶺有廣西,江西行省也越過南嶺有廣東,河南江北行省則有淮南淮北、中書省地跨太行山東西、江浙行省把一隻腳神到了福建……

對於元朝的這一做法,清朝人儲大文總結得到位:“合河南、河北為一,而黃河之險失;合江南、江北為一,而長江之險失;合湖南、湖北為一,而洞庭之險失;合浙東、浙西為一,而錢塘之險失;淮東、淮西、漢南、漢北州縣錯隸,而淮、漢之險失;漢中隸秦,歸州隸楚,又合內、外江為一,而蜀之險失……”

如此一來,地方割據的地理基礎不復存在,元朝對行省的這一設置可謂是深得“犬牙交錯”原則之妙用。

如何客觀評價元朝的行省制度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錢穆所說的“蒙元部族政權的私心”是站在中原漢族的角度立論的,難免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成分在裡面。

評價元朝的行省制度需要站在整個歷史的角度給予一個客觀的評價。儘管元朝確實存在著某種私心,但是行省制度在消除地方割據勢力方面的作用還是顯而易見的。

君不見自元以來,中國鮮有無地方割據政權的出現?明清兩代繼承了元朝的行省制度,難道是對它所帶來的政區破碎的情況看不到嗎?不,這仍然是加強中央集權、消除地方割據勢力的需要。

元朝行省政區的“犬牙交錯”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這一歷史功績是不可抹殺的,而不能簡單地用“部族政權的私心”來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