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0後”到“90後”,四朵警花的戰“疫”故事

三月的上海,乍暖還寒。

城市,還在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發起最後的總攻。有這樣一群人,她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始終奮戰在打擊犯罪的公安一線,堅守在服務群眾的窗口,工作在上聯下達的崗位……

她們既是女兒、也是妻子、還是母親,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警花”。

“60後”軌交民警陳伶俐:

大家更習慣叫她“陳阿姨”

上海市公安局軌道公交總隊陸家嘴站治安派出所芳華路站警組警長陳伶俐,是軌交車站唯一的一名女警長。

自2012年轉崗至軌道公交總隊後就一直在一線車站擔任警長的她,一做就是整整8個年頭。

从“60后”到“90后”,四朵警花的战“疫”故事

這8年中,一批又一批的軌交新兵在她“眼皮底下”和“嘮嘮叨叨”中茁壯成長,時間長了,大家都不叫她“陳警長”了,更習慣叫她“陳阿姨”。

此次疫情防控攻堅戰打響後,陳伶俐又一次衝在了最前線。地鐵是人流聚集的地方,雖然那個時候正逢春節假期,客流明顯降了下來,但疫情防控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好多事情需要做在前面。於是,陳伶俐在大年初一那天,就提前上崗了。

從科學排班佈崗,到電話瞭解民警身體情況;從落實警務站消毒,到佈置車站各項防疫措施;從協調確保警組口罩、護目鏡、手套等各類防疫物資的領取、發放,到每天防疫知識的短信“敲木魚”……此後這段時間裡,所有事務,她都親力親為。

我們承擔的是軌交內部的公共安全,保護的是乘客的平安。”

在陳伶俐看來,這些工作雖然瑣碎又日常,但卻極度重要。

从“60后”到“90后”,四朵警花的战“疫”故事

近日,伴隨著企事業單位的復工復產,地鐵客流量逐漸上升,前期所做的預案一點點提上日程,“進站可疑人員如何防控、安檢人員返滬情況排摸、如何在大客流下維持秩序,要做的工作非常多。”

對陳伶俐來說,地鐵站就是她的防疫第一線。即便已年過五旬,但她每天依然堅持戴著口罩、揹著“六件套”,穿梭在人流裡不斷通過喇叭提醒乘客做好個人防護,並統籌協調站點的各項事務。

在公安戰線上一干就是29年,陳伶俐說:

只要崗位還需要我,我願在這份與之相伴了整個青春歲月的公安事業上,繼續工作下去。”

“70後”綜合執法民警錢海鷗:

終於迎來第一個完整的休息日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錢海鷗一直奮戰在社區防控的崗位上,即便是週六、週日,她也總要抽出點時間到社區走訪。

从“60后”到“90后”,四朵警花的战“疫”故事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當天,長寧公安分局北新涇派出所的一線綜合執法民警錢海鷗終於迎來了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的第一個完整的休息日。

雖說是休息日,但習慣性奔忙在社區戰“疫”一線的錢海鷗還是停不下來……

就在前一天的早上,錢海鷗收到了居民蔣先生髮來的微信,他在業主微信群裡看到幾戶人家在討論周邊國家的疫情問題,擔心從境外來的人員進入小區是不是安全,他們是不是知道上海的防疫措施。

錢海鷗意識到,防控疫情的宣傳引導工作一點都不能鬆懈,必須充分利用好社區電子屏、社交媒體平臺等有針對性地推進下去。

“近期,針對境外人員的返滬問題,確實備受市民關注,社區是防控的一線,如何築牢社區防疫籬笆至關重要。”為此,趁著自己休息,錢海鷗又在家裡向讀高三的女兒快速“取經”,學習起了如何製作可看性強的微信,以及如何用英語表達最基本的出入境政策和防疫注意事項,希望在日後的工作中能學有所用。

从“60后”到“90后”,四朵警花的战“疫”故事

事實上,得益於在一線的日常積累,錢海鷗在這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顯得遊刃有餘。比如針對防護問題,無論是在口罩登記預約現場,還是在小區內唯一一個保障居民日常需求的生鮮超市,錢海鷗都會反覆提醒工作人員和居民們做好防護措施並保持間隔排隊。她還與超市員工反覆商量調整貨品擺放,訂立入場規則,在不影響購買效率的基礎上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這段時間,錢海鷗又將工作重心調整到了轄區內企業的復工復產上,為企業提供了適合的防疫建議和措施。得知轄區內一單位返滬員工的住所不符合居家隔離的條件,錢海鷗多次約談企業管理方,告知其相關法律政策並積極聯繫符合條件的房屋,最終在員工返滬前解決了這個問題。

“80後”社區民警王佳琴:

守好道口防疫的同時,開展防詐騙宣傳

早上8點半剛過,在所領導佈置完每日工作後,崇明公安分局長興派出所社區民警王佳琴騎著警用電瓶車,向田間小巷駛去……

王佳琴管轄的區域是位於長興島西北部的光榮村和紅星村兩個鄉村,地域面積達4.3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500餘人,其中外來人口就佔到了近1/3。

从“60后”到“90后”,四朵警花的战“疫”故事

隨著復產復工潮來臨,日常管理工作要兼顧安全與暢通,我每天的工作首先是要到這個道口去了解一下情況。”

王佳琴坦言,由於疫情防控工作難免會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一些不便,所以前期工作開展起來還是需要耗費一定精力的。“時常是早上出門,騎著電瓶車在鄉間一圈兜下來,已是臨近中午了。”

就像2月14日一清早,王佳琴就接到了村幹部的電話,有村民發現一男子拖著行李箱在紅星村最北面的小路上行走。經過一上午的忙碌,終於在村子裡找到了該男子。

“經過核實,我們得知這名男子是從老家江蘇某地區來長興的,一大早從村裡最北面的河邊小路回到暫住地。”王佳琴找到這名男子後,督促他嚴格執行居家觀察規定。

从“60后”到“90后”,四朵警花的战“疫”故事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復甦,王佳琴在把守出入口的同時想到了更有效的宣傳方式:

我把防範宣傳資料專門放在出入口,方便發放給進出的每一位村民,為了擴大宣傳面,我們還組建了一個微信群,進出村民可自行掃碼,這樣就把線上宣傳也利用了起來。”

當被問及疫情期間堅守一線的感觸,紮根在長興島12年的王佳琴回答得很平實:“工作所需,為了百姓的安全。”

“90後”經偵民警高境:

“你敢不敢戴著你做的口罩出門?”

大年初三,經偵總隊食藥環偵支隊民警高境突然接到單位的一通電話。電話那頭,支隊領導告訴高境,郊區發生一起製售假口罩的案件,需要派偵查員去現場辦案。

春節至今,高境在打擊涉疫犯罪一線的工作一直沒有停過。很多個白天黑夜,高境都是在超市、藥店,社區、寫字樓,或者是一個個偏僻的郊區廠房中度過的。

从“60后”到“90后”,四朵警花的战“疫”故事

讓高境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自己參與偵辦的一起特大生產、銷售假劣口罩案件。高境記得,那天是情人節,當時已是臨近下班,突然接到電話稱在本市松江區一民房內發現一個製假窩點。

警車鳴笛,高境和探組的同事們掛斷電話後便上路了。

到了現場後,我們看到的是一棟外觀並不起眼的二層農宅,但是走進裡屋,我完全震驚了。”

幾隻私拉電線接上的燈泡時好時壞地閃跳著,所謂的口罩壓模具和換氣閥被蛛網厚厚地蒙蓋著,幾十個裝有成品口罩的蛇皮袋隨意地堆砌在閣樓裡,而捆紮袋口的就是那些脫線的口罩耳帶,所有進出過的民警和市場監管人員,衣服上都沾染著拍不掉的白色粉塵……

眼前這副“髒亂差”的場景,怎麼能生產製作口罩呢?面對犯罪嫌疑人,高境在現場質問他:

你敢不敢戴著你做的口罩出門?敢不敢?”

嫌疑人瞬間沉默不語。

最終,她和同事們現場繳獲假冒品牌口罩10餘萬枚,以及大量製假原材料和製假工具。

从“60后”到“90后”,四朵警花的战“疫”故事

逆行在疫情第一線,高境不是沒有怕過,她曾經在將嫌疑人送醫檢查的過程中,發現對方處於高燒狀態,“當時心裡也挺怕的”。

但更多的時候,這個一頭短髮、乾淨利索的“90後”女孩身上沒有年齡和性別的標籤,她和無數“經偵人”一樣,始終戰鬥在打擊經濟犯罪的前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