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十二位老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在三国时期,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年近七旬,满头花白,或统军攻伐,或冲锋陷阵,都立下不朽功勋。

下面,魏某总结出了三国的十二位老将,如有疏漏,欢迎赐教。

十二、宗预

宗预(?-264年),字德艳 ,荆州南阳人。历任后将军、征西大将军、镇军大将军。

宗预的生辰,史无记载,但公元247年时,宗预受拜屯骑校尉,已有六十多岁了。当时驻屯江州的车骑将军邓芝回成都,对宗预说:"按照礼法,六十岁则不应再理戎事,而你却才刚统领军队,这是何解?"宗预毫不示弱,回击道:"你已七十岁,还紧握大军,我才六十有余,为何不能统领军队?"

261年,都护诸葛瞻开始统领朝政,右车骑将军廖化路过宗预府,想同宗预一同到诸葛瞻住所拜访。宗预说:"我们年过七十,所得到的已过多,只缺少一死罢了,为何要相求晚辈而登门拜访呢?"于是没有前往。

264年,宗预随刘禅一起迁往洛阳,在中途病逝。

三国的十二位老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十一、廖化

俗语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事实上,廖化的能力并不平庸,假如蜀汉将领皆如廖化一般,则必不亡国。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人。三国时蜀汉将领。官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蜀汉灭亡后,徙往洛阳,在中途病逝。廖化以果敢刚直著称,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

廖化的生辰,史上亦无记载。但根据上文宗预曾说:“吾等年逾七十”,即261年宗预和廖化的年龄在七十一到七十九之间,而264年廖化病逝,廖化的年龄应在七十四至八十三间。

廖化和宗预是蜀汉历史上有名的老将。

249年,廖化六十多岁了,随姜维进攻雍州,为邓艾所阻,撤兵而回。

259年,廖化升任右车骑将军,授予节符,兼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官位与张翼相等,而在镇军大将军宗预之上。当时的人说道:“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廖化、张翼”。

263年,司马昭兴兵进攻蜀汉。刘禅派遣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维,后与姜维一起退守剑阁,抵御钟会的进攻。

264年,廖化与宗预一起向内迁移前往洛阳,在中途病逝。

十、邓芝

邓芝(178年-251年),字伯苗,荆州新野人。历任前军师、前将军、车骑将军、假节。

邓芝享寿73岁。

243年,邓芝65岁,迁任车骑将军,授予假节。

249年,邓芝71岁,涪陵国人杀死都尉反叛,邓芝率军前往征讨,将其渠帅枭首,使百姓安居。

251年,邓芝逝世。

九、徐晃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人。官至右将军。

徐晃的生辰,史无记载,但关羽称徐晃为大兄,可知徐晃比关羽大。而关羽生于161年,则可推测徐晃活了大约70岁。

220年,曹丕称帝。徐晃大约60多岁,受征南将军夏侯尚所督,进攻上庸,击破蜀将刘封。刘封逃回成都后,被刘备赐死。孙权派部将陈邵守襄阳,徐晃与曹仁共击陈邵,攻克了襄阳。

226年,魏文帝去世,吴国乘机派左将军诸葛瑾北伐,徐晃与司马懿到襄阳抵挡诸葛瑾。

227年,徐晃去世,谥曰壮侯。

八、满宠

满宠(?—242年),字伯宁,山阳昌邑人。历任前将军、征东将军、太尉等。

满宠的生辰,史无记载,但192年时估计有20岁,则可推测满宠活了70多岁。

因王凌的同党诋毁,曹叡召满宠入朝,却见满宠身体康健,于是又将满宠派回原职,并下诏说:“廉颇为向使者表示自己身体健康,仍可带兵打仗,一顿吃掉斗米、十斤肉。马援六十二岁时仍请兵战斗,据马鞍顾视,以示可用。今你未老而自谓已老,怎不以廉颇、马援自比呢?”

232年,东吴大将陆逊移兵庐江,为满宠逼退。

233年,孙权亲自率兵,欲包围合肥新城,但因为此城离水路太远,在水上停留二十天不敢下船。满宠在城外设下伏兵,孙权上岸耀武扬威,被满宠突袭,死伤数百人。

234年,孙权自称有十万人,攻向合肥新城;另一方面,又派陆逊、诸葛瑾率万余人进驻江夏、沔口,攻向襄阳;将军孙韶、张承进驻淮,向广陵、淮阴进逼,形成三路兵马北伐。满宠便募集数十壮士,折断松枝为火炬,灌上麻油,在顺风放火,烧毁敌军攻城器具,射杀孙权之侄孙泰。

235年,孙权派兵数千家到江北屯田,满宠率兵沿江东下,摧毁各个屯兵营,焚烧许多谷物后撤回。

238年,满宠因年迈撤离一线,升为太尉。

242年,满宠去世,谥号景侯。

三国的十二位老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七、丁奉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郡安丰人。累拜大将军、右大司马、左军师。

丁奉是孙吴有名的老将,虽生辰无载,但估计有70多岁。

268年,孙皓命丁奉和诸葛靓一起进攻合肥。丁奉采用离间之计,给西晋大将石苞写了封信,石苞果然从前线被调回。 同年十一月,丁奉从芍陂进军,为西晋安东大将军司马骏击退。

269年,丁奉再次率军进驻徐塘,进攻西晋的谷阳。谷阳的百姓得到消息,全部撤离,丁奉一无所获。

270年,丁奉进攻涡口,被西晋的扬州刺史牵弘击退。

271年),丁奉逝世。

六、吕岱

吕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广陵海陵人。吴国重臣、将领,官至大将军、大司马。

吕岱活了96岁,在整个三国里,也是最长寿的一批人。

220年,吕岱近60岁了,代步骘出任交州刺史,平定桂阳、浈阳间的王金叛乱,升任安南将军、假节,封爵都乡侯。

226年,平定士徽叛乱,控制岭南,晋封为番禺侯。

239年,接替潘浚处理荆州文书公务,与陆逊同在武昌,督管蒲圻。

256年,吕岱去世,年九十六。

吕岱镇岭南、抚山越、战长沙、守武昌,是最长寿的东吴名将,也是第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海陵名人。其一生戮力奉公,为孙吴开疆拓土,功勋赫赫,可敬可叹!

五、司马孚

司马孚(180年-272年4月3日),字叔达,河内郡温)人。官至太傅、太宰。

司马孚活了93岁,又是一个不死老怪。

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司马孚年近70岁,同司马师一起屯兵司马门,控制京师。曹爽一党被诛杀,司马孚因功进爵长社县侯,加侍中。后升任司空,又代王凌为太尉。

253年,孙吴太傅诸葛恪征发二十万人伐魏,围攻新城。70多岁的司马孚督诸军二十万防御,大败诸葛恪。

255年 ,蜀将姜维进攻陇右,雍州刺史王经战败。近80岁的司马孚又统领诸军,西镇关中。

272年,司马孚去世,享年九十三岁。

司马孚在司马氏篡魏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将其列在吕岱之上。

三国的十二位老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四、黄忠

黄忠(?-220年),字汉升,荆州南阳人。官至征西将军、后将军。

黄忠是蜀汉的一员知名老将,可谓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219年,在曹刘汉中争夺战中,黄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将夏侯渊斩杀于定军山。

220年,黄忠去世。

黄忠于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帮助刘备夺下汉中,意义重大,不只是开疆扩土,故将黄忠排在吕岱之上。

三、黄盖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官至偏将军、武陵太守。

黄盖,也是孙吴的一员知名老将。

208年,赤壁大战,黄盖跟随周瑜作战,提出火攻战术,并亲往曹营诈降,最终取得赤壁大战的胜利。

219年,武陵发生蛮族叛乱,黄盖被调驻为太守,当时郡中只有五百人,黄盖运用战术,大开城门引蛮兵入城,入了一半时,立即发动攻击,斩杀数百人,并收复所失的城邑,斩杀其领袖。长沙郡的益阳县也受到山贼的侵犯,黄盖再次平定,孙权便升他为偏将军。

黄盖在赤壁之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对三国形成有极大影响,故将他列在第三位。

三国的十二位老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二、邓艾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人,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

邓艾因被诛杀,活了67岁。

在郭淮之后,邓艾长期镇守雍凉,多次大败蜀汉姜维,战功赫赫。

263年,魏军兵分三路伐蜀,邓艾偷渡阴平,下江油,破诸葛瞻,降成都,灭蜀汉。

邓艾灭掉蜀汉,改变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其功甚大,列在第二。

三国的十二位老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其事,无需多言。

238年,司马懿近60岁,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从京师出发,经孤竹,越碣石,大破公孙渊,平定辽东。

241年,吴帝孙权分兵四路攻魏:卫将军全琮率军数万出淮南,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前将军朱然攻樊城,大将军诸葛瑾攻祖中。司马懿已60多岁,自请出兵往讨,大胜东吴。

243年,司马懿率军出征,诸葛恪果然焚烧积聚,弃城而走。

249年,近70岁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诛杀大将军曹爽等,最终奠定西晋司马氏的基业。

251年,司马懿又率军南下,平定王凌之乱,后病逝。

司马懿有开国之功,故排在第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